(原標題:90後女孩進大V羣炒股,9天砸進102萬,結果氣得渾身發抖)

這一切似乎都是爲這些初入股市的受害者們精心設計的圈套——花費兩個月時間耐心佈局,最後在5月份迅速收網“宰殺”。

有人說,年輕人不關心理財,這可能是種誤解。畢竟最早一批90後已經步入30歲,他們即將不再年輕,有的人也會相信各種財富宣傳中的“沒有理所當然的成功,沒有毫無道理的平庸。”
何夏就是90後,一名普通教師。今年年初,何夏上了一門理財網課,隨後關注到了炒股。但是現在,如果一切能重來,何夏希望自己從來沒學過什麼“炒股”,什麼“理財”。
觸手可及的“財富密碼”
抓住了就能“脫貧”了?
自知是“股場小白”,那段時間,何夏常在微博和各種渠道里搜索“股票”“炒股”,想看看有沒有一些KOL或是資源,能夠學一波操作。
隨後,她關注到了一個微博上就有300多萬粉絲的財經大V徐某峯,經常發佈一些自己對股市的判斷,語氣裏總是帶着點兒不容置疑的權威。
3月28日,何夏看見徐某峯發佈的一條微博,其中寫道“近期行情起起伏伏,很多粉絲私信給我,由於精力有限,分享一個朋友出來給大家,點擊網頁鏈接加好友,主要爲大家提供一些有價值的資訊和個股交流……”

何夏看見的微博內容。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有價值的資訊和個股交流?這正是何夏所需要的。想着既然是財經大V的“朋友”,水平應該也不會太差,何夏點擊鏈接添加了好友,後又被拉入一個微信羣。微信羣中,一個名爲“李樹某”的老師正在分享炒股知識。
一開始,何夏並不知道這個老師是什麼來頭,她決定先“潛水”圍觀。而李樹某看起來也確實“內行”,每天早晨都在羣裏發研報預判大盤走勢,白天的交易時間和晚上的19:30至21:30,則會和另外兩名老師開設專門的直播課程,除了講解各種技術操作,還會給大家推薦股票。
4月上旬,她也嘗試跟着李樹某的推薦買了幾支股票,最後小賺了幾千,何夏漸漸放鬆了警惕。
而在長時間的直播過程中,李樹某不斷向大家宣稱,自己是新加坡某投資公司首席分析師,而2015年下半年那場震驚中外的A股股災當中,引發無數股民關注的“光波預測88事件”,就是他一手操縱的。
2015年6月14日,東方財富網股吧裏一個名爲“光波預測88”的網友發佈了一條帖子提醒股民“逃頂”,“2015年6月15日開盤10分鐘內,是你離場的最後機會,大約9.50左右大盤開始下跌”。當時很多股民覺得可笑,還留言表示“你說的如果應驗了,我給你燒香。”

“光波預測88”發佈的帖子
結果6月15日週一開市,大盤果然一改以往的上漲走勢,展開了一輪迅猛的暴跌行情,不到四個星期,上證指數累計下跌了1800點,跌幅接近35%。
千萬次瀏覽和幾百頁的留言中,有人說“光波預測88是2015第一神貼”,有人說“聽你的可以少損失500w。”而李樹某說,光波預測88便是他本人。

李樹某團隊發佈的宣傳視頻中,自稱新加坡某投資機構首席分析師,曾憑藉過人能力引得中國機構“羣神震怒”。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直播老師和部分羣友的吹捧中,這個李樹某老師似乎深不可測。股票羣裏總是有人曬出炒股盈利的截圖,要麼就是之前在某些高端酒店聽過李樹某的課,受益匪淺。此時,呈現在何夏面前的,是一個觸手可及的“財富密碼”,抓住了可能就徹底“脫貧”了。
一心爲散戶的“好老師”?
90後女孩9天砸進102萬
時間長了,何夏當然也發現,其實李樹某推薦的股票也有些是賠錢的。但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李樹某總能搬出一些貌似“合理”解釋,比如:

買入的散戶過多,導致盤面出現異動,驚動了該股票操盤的主力莊家。

莊家不願意和散戶共享盈利,於是拼命靠洗盤打壓股價……

李樹某告訴這些小股民們,甘心當個小散,最後只能被莊家玩弄於股掌之間。而他的計劃,則是把散戶們集結起來,帶着大家一起喫肉,一起賺錢。
4月下旬,李樹某宣佈,他終於成功爲大家促成了一個機構通道,叫“匯融國際”。利用機構通道開設的子母賬戶,小散戶也能享受機構交易待遇,還能以10倍槓桿來進行股票的買多或者賣空,又具備各種隱形特權。

李樹某表示會向大家重點講解“機構跟小散的差別”。
緊接着,李樹某又請來了所謂的“資金大佬”,說是將和他共同操盤某內幕票,他讓何夏這樣的小散戶們“帶好子彈(資金),跟上我的操作。”
包括何夏在內的數百位股民,先後向工作人員提交了身份證、銀行卡、電話等信息開通匯融國際賬戶,然後按照對方提供的網址下載了匯融國際App。隨後,又按照李樹某的指示,將錢款轉入工作人員提供的銀行賬戶。
此後的10天時間裏,不少跟着李樹某買漲買跌的散戶們先是戰戰兢兢、小試幾筆,之後看見App中的金額快速上漲,不久便越陷越深,通過向親友借錢,向銀行貸款,或是刷信用卡提現等方式追加投資,以期抓住“機會”,獲取更多收益。
4月20日至28日,何夏不僅把自己的全部家當投入其中,還陸陸續續問親戚朋友湊夠了102萬元,統統砸了進去。
可是,事情逐漸開始向失控的方向發展。5月開始,何夏從網絡中看到越來越多的信息,直指李樹某及匯融國際無法回款和涉嫌欺詐。

越來越多負面信息指向李樹某及匯融國際軟件。
此後,李樹某及其助理、客服在內的30餘人集體失聯,而此前使用的直播網站、匯融國際APP全部關閉。

匯融國際平臺已無法打開。
“當時我知道了這是個騙局,一下子全身都在發抖。”何夏後悔不已,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從李樹某高大上的身份包裝、略有小賺的股票推薦、看似正規的直播授課,再到所謂的帶小散賺錢的機構通道,這一切似乎都是爲這些初入股市的受害者們精心設計的圈套——花費兩個月時間耐心佈局,最後在5月份迅速收網“宰殺”。
驚魂兩小時
明明報了警,不幸又加了個托兒
相比越陷越深的何夏,曾經有過懷疑的張小檸更是後悔,他一開始明明是報了警的。
張小檸是今年3月纔開戶炒股的新股民,跟着李樹某買過幾支股票,有賺也有賠。4月20日,在李樹某的介紹下,他添加了所謂匯融國際工作人員的微信,又匆匆忙忙提交了身份證,銀行卡,電話,還有手機短信驗證碼開通賬戶,然後下載了匯融國際平臺。
很快,工作人員給他發回了賬號還有初始密碼,並讓他修改密碼。張小檸決定先拿出一部分資金嘗試。4月21日上午9時,他將81000元轉到了工作人員提供的一個銀行賬戶,然後又按要求將轉賬截圖上傳到匯融國際平臺。但平臺賬戶中,一直沒有顯示張小檸投入的這8.1萬元。
“之前那個開戶經理跟我說,上傳截圖後5分鐘就會到賬。”張小檸越等越焦急,於是當天10點11分的時候,他選擇了報警。警方告訴張小檸,他可能是遭遇電信詐騙,然後幫他把電話轉到了反詐中心,張小檸大致說了遭遇的情況,提供了相關信息。
但差不多在同一時間,炒股羣裏一個暱稱爲“翱翔”的羣友通過了他的好友申請。張小檸趕緊詢問對方充的錢有沒有按時到賬,匯融國際這個平臺靠不靠譜,以及跟着李樹某買能不能行。這個羣友非常淡定,還安慰他,應該是系統比較繁忙所以延後了,而且他說自己之前跟李樹某賺了不少。
這番話讓張小檸稍微有些放心了。當天上午10點40分,匯融國際平臺上終於顯示出了他充值的81000元,張小檸暫時打消了疑慮,沒再繼續聯繫對接警察。
此後,他按照李樹某的給出的指示,於4月22日買跌某支股票,隨後這支股票果然於4月22日、23日出現跌停。4月28日,李樹某又讓他買跌另一支股票,隨後這支股票也出現跌停。
一方面是賬戶中的金額確實在飛漲,另一方面是李樹某不斷慫恿張小檸追加投資,甚至是借錢投資,表示“肯定能翻2-3倍”“資金太少沒辦法帶你”。

李樹某不斷慫恿受害者增加投資金額。
4月22日至30日期間,張小檸先後數次追加投資,總金額達到了64.3萬元。回憶當時的心理,張小檸說,“感覺股票走勢他全都知道,應該就是知道些內幕,所以我們就越投越多。”
此後,進入5月,李樹某及其助理、客服集體失聯,匯融國際平臺無法打開,賬戶中的錢成爲泡影。當張小檸重新尋找那位名爲“翱翔”的羣友時,他發現對方早已隨着李樹某一起消失,“其實我就是加了個託。錢都充到了騙子的賬戶裏,假平臺上當然不會立即顯示出來我充的8.1萬。”
手法不是新手法
股場卻總有新股民
同爲90後新股民,夢佳也是今年剛剛開始炒股的,這次被“坑”了5萬多。她告訴記者,仔細回憶起來,當時還是有一些破綻的。“但想着稍微賺一點就離場,沒想到最後被坑,學費交得有點多。”
夢佳回憶,“我加的的100多人的羣聊,裏面大部分的微信號都是異常,根本不可以添加好友;匯融國際工作人員讓我轉賬的那些銀行賬戶,顯示的公司都是新註冊不久的……”
據受害者羣的不完全統計,當前,受害者人數已經達到160餘人,來自全國多地,總金額在4000萬元以上,其中除了像何夏、張小檸還是夢佳這樣的新股民,還有一些曾在股場失意的老股民們。
不少受害者聯繫原先發布廣告的財經大V徐某峯,但此時他已刪除了當時發佈的推薦微博,並表示“所謂的融資融券、機構通道,都是騙局,王紅某、李樹某這些都是騙子。提醒了整整兩天,如果還有上當受騙的,趕緊去報警。”

進入5月,不少受害者先後報警。5月10日,上海的樂小姐便前往普陀公安分局東新路派出所報案,她是於今年3月加入了“李樹某老師”的股票推薦微信羣,聽信李樹某的介紹,下載並註冊了匯融國際。
起初,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她投入2萬元試水,很快賺到了“第一桶金”並順利地將現金轉出。放鬆警惕後,她又連續向該平臺投入了6.8萬元,此後她的錢再也沒有轉出來,而原來那個薦股微信羣早已被解散,李樹某消失得無影無蹤。
隨後民警開展調查,根據樂小姐提供的線索,警方從資金流水着手,成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陳某。7月1日,民警在永清路一快捷酒店內將犯罪嫌疑人陳某抓獲。到案後,犯罪嫌疑人陳某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目前,犯罪嫌疑人陳某因涉嫌詐騙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但不論是何夏、張小檸還是夢佳都仍然擔心,被騙資金是否能夠追回。事實上,此類“通過推薦股票來進行詐騙”並非新套路,不少媒體都對這類詐騙中的常見類型進行過報道。

第一種是“賣會員”。騙子通過購買一些股票開戶人的信息,隨機分成若干組,並向這些人發送股票上漲信息,總有幾個組的人每天接到的都是股票上漲的信息,進而相信騙子的“專業性”,隨後交錢開通高級會員。其實騙子都是瞎蒙的,會員和非會員沒什麼差別。

第二種是“炒軟件”。騙子通過各種手段推薦所謂“牛股”“黑馬”等預測軟件,開始會讓免費試用。一旦有人使用後受到損失,就說軟件版本不夠高,需要升級纔行。等繳納了高額升級費以後發現,還是一樣。

第三種則是“假平臺”。詐騙團伙通過各種平臺篩選目標,搭建一個虛假股票交易平臺後迅速把目標拉進微信羣。爲了獲得受害者信任,他們往往會建一個數十人的微信羣,專門蠱惑一個投資人,蠶食受害者的資金。等到資金差不多耗盡時,他們再以平臺維護爲由,強制結束交易。

雖然手法並不算新手法,但奈何股民總是新股民。警方提示廣大市民,在投資理財時一定要認準正規渠道,投資理財類詐騙往往有很強的欺騙性,那些所謂的“穩賺不賠”“高額回報”很有可能是不法分子事先佈下的圈套。
再遇見薦股老師們硬塞的“財富密碼”,真要多留個心眼。

李昂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李昂_NBJS102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