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孩子一生下来,很多父母私底下会认为我有足够的资金去抚养他长大就可以了。

教育这种事情,留给老师即可。

很多人对教育都持有这种看法,他们很纯粹地认为孩子的教育靠老师,因为老师就是教书育人的。老师的确是教师育人的,可是家庭教育真的与你无关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现代人对幼儿教育的这些偏见。

NO1.教育与父母无关

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很多家长都会逃避式地把有关教育的锅甩给老师。他们认为老师就是负责教育的,孩子们听老师的即可。

现实是孩子一天当中只有8-9个小时在学校而已,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里。教育不仅与老师相关,与你更是息息相关。因为现在老师大部分都是一个人教几十个学生,有些孩子的细节他们顾及不到那么周全。

特别是幼儿时期的教育尤为关键,作为父母的我们,何不自己多学一些育孩经?自己花点时间抽空教育,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也改善很多,何乐不为?

NO2.小孩子懂什么?

这是很多父母嘴里的口头禅。

特别是在幼儿时期,孩子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他脑海里有很多个为什么,便会问自己的父母。有时候在学校,孩子可能还没那么活跃。可是在自己亲近的父母面前,基本上很多问题后面都会加个为什么。

这个时候很多父母都会不耐烦地回应一句“小孩子懂什么,快出去。”

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有的父母还是打骂式的。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你如果在幼儿时期不抓紧时间把孩子教育好,抓住他吸取知识的最佳时期,你还打算在青春期、叛逆期去教育他吗?

这个时候,孩子的品性基本都形成,而且学业又繁重,你还指望他听你的吗?

NO3.你怎么那么烦,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对于不听话的小孩,父母还会打骂式的结束孩子提出的问题。对问题执着的小孩,你更需要小心地去教育他。因为这种小孩性格比较执拗,如果教育好了,有可能他将来的职业兴趣就在这个方向。

可是如果没有教育好的话,他有可能性格会往偏激的方向发展。

其实我们提出的这些现象都深刻地反映了普通人对幼儿教育偏见,也可以称之为误解。那么我们该如何化解这些误解,与孩子们做朋友,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呢?

俗话说“有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有的人一生治愈童年”,童年在人的一生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缺爱。

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幼儿教育这个问题。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首先针对幼儿时期的孩子,他们求知欲越来越强这个问题。

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孩子求知欲越来越强,我们就提高自己和孩子的认知能力即可。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咱们实在没办法解决,那我们就实话实话“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爸妈也不清楚,要不你去看看《十万个为什么》。”

这个时候,你激起了他更强的求知与阅读欲望。花一点小钱,给他们买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特别是那种注音版和彩图版的,小孩子一看就喜欢。

在这里,我推荐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一共8本书,它里面包含了科技、植物、动物、宇宙、生活百科、地球、体育,包括人体自身等各类型的问题。除了问题解答以外,此套书还有很多趣味知识补给站。基本上小孩子想了解和知道的知识都在里面,很多老师都会推荐,这是一本幼儿孩子必读的一本科普书籍,也是一本幼儿百科全书,非常适合3-12岁的孩子们。

其次你得提高孩子与你的沟通能力,读懂孩子的语言,耐心倾听孩子的话,把话说到孩子心坎去,进行一次正面的管教。做一个与孩子交朋友的好父母。

在这里,我推荐一套书籍,一共5本书。它可以帮你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带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是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其中《正面管教》被翻译为16种语言畅销全球,目前已经在某国畅销400多万册。此外,这一套书籍还有儿童性格的心理学,教育学的一些分析,以及教育方法。

就算你是多年丰富教育的幼师,你也可以选择这套书籍加以深造。如果你是初为人父母或者家里有两三个孩子的父母,这套书籍刚刚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