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無論是新城區建設還是老城區改造,都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近年來,上海市推動黃浦江兩岸貫通及濱江岸線轉型,還江於民、還岸於民、還景於民,讓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在浦江兩岸延伸。

  攝影師老吳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住在楊浦濱江附近,這幾年他一直關注着這裏的改造,也用他的鏡頭記錄着濱江沿岸的變遷。

  楊浦濱江曾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之一,江岸沿線曾密佈造船、紡織、發電等300多家企業。上世紀90年代,隨着上海產業結構調整,很多企業關停並轉,曾經的工業基地也變成了“工業鏽帶”。生活在附近的市民雖說挨着江邊住,但幾輩人卻從未圓過親水夢。2015年,上海啓動楊浦濱江南段貫通工程,這片工業重地也迎來了新定位。

  改造中,經過一次次調研摸底,66幢工業遺存被一一保留下來。有着137年曆史的楊樹浦水廠,曾是濱江貫通的最大斷點,至今仍承擔着上海四分之一的供水任務,不能從建築內部穿過,建設人員就在水廠外架起一座親水棧橋,既保護了歷史建築,也爲市民打通了臨江通道。攝影師老吳現在也更加喜歡這裏。

  在這裏,工業桁架、吊車被原地保留,碎煤機等設備成了沿江景觀;稱煤的煤鬥倒置過來,變成了涼亭,活化了的工業遺存煥發出新生命。

  如今,改造後的楊浦濱江帶不僅爲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場所,還有非常貼心的便民服務。沿着江邊走一走,平均每700米就有一處黨羣服務站,爲往來市民遊客提供休憩的空間。

  截至目前,上海47.7公里的濱江公共空間已經貫通開放,從原本的碼頭林立、江岸封閉,到如今的還江於民、移步換景,“望得見江、觸得到綠、品得到歷史、享得到文化”已成了每個上海市民都可以擁有的愜意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