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居家養老已經越來越頻繁地被人們提起,全市的養老照料中心也與日俱增。但誰知道,創新啓動居家養老服務的是亦莊新城的一位基層幹部,她就是長子營鎮赤魯村的黨支部書記尤淑鳳。村裏老人都說:“淑鳳比我親閨女還親呢。”

  2012年,尤淑鳳放棄了自己收入頗豐的廣告公司工作,回村任職,只因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同年,她通過選舉接過了黨支部書記的擔子,這一扛就是八年。

  “那時,村裏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是負債。”儘管如今說起來可以談笑風生了,但當時的境遇卻常常讓尤淑鳳徹夜難眠。

  一天下午1點多,尤淑鳳外出辦事,路上遇到了村裏80多歲的老太太,她上前打招呼:“您喫飯了嗎?”沒想到老人卻說:“沒喫呢,沒人給做,兒媳婦賣桃沒回來呢。”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尤淑鳳心想:年輕人出去掙錢了,家裏老人沒人照顧,這怎麼行!

  尤淑鳳在本就繁忙的待解決工作中又增加了一項——解決村裏的養老問題。通過挨家走訪,尤淑鳳發現赤魯村7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40多位。因村裏年輕人出村務工或在家務農,老人無人照看,建個老年餐廳不僅能解決老人喫飯難題,還能解決村裏一部分就業,一舉多得。本着這樣的心思,尤淑鳳操辦起來。

  最開始,尤淑鳳將村裏的多功能廳利用起來做了老年餐廳食堂,但她想到以後老人越來越多了又該如何安排呢?新建!

  考慮到現有的場地,尤淑鳳想到了被租出去的村委會前院,“活動室、放映廳等設施都在村委會,如果把居家養老中心辦在這,設施能提高使用率,實現綜合利用”。但租出去的房子哪裏那麼容易拿回來。尤淑鳳天天跟租戶談、做工作,最後租戶表示理解,也是爲村裏作貢獻,便給騰出了1畝多地建居家養老活動中心。

  赤魯村的養老中心建成了,村裏70歲以上老人只需每月出200元錢便可到中心喫飯,一日三餐。但這樣的好事在一開始卻並沒被村民接受,願意來喫飯的老人並不多。怎麼回事?尤淑鳳琢磨着。“我想啊,村裏人都熟,要面子,要是來中心喫飯了,好像家裏沒人管一樣,不好意思來。”尤淑鳳考慮到這點,便開始挨家挨戶做工作,養老中心熱鬧起來。對於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尤淑鳳就設專員送餐上門,切實爲村內老人獻愛心、盡孝心。

  養老中心運行前期,尤淑鳳每天都是早上5點多就跑市場買食材,晚上8點多老人們喫過飯了她纔回家,自己再做飯、喫飯。“那會兒自己買菜,一是可以控制成本,二是自己選的食材也放心一些。”尤淑鳳說。養老中心的一日三餐都是尤淑鳳跟廚師商量定製的食譜,每天菜色都不一樣,營養搭配,爲這,尤淑鳳看了不少書。

  每月200元的餐費,養老中心能正常運轉嗎?“肯定不夠。”尤淑鳳算了筆賬,“採購菜品、更換用具都需要錢,再加上最近人力成本提高,雖然區裏、鎮裏都給了補貼,但每個人需要交納700元才能維持下去。”

  200元與700元之間的差距,尤淑鳳卻不敢逾越,“多收了,人就不會來了”。如何才能維持運轉?“必須能夠自身‘造血’。”尤淑鳳流轉了村裏的空地平原造林,同時又依託村裏的自然資源打造旅遊村,培訓村民製作工藝品帶動就業增收……產業發展起來了,赤魯村的路子也走活了。

  “現在村裏週轉開了,我就把養老中心就餐的老人年齡放寬到了65歲,希望更多人受益。”尤淑鳳說。如今,赤魯村的居家養老照料中心是集就餐、休息、娛樂和健康體檢於一體的全村最漂亮的地方,其設施設備毫不遜色於城裏的社區養老中心。

  幾年來,她在村裏率先建立了全市首家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爲村裏老年人提供三餐和日間照料、醫療衛生等服務。她還在村裏建立了麪塑培訓基地,實現了手工藝品向旅遊商品的轉變,帶動村民再就業。此外,赤魯村依託萬畝次生林資源優勢,積極承辦市、區、鎮級大型活動和賽事,爲打造赤魯生態小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赤魯村從原來的負債累累,變成了老有所依、人人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

  “那次在食堂,村裏一位老人拉着我的手說,沒有你建這個老年食堂,我就沒地喫飯,活不到今兒了。”尤淑鳳說,每每看到老人們微笑的表情,她總是十分欣慰。這麼多年的付出,因爲村裏的工作,因爲別人家的老人,尤淑鳳鮮少有時間陪在自己家人身邊,但她卻覺得值得,家人也爲她自豪。現在,在赤魯村養老中心的老人,沒一箇中途退出的,這就是尤淑鳳交給村裏人的答卷。

  融媒體中心實習記者 盧金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