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不能決定自己的出身,但可以決定是否要通過努力改變現狀和命運,只要你足夠堅定,足夠努力。

歷史上有許多通過自身努力最終改變命運幹出一番大事業的案例,每每讀到,讓普通人心中感慨萬千,心潮澎湃。我們折服於他們堅如磐石的意志,雷厲風行的執行力,以及經過歲月考驗的忍耐力,普通的人要跳出自己概念中普通的光環,往往要付出更多才行。

01

25年前就有一個保安,他暗暗對自己說:雖然我現在是一名保安,但我的人生應該不止於此。他叫張俊成,本來是一個很平凡的人,但通過自己的努力,他成功實現了人生的跨越,因爲作爲保安考上中國知名學府北京大學的,他是第一個。

到北京之前,北京大學對於張俊成來說,根本就是遙不可及的,他也從未料想到自己的命運會因爲北大而發生改變。因爲在這之前他就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仔,老家在山西,初中沒畢業,在家裏做過幾年農活,在修車廠待過,小小年紀嚐遍了生活的苦。後來迫於生計,他來到了北京,機緣巧合地地成了北大的一名小保安。

02

1995年來到北京的張俊成逐漸打開了眼界也見了世面,看着自己的同齡人幸福地在學校裏學習知識,再看看自己,有心酸也有羨慕。張俊成腦子靈活很聰明,一來二去還認識了不少北大的老師教授,也偶爾和教授們一起聊天,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機靈的小夥。

不過,促使李俊成發奮圖強,勵志考上這座頂尖學府的動因並不是來自於自己內心對高校的無限仰慕,而是來源於一次恥辱的經歷。

北大里有很多留學生,有一次,幾個留學生外出忘記帶證件,回校時被張俊成給攔了下來。因爲沒有證件,張俊成不讓他們進,對方學生就竭盡全力解釋,卻因爲語言不通雙方糾纏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失去耐心的留學生們非常生氣,朝着張俊成比出了一個侮辱性的手勢。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內心,自此以後張俊成下決心一定要學會說英語。

他開始瘋狂地學習英語,只要一有時間就不停地聽、讀、練習,進出學校的教授們見他這麼上進,也非常支持,其中給予張俊成幫助最大的就是張玉書教授。張教授不僅給他爭取到了免費的聽課證,還鼓勵他報讀了成人高考的培訓班。張俊成的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每天除了在工作上站好每一班崗,只要有時間就馬上學習。

在這樣不懈的努力下,1998年張俊成參加了成人高考,最終被北大的法律系錄取了(專科)。雖然只是專科,但對於張俊成的人生來說算是非常完美的逆襲了。讀書可以改變命運,這句話在他身上實現變成了真理。

03

他的經歷一時間成了輿論的熱點,人們對他豎起來了大拇指,父母爲他驕傲,家鄉人爲他驕傲。

經過四年的學習,張俊成順利地從北大畢業,他從一個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保安,變成了名校的畢業生,他嘗過生活的苦,也知道沒背景沒知識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在生活中有多麼無奈和無助。

爲了給像自己一樣早早輟學進入社會的孩子提供一個繼續學習的機會,畢業後的張俊成回到了家鄉山西省長治市,在那裏和幾個同伴一起創立了一所職業學校——長治市科技中等職業學校,並擔任該校的校長。這所學校是該市的第一所民辦大學,也是省級示範性大學。

結語

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張俊成的人生迎來了新的篇章。沒錯,他的成功的確帶有機緣巧合,如果他沒有去北大當保安,沒有認識北大的老師教授,沒有那一次留學生刺激事件,或許他還是那個普通的打工仔,他的的人生並不會有所改變。

但這隻有這些外在的條件,缺少內心那份執着和信念,條件也只是條件,並不能成爲成功的基石。張俊成的事蹟鼓勵着自己,也鼓勵着別人,在他的感召下,包括甘相偉在內的相繼有500多名保安考上了北京大學。他們這些普通人在用自己的經歷,證明一個道理,平凡人可以通過自己努力變得不平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