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仙劍奇俠傳》之前,國產劇圈並不是沒有“仙俠”題材的作品,如香港拍攝過的“蜀山”系列,以及那部收視、口碑都不俗的《水月洞天》。

但“仙俠劇”一詞真正被分類並叫響,卻依然要從《仙劍奇俠傳》開始。因此,“仙俠劇鼻祖”的稱號,大多時候與該劇關聯在一起。

顧名思義,“仙俠”劇的特點一是“仙”,二是“俠”。

要想“仙”,必須要青春、美貌,劇中人物的造型要漂亮,場景要飄逸、炫目。

“俠”,則是故事中的情與義。所以,即便是以“仙”打頭,但仙俠劇中的人物也都沒有斬盡七情六慾、斷絕凡塵根本,核心重點依然圍繞着愛情、友情以及兄弟情義。

且不說“蜀山”系列和《水月洞天》,自從《仙劍奇俠傳》談起。根據遊戲改編的《仙俠奇俠傳》,可謂將仙、俠兩點要素都詮釋到了極致。

選角上,無論是胡歌、劉亦菲、安以軒這三大主角,還是彭于晏、孫莉、劉品言、蔣欣等主要配角,每個都是極具個人特色的帥哥美女。

時隔4年後的“仙劍3”,新加入“仙劍系列”的霍建華、劉詩詩、楊冪、唐嫣,本人形象與劇中角色演繹,也都是男帥女美,堪稱“顏值盛宴”。

演員羣體的高顏值加上故事的精彩,使得兩部“仙劍”都贏得了高收視、好口碑。

國產劇的創作團體,也開始意識到“仙俠”是個香餑餑。

“仙劍”系列之後,同類型劇集不斷增多。比如同樣根據遊戲改編的《古劍奇譚》,再比如根據網絡小說改編的《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

選角上,該類劇大體依舊以“男帥女美”作爲基礎標準。

此外,隨着特效基礎的日趨成熟和完善,“仙俠劇”的場景也製作得越來越精美、漂亮——前提是劇方用了心、花了錢。

但整體來說,近些年的多部仙俠劇,演員的平均顏值還是出現了下降趨勢。

一來,是大衆審美流行的偏差。“流水線”式審美的形成,使得越來越多的藝人容貌趨於“一體化”。容貌硬傷確實越來越“少”,但屬於本人的特色、靈性也在此過程中流失,最終出現在熒屏上就成了千人一面。

二來,演員的年齡提升致使“青春感”下降。“仙劍1”播出時,胡歌是23歲,劉亦菲18歲。“仙劍3”時,劉詩詩是22歲,楊冪也才23歲。但時隔8年後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兩個主演的年齡都超過了30歲。

而《莽荒紀》中,劉愷威則超過了40歲,王鷗也已經36歲。

所以,“高光濾鏡”隨之而生,很多仙俠劇的“仙”氣,便全靠着濾鏡打造的唯美朦朧感來支撐,而不再是演員本身的青春和靈動。

再有,便是演員的顏值確實達不到“仙俠劇”水準。

仙俠劇中的人物,不是修真者便是來自神界、仙界或者是妖界。而且,也不知道作者們出於什麼角度,總是喜歡設定成“六界八荒第一美人”、“六界第一美女或者美男”。

能做演員的,大多都不會醜。 可是又有幾個能真正達到“神仙顏值”,甚至是天上地下第一美?尤其是在審美流水線、濾鏡虛假的前提下,觀衆的認可度就更低。

近期剛開播的《琉璃》,劇情、特效元素先且不提,開播至今,男女主角的顏值一直是被圍繞討論的熱點。

女主袁冰妍被指“丫鬟臉”、“平平無奇”,男主成毅被指醜,“仙俠劇顏值斷崖式下跌”一說,也因此劇而出。

但這部劇的評分卻不低,開分7.1,目前已升至7.4分。這個“真香”型的走勢,跟隨着劇情推進而逐漸被網友認可的男女主角的演技有關。

袁冰妍與成毅都不是初出道的新人,都已經在演藝圈打轉沉浮多年。但他們也不是“紅人”,有過讓人記得住的角色,卻始終沒有“爆”過。

或許在顏值上,袁冰妍和成毅確實不夠“仙俠”標準;或許在劇情上,《琉璃》確實存在全靠對話推進的問題;或許在運鏡上,《琉璃》的導演確實水準有限。

但持續上漲的評分和口碑,證明了越來越多的網友對《琉璃》的認可。這部劇的現狀,讓人不禁想到評分8.3分的《宸汐緣》。

《宸汐緣》開播之初,被指故事是“三生”等多個故事的融合。張震和倪妮這兩位主角,從造型到狀態也都遭到詬病。但最終折服觀衆的,恰恰是跟這些都無關的元素。靠着精湛演技,張震和倪妮將一個俗套到有些狗血的愛情故事,演繹得細膩動人、入心入肺,催人落淚,換來了最終的好口碑。

所以,或許現在的仙俠劇確實顏值下跌嚴重,但與能用演技折服觀衆相比,這並不是不能包容的問題。

必須二選一的話,“高顏值木頭人”和“整容式演技實力派”,你選哪一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