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什麼是琳達問題之前,先給大家出一道判斷題,題目是這樣的:

1、琳達是一個銀行職員

2、琳達是一個銀行職員,同時她還積極參與女權運動

上面是兩個可能性事件,問你哪一個可能性事件出現的概率最大。

在所有測試者當中,他們給出的答案,更傾向於認爲第2個可能性事件出現的概率最大,但是按照正確的概率邏輯去推理的話,第1個可能性事件出現的概率纔是最大的,這就是著名的琳達問題,心理學家也將人們違背概率邏輯的錯誤成爲“合理謬誤”。

那麼什麼是合理謬誤呢?

合理謬誤指的是人們在比較兩個可能性事件的時候,人們往往會認爲兩個事件聯合出現的可能性事件比單一事件組成的可能性事件出現的概率要高,比如剛纔問題中的第2個可能性事件裏面,就包括了有兩個事件聯合出現,分別是銀行職員和參與女權運動,於是就導致了大部分測試者偏向於認爲第2個可能性事件出現的概率比第一個可能性事件出現的概率要大。

琳達問題不僅僅是心理學測試的一個問題,同時也是我們在平時進行判斷的時候所遇到的問題,在生活中對未知的事物做出判斷的時候,我們會更傾向於信息比較詳細的方案,而拋棄不詳細的方案,比如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通常兩家賣相同商品的兩家店,一家店在售賣商品的時候還另外贈送小禮物,而另外一家則不送,大家可能會傾向於認爲贈送小禮物的那家商店的生意是比較好的概率會更大,但是實際情況是商家生意的好壞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商家的服務態度,店家的環境和商品的質量都是影響生意的好壞,所以僅從比較詳細的信息上就直接判斷某一個事物是不靠譜的,但是我們的直接最愛做這種事情,於是就會產生了明顯的偏見!

那這種合理謬誤是不是就一定是錯誤的呢?也不是的,比如說商家在賣一件商品的時候,希望能夠以高價賣出,聰明的商家一定會將這個商品放在奢侈品旁邊進行售賣,因爲這樣擺放的目的就是讓人們認爲和奢侈品一起擺放的這個商品比單獨擺放的商品要好,人們也更加願意去買。

琳達問題引起的合理謬誤並不是我們做判斷時的缺陷,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判斷的時候,遇到關鍵問題時,要運用合理的邏輯去判斷,而不是靠直覺去判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