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八佰》點映場,這是一個熱乎乎的點評。

既然電影名叫《八佰》,要評分的話,那我就給個八百分吧,滿分是一萬。

所以很顯然了,這是一篇差評。

嚴格來說,《八佰》從某種意義上不能算作是一部完整的電影。

首先,主線故事沒有正式結尾,請問士兵成功撤退了嗎?敢死隊結局如何了?就...就結束挺禿然的,就跟我有時寫文章一樣,寫不下去了,索性就不寫了。

其次,看得出導演想拍一個沒有主角,或者說多主角的羣像電影,但沒有那個本事,就不要幹這個事,結果沒有一個人物是有“弧光”的,沒有一條故事線是完整的。

歐豪這條線,唯一一條帶有家庭羈絆的故事線,結果叔叔逃跑被日本人殺害,弟弟跟另一個弟弟混在一起,大家各過各的,甚至連歐豪水遁的時候,都沒想過要帶他弟弟一起走,這種角色羈絆不知道有什麼意義。其次,歐豪跟李晨的兄弟情也很莫名其妙,難道彼此是一見鍾情?歐豪偷偷給班長李晨撿過肥皂?小湖北這條線,引入白馬象徵過於刻意,而且還切割了主線畫面,造成一定的紊亂。最奇怪就是那個開篇賣情報給外媒,後面突然正義的方記者了。其他如王千源、張譯、姜武、杜淳、蓉姐、刀仔等角色都是有頭無尾的...怕是不要再舉例下去了,真的還有很多。

總結之,《八佰》就像是一個拼貼的電影,看似完整,其實內部稀碎。

《八佰》存在的主要問題說完了,下面再細說兩點。

演員方面,雖擁有“張譯、王千源、姜武、侯勇”等衆多老戲骨,但除了張譯當逃兵前那場戲還比較感人外,其他都沒有發揮“老戲骨”的作用,唯一的作用也許就是貢獻了“老戲骨”這個賣點。相反,擁有比較多戲份的李晨讓人很是跳戲,哦,還有鄭愷,老感覺他們是在錄製《跑男》,老感覺他們下一秒就要笑場了,這就是綜藝咖演戲的尷尬之處。

佰》根據歷史實際,按照“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的時間脈絡,採取設置計時器的方式來推動故事,這種方式連瞎子都聽得出來,觀衆的心裏預期肯定是層層遞進的,相信越往後會越精彩。結果呢?每一天都是嘩啦啦幹架之後,王千源和姜武在開車,歐豪和李晨搞曖昧,其他士兵抒發鄉愁,或者跟記者拍拍vlog,就難道不用覆盤戰爭,清點人數,追悼逝者,然後再商討一下明天的策略嗎?

說真的,拋開IMAX拍攝手法,拋開戰爭大場面,《八佰》就像是一部不成熟的大學生作品,每個人都能指出其中一兩處毛病。

當然了,站着說話不腰疼,指指點點誰都會,有本事你自己去拍啊?我相信,一定會有槓精這麼“表揚”我。

那我還真想聊一下,如果是我,我會這麼拍。

第一步做減法,我會把開頭40多分鐘直接刪掉,直接進入“第一天”的劇情,然後再刪掉歐豪淹死一個隊友等莫名其妙,無頭無尾的戲份,再刪掉小湖北、姚晨、侯勇等不必要角色的戲份,再把張譯和姜武的角色合二爲一,李晨和王千源的角色合二爲一。

第二步做衝突,蘇州河一邊是歌舞昇平的天堂,一邊是戰火紛飛的人間煉獄,這個背景實在太有戲劇衝突了,有逃兵千方百計想去天堂,而天堂卻有不怕死的愛國人士勇闖地獄。所以,我會處理成兩條線並行的結構,通過人與人的對比,人與人之間的不同選擇,在人性的驅動下,本身就會自發產生內容,善惡都會被放大,產生強烈的衝突,關於生存與死亡、罪與惡,榮與辱等諸多話題,最後殊途同歸,兩條線交叉達到高潮,就能把人感動的不要不要的。

是的,讓我來拍的話,我就會這麼處理,理由很簡單。

一部戰爭電影,絕不是對事件的一次平鋪直敘,戰爭的主體是“人”,我們看電影的也是“人”,所以戰爭電影最重要的是講好“人”的故事,展示人性光輝的一面,或者醜陋的一面,只要能做到這一點,我就認爲已經及格了。

在這個基礎上,要成爲一部優秀的電影,那就需要注入靈魂了,注入有深度,有思辨性的思考,或者啓迪人們的思考,如戰爭的本質是什麼?人作爲獨立個體,只能淪爲戰爭的代價嗎?如果不是,是不是被集體、榮譽、正義等所綁架了?世上真的存在普世價值嗎?

當然,以上問題我不知道,這就是我們爲什麼需要電影,需要戰爭電影。

在我看來,《八佰》是一部視頻,而不是電影,它只是把“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這段文字,變成了視頻,然後來消費大衆的愛國主義情緒。

說實話,我不希望《八佰》取得高票房,因爲我希望,讓電影迴歸藝術,我希望《八佰》之後,《戰狼》式電影可休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