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盛世古董,亂世金”之說,隨着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古玩收藏也再次興盛起來;或許是爲了更好的推廣華夏文明,如今的各大媒體陸續推出了各類鑑寶節目,由此也讓世人對“寶藏於民”有了新的認識。就在某檔鑑寶節目中,一位老人拿着塊“石頭”請專家鑑定,公正的說,乍一看比之金銀玉器、名人字畫等顯得“單薄”了許多;但專家卻對這塊“石頭”愛不釋手,甚至稱其爲“晉江古董投資第一人”,估價更讓所有人驚訝不已。

古有“盛世古董,亂世金”之說,隨着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古玩收藏也再次興盛起來;或許是爲了更好的推廣華夏文明,如今的各大媒體陸續推出了各類鑑寶節目,由此也讓世人對“寶藏於民”有了新的認識。就在某檔鑑寶節目中,一位老人拿着塊“石頭”請專家鑑定,公正的說,乍一看比之金銀玉器、名人字畫等顯得“單薄”了許多;但專家卻對這塊“石頭”愛不釋手,甚至稱其爲“晉江古董投資第一人”,估價更讓所有人驚訝不已。

說這話還要追溯到五十多年前,那時的老人還是個“孩子”,由於家境清苦,十幾歲就做起了撿收廢品的行當;儘管十幾歲的孩子精力足,但在各地遊蕩一天也能把人累倒,所得卻僅只有幾毛錢而已。就在這天,他在晉江的一個小村裏剛做了單生意,準備走時又被一位老人叫住,手裏還捧着一塊“石頭”準備出售;公正地說,“廢品”多爲廢銅鐵、舊紙張等,“石頭”這類東西幾乎沒有回收再利用的價值。但“孩子”仔細端詳了一會,發現這塊石頭造型精美,圖案豐富,樣子像是一個筆筒;或許是“孩子”從小輟學的原因,對筆墨之類有着一種特殊情懷,因此還是決定將其收下。

可一問價錢又把“孩子”嚇了一跳,老人要價竟然是一百,對歷史瞭解的朋友或許知道,五十年前的“百元大鈔”可不是一般之物;還有一點,“孩子”僅是收廢品爲生,平時出門做生意身上也不超過十塊,“百元”幾乎是他從業以來賺取的所有利潤。賣石頭的老人解釋說,這筆筒是祖上留下來的,到他這已經傳了數代,如果不是特殊情況,怎麼也不敢將“祖宗之物”拿出來;且不老人的話真假與否,“孩子”對這隻筆筒是真的喜歡,雖然不懂石頭上的花紋、雕工等,但其造型卻深深地吸引住了他。

之後“孩子”咬咬牙,先將身上的錢給老人做定金,之後回到家硬是將所有積蓄都拿了出來,這才湊夠了“一百”;當孩子要接過筆筒的時候,那位老人猶豫了許久才肯撒手,足證他對這塊石頭的珍視程度。再回到五十年後的今天,當年收廢品的“孩子”也變成了老人,回想往事不禁啞然失笑“當年用所有積蓄買塊石頭,到手後又開始後悔,爲這事還被老父親狠揍了一頓”;說到這在場的專家也笑了起來,一邊把玩筆筒,一邊笑着說“不喫虧,這件東西雖然是塊石頭,但它也是個寶貝”。據專家介紹,這隻筆筒是著名的“青田石雕”,從其青而通透的外貌來看,應該是青田石中的精品“豆沙青田”;說到這或許有朋友不是很明白,這裏做一個簡單介紹,青田石與巴林石、壽山石和昌化石並稱“四大名石”,也是“四大印章石”。

“青田石”主產於浙江青田縣,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700多年前,至今浙江博物館內還珍藏有六朝古墓中發現的四隻“青田石雕小豬”,浙江新昌十九號南齊墓,也曾出土永明元年的“青田石雕小豬”兩隻;如果按歷史記載和考古發現來看,早在六朝時期,青田石作品就已問世,之後唐代高度發達的文化藝術同樣促進了青田石雕的技藝發展,到五代吳越時期,青田石雕已達到一定水平,從製作實用品發展到寫實、生動、精細的圓雕宗教藝術品。再到南宋,浙江的手工業、商業十分繁榮,青田石雕有了較快發展,但石雕產品仍以實用爲主,多爲文房四寶和圖章;明代青田石風靡印壇,石質印材逐步代替金、玉、銅、牙等材質,元明時期青田石尚用於文墨用具和石碑、香爐、佛像等實用品,不僅供民間選用,而且進入宮廷爲王侯將相等享用。

尤其明代,許多青田石料直接運銷南京等地,被文人墨客作篆刻印材,甚至遠銷海外;再到民國初年,由於中西方文化爭鋒的原因,青田石雕又出現了一次大發展,也是最爲繁盛的時期,青田石刻的從業人員大量增加,產量也很大,當時的各通商大埠均有出現。蔡國聲專家強調:今天這塊青田石筆筒,從雕工和精美程度來看,很可能就是“青田大發展”時期的產物;說到這或許有朋友會說“物以稀爲貴,既然歷史中的青田石這麼多,其價值應該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吧?”專家並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僅是舉了一個案例;1790年,乾隆皇帝“八旬萬壽節”時,有大臣將一套青田石刻的“寶典福書”印章敬獻給他做壽禮。

試想,乾隆是“康乾盛世”的最後一位皇帝,自喻“十全老人”,一生酷愛古董文玩,一般之物自然難入“法眼”;而有人將一套“市面很多”的石刻作爲生日禮物,足證“青田石”在文玩界佔據的崇高地位,當然,這還跟雕工、精美程度和寓意等有關係。再看今天這塊青田石筆筒,材質屬於上好的“豆沙青田”,整件器物玲瓏剔透又不失儒雅文氣,正面有複雜的雲彩、松樹、梅花等造型,其中還有一座“亭臺”,裏面居然還刻着一位儒雅“居士”;從其複雜程度來看,雕刻工匠採用了鏤雕、透雕、深雕等高超手法,這樣的工藝即使在今天以機械輔助的條件下也很難做到,因此很可能出自某位大師之手。

鑑寶老人或許依然聽得“雲裏霧裏”,乾脆請專家估價。對此專家說:這件青田石筆筒多少有些破損,也算不上皇家貢品,但稱其爲“民間寶物”還是不誇張的,按以往的拍賣紀錄來看,價值至少在50萬以上,具體還要進行更爲專業的文物鑑定;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場衆人禁不住爲之鼓掌,有人問是否打算拍賣這件“青田筆筒”時,老人表示會當作“傳家寶”留給後世,也算是激勵後人好好學習的一種方式。

最後專家半開玩笑的說“您應該算是晉江古董投資第一人了”;雖然是玩笑,但從老人喜悅的表情可以看出,他高興的不僅僅是一塊“青田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