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都會遇到朋友們來找我們聊汽車的話題,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朋友來諮詢我們買車的建議。隨着資訊的發達,現在朋友們買車也都多少都會自己在網上做一點的功課,大家儼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純“小白”。比如,現在基本上一個女生都會說出“他們說寶馬的操控是要好一點哇?”這種她可能並不明白真正意義的話。

的確,對於喜歡駕駛的朋友,我們聊車的時候的話題也更多的談到馬品牌,而且對於每個寶馬的粉絲來說,他們會顯得更加“懂車”,爲什麼呢?我們用寶馬5系Li車型爲例,從一個“懂車”的角度來和大家聊一聊寶馬的操控。不用3系的原因是3系的運動基因太明顯,不足以顯示知識儲備的豐富。

首先,從車型開始,一個懂車的寶馬粉絲是不會簡單說一句寶馬5系的,他們會牢記他的底盤代號G38,標軸車型爲G30,這屬於加分項。

其次,動力。好的操控,有好的動力是基礎。在普通人都知道的2.0T發動機上,一名懂車的粉絲是應該知道它的型號是B48的。按高低功率不同,寫完全應該是B48B20C和B48B20D。如果你曾經開過或者試駕過寶馬的車型,那麼你一定會有一個感覺就是寶馬車型的動力輸出相比其他品牌來的更直接和順暢,雖然理論上他的發動機動力參數並不是同級最高。這就不得不提到影響動力的另一個關鍵元素,變速箱。這一代5系Li同樣採用了來自採埃孚的8AT變速箱,他和寶馬車型的匹配已經成爲口碑性的代表。即使現在,很多非寶馬的車型,如果使用了採埃孚的變速箱,那也是可以作爲賣點寫進廣告文案的。

瞭解了動力的知識點之後,談到操控,就應該說到車身了。這裏我們把車身和底盤、懸掛一起來看。全新的5系Li車型採用了和7系相同的“CLAR“平臺,根據車型不同,車重相對上一代5系Li平均減輕100KG,相當於兩位正常小姐姐的體重。更輕的車身除了帶來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對操控的提升也是顯而易見的。配合前置後驅的佈局和更加合理的配重,操控的精髓就體現在對車身姿態更好地把控上。

最後是關於底盤和懸掛的描述,這是聽起來最專業的部分。但是對於寶馬5系Li來說,我們只需要記住兩個關鍵詞:前雙叉臂後多連桿和鋁。前者能明顯提升輪胎和路面的接觸面積,提升轉彎時的穩定性,基本上也是大部分跑車纔會採用的懸掛形式。而後者能明顯提升懸掛的響應速度,使得這麼一款軸距超達到3108mm,車長超過5米的中大型轎車開起來也能感覺到靈活。如果你感興趣,只需要彎腰就可以肉眼看到這些和其他品牌車型不同的關鍵要素。

其實,喜歡車或者買車並不是要把自己培養成一個理論專家,雖然那些關鍵詞可以讓我們顯得更懂車。不同的車型有着不同的基因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對於所有品牌來說,寶馬車型發動機型號、參數,底盤結構、車身材料的資料就在那裏,寶馬是如何把這些組合起來變成別人學不會的祕籍,這就需要“懂車”的我們去試駕一次來揭祕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