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讓和尚喫肉,要不然屠城,和尚淡定說了10個字,成千古名句。

明朝末年,局勢動盪。浙黨、楚黨、齊黨、閹黨、東林黨魚龍混雜,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崇禎皇帝雖有心治國,但實力不夠,千里之堤已經千瘡百孔,可謂回天乏術。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不間斷的自然災害更是雪上加霜,更讓人頭痛的是關外也不太平,清軍變本加厲的騷擾已經讓百姓崩潰。走投無路之下,農民起義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其中,李自成和張獻忠帶領的兩隻軍隊實力最爲強大。

張獻忠和李自成都是明萬曆三十四年出生,這可謂是極大的緣分。而且兩人起義之前都當過公差,李自成是大明的驛卒,張獻忠是捕快。更讓人驚訝的是,兩人在起義反明後都在高迎祥手下,都被稱爲闖將。

同時,兩人的政權是一南一北形成呼應,因爲種種原因導致兩人分道揚鑣之後,張獻忠率部南下攻長江流域,李自成則率部攻黃河流域。本文主要說說張獻忠,出身貧苦家庭,從小聰明倔強。跟父做小生意,販賣紅棗。

雖然做了捕快,但因爲生性剛烈,愛打抱不平,爲此險些喪命。崇禎年間,他組織農民軍起義,一路上可謂是勢如破竹,克鳳陽、焚皇陵、破開縣、陷襄陽,勝戰連連。崇禎十六年,張獻忠攻克武昌,自稱大西王。隨後帶兵攻入四川,建立大西政權於成都,年號大順。

不得不說,張獻忠和李自成都是很有戰鬥力的人,但最終都失敗了,還是因爲“勇敢過了頭”。因爲不敵清八旗軍,不得不放棄成都而撤退,但在撤退的路上,對於斥候報告的清軍已經追趕上來不相信,隨後親自帶着少數隨從出營觀察,結果在沒有任何戰鬥準備的情況下與清軍狹路相逢,左胸中箭,墜馬而亡。史書這樣記載:“箭正中獻忠肩下,由左旁射入,直透其心,頓時倒地,鮮血長流。獻忠痛極而亡”。

張獻忠雖然最後意外身亡,但他和他的軍隊確實很有戰鬥力。公元1644年,當李自成的軍隊被清軍打敗時,張獻忠爲了獲得生存的空間,率軍繼續攻打四川。

爲了建立自己的威望,所到之處雞犬不留。《蜀難》中這樣記載:“屠城三日,貴賤同盡,唯少艾婦女爲營伍所匿者暫得免”。因爲這一惡行,四川的百姓對張獻忠和他的軍隊可謂怨氣深重,但又無能爲力。

當張獻忠又準備屠城時,正好路過一座廟宇,衆所周知和尚要成佛自然是不能食肉的,因爲清規戒律說得很清楚,不能沾葷腥。而張獻忠偏偏就要以此來作樂,和尚不喫肉,那就用全城百姓的生命來做威脅。

張獻忠到廟宇後,先是讓士兵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肉,然後把和尚們都找來,對他們說:“都說出家人慈悲爲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既然如此,若你們把這桌酒肉喫了,我就不屠城,若不喫,一個不留。”

對於和尚們而言,要成佛就不能破戒,但現實擺在面前不喫肉就救不了城裏的百姓。這本來就矛盾的選擇實在很難,而張獻忠也就是要看看和尚們到底會怎麼做。

結果,和尚們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還不忘氣定神閒地說出了十個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不得不佩服和尚們的勇氣和智慧,在《濟公傳》中也有這句千古名言,只不過這是杜撰出來的小說而已,作者也是把這個故事的感人之處用到了濟公身上。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