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從不發燒的人屬於什麼體質?

這是網上一個熱門問題,但是,顯然,這是一個假命題,沒有人會在長達30年時間內從不發燒。

有人可能不服,說:我就在幾十年時間內從來沒有發過燒。

但是,“我”的從來沒有發過燒的證據是什麼?

感覺。

也就是說,“不服”應該說“就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發過燒”。

然而,沒有感到發燒,和沒有發燒,並不是一回事。

在剛開始從事臨牀工作時,筆者會問:發燒嗎?

很多就診者回答:不燒。

繼續問:測試的體溫多少?

回答:沒量過。

繼續問:沒測過你怎麼知道不發燒:

回答:感覺,沒覺得發燒。

發燒,就必然有感覺嗎?

不然。

我們知道,人對各種刺激的敏感性不同,而不同的人對不同事物的敏感性也不盡相同。

就發燒來說,有的人,體溫稍微升高一點,就可能感覺非常不舒服,全身懶散,疼痛,頭痛;

相反,另一些人,即使體溫出現明顯升高,也可能全無感覺。

續上問答:沒測量怎麼說不燒?測量一下吧。

結果,37.8℃。

燒嗎?燒。

後來,筆者就不再問“發燒嗎?”

而是改問:“試體溫了嗎?”

仍有很多就診者直接回答:不燒。

什麼是發燒?

按照目前的醫學定義,發燒是指受致熱源刺激,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下的體溫升高。

然而,“體溫升高”的標準是什麼呢?

根據測量的部位和測量方法,有一系列“正常”體溫。

然而,這些“正常”體溫就是絕對正常嗎?

並非。

所謂“正常體溫”不過是根據對樣本組“健康人”進行體溫測試,然後經過統計學處理得出的平均值和範圍區間,超出這個區間的體溫被認爲不正常。

但是,這個區間並不是絕對的,而是“敵中有我我中有敵”。

體溫的個體化

況且,體溫跟其他很多生理指標一樣,不同人存在很大個體差異。

也就是說,每個人有自己個體化的“正常體溫波動範圍”,只有在一個連續的時間內每天進行標準化測量,並經過統計學處理纔可能確定自己的“正常體溫”範圍。

用測量的體溫與個體化體溫範圍進行比較纔會大致確定是否發燒。

人類正在逐漸變“涼涼”?

近年來,坊間有一個說法被廣泛傳播,說幾個世紀以來,甚至最近幾十年以來,人類的體溫正在普遍性降低,人類正走在逐漸“涼涼”的道路上。

有人甚至因此腦洞大開到:“人類不會不會由此變成冷血動物的可能”。

這是真的嗎?

不管事情是不是真的,這至少是多項研究得出的一致性結論。

關鍵是,如何解讀這種現象?

儘管科學家們給出了很多可能的解釋。

但是,其中一種解釋似乎更爲合理的解釋是,人類長期以來一直普遍處在慢性炎症,尤其是慢性感染性炎症狀態之下。

這些慢性炎症並不具備傳統急性炎症所認識到的“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的五大症狀,多數並不爲人類所感知,即沒有症狀。

而這些炎症本身卻可以導致感染者處在輕度發燒狀態下。

比如,腸道寄生蟲感染,口腔特別是牙齦牙周慢性感染髮炎,以及其他一些感染和炎症。

這些慢性炎症經常不會引起任何症狀不適,實際上卻可以存在輕度發燒。

在這種情況下,過去確定“正常體溫”所使用的“健康人羣”很大部分“健康人”可能並不真正健康,所獲得“正常體溫”數據很大部分其實來自一些慢性發燒者,因而普遍高出真正的正常體溫。

隨着生活水平,尤其是衛生狀態的改善,人羣中的慢性感染和炎症已經大幅度減少。這樣,所採集到的體溫數據自然就低於從前。

兩相比較,就會讓人產生“人類正在變涼涼”的認知。

即便如此,現在的“健康人”體內仍普遍存在慢性炎症,包括慢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

比如,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慢性炎症是包括心血管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以及很多其他慢性病的主要的發生機制(之一)。

也就是說,直到目前,人羣中很大部分個體仍處在慢性輕度發燒之中。

因此,我們幾乎可以明確說,“一個人30年從來沒有發燒”是一個假命題,不存在這種人,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體質問題了。

看病,有時候比刑偵需要更嚴謹的邏輯,更精確的觀察,更需要明察秋毫,特別是一些疑難雜症。

其中,嚴密的體溫檢測或許就可以從中發現疾病的“馬腳”。

長期感覺不到發燒的人更生大病?

這又是一個無厘頭的說法。

如上所述,發燒是免疫系統對外來入侵者或體內“變節分子”識別和清除的保護性機制。

由於個體的免疫系統反應性不同,針對內源或外源性致熱源刺激產生的免疫反應的“強度”不同。

有些人的免疫系統“脾氣火爆”,動輒大動干戈而發高燒;而另一些人免疫系統“習慣”於“四兩撥千斤”,體溫僅需輕微升高,不會帶來任何不適就解決問題,以至於完全感覺不到發燒。

如果一個人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內一直保持健康,卻從來沒有發生過有明顯不適的發燒,實際上說明這個人的免疫系統更“強大”和“成熟”,因而,不但不會更容易生大病,反而應該更健康。

#百裏挑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