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華使館日前更換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的頭像,對頭像所使用的大使館徽標做了一些改動,其中最爲顯著的變化是底標上的“中國·北京”字樣變成了“北京”,去掉了“中國”兩字,且由藍底黃邊裝飾改爲白底黑字。

美方去掉“中國”兩字迅速引發境內外媒體關注,其動機引發外界揣測。

先看原來的頭像:

再看現在的頭像:

美國駐華使館12日發表聲明對此作出了回應,稱新頭像作出的改動是“美國國務院的美國駐全球使團品牌計劃的一部分”,並提醒說“很多其他使領館也做出了類似的設計改動”。聲明還附上了美國駐緬甸、津巴布韋、貝寧等國使館的社交網站頁面截圖,顯示這些使館的徽標均只有首都名稱,沒有標出國家名稱。由此看來,美方“闢謠”的意圖明顯。

參考快評對此專題解讀,稱美國駐華使館這次“闢謠”,至少說明了三個問題:

第一,美國反華反共勢力對中國的挑釁已經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它接下來對中國採取任何不利舉動,中國人民都不會覺得奇怪。第二,美國反華反共勢力企圖離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關係的陰謀不會得逞,只會在中國形成對美同仇敵愾的輿論氛圍。 第三,中美關係遠遠超出了雙邊關係的範疇,哪怕是“換頭像”這樣的風吹草動都會引發極大關注,彰顯雙方暢通對話渠道的重要性。

不管我們承認不承認,中美博弈,一直都存在着。

尤其,最近從7月21日至8月7日不到三週的時間內,雙方在金融、科技、國家安全和人權問題等方面衝突升級,中美局勢緊張,不言而喻。

這些衝突包括:

美方:突然限時關閉中國駐休斯頓領事館;提出“清潔網絡”倡議;啓動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退市程序;計劃禁止微信和TikTok(抖音海外版)這兩個最受歡迎的中國應用程序;制裁11名中港高官;派內閣官員訪問臺灣。中方也祭出對等反制措施。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此前表示,有必要爲中美關係樹立清晰框架,中國的對美政策保持着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也做好了中美關係“爬坡過坎、經歷風雨”的準備。

所以,美國駐華使館日前更換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的頭像換與不換,其狼子野心都一直在那裏放着呢。

不管是原徽標還是現徽標,主體圖案中惡鷹左爪箭鏃、右爪橄欖枝的標識,都耐人尋味。

筆者看來,起碼美駐華大使館的工作主旨,都是對中國玩兩手的,是又打又拉,又親近又疏遠,一個糖一個豆,一旦關係不好,就會刀劍伺候的。

官微頭像無論是去掉“中國”兩字,還是藍底黃邊裝飾改爲白底黑字,五角星由黃變黑色等,都說明中美關係目前不是很友好和睦,大有進入至暗時刻的意味。

美國駐華大使館官微頭像率先做這樣的“改變”,就是對目前中美關係的深切體認吧。起碼,他們感到這樣的局勢下,大使館工作將異常難做了。□賈志勇

圖片源自網絡,圖侵必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