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爲作者原創,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隨着疫情的日益趨好,開學在即。除了休息,學習,要特別提醒家長朋友們做好如下非常重要的兩件事。

1、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

2020年的上半年因爲新冠疫情的存在,變得極爲特殊。孩子們沒辦法到校上學的日子,和父母長時間的“零距離”,讓很多以前沒有那麼突出的“問題”突然間放大了。

我接到很多位家長的求助。

“明老師,原來孩子正常上學,覺得我們之間還不錯。可就是因爲疫情,整天呆在一起,矛盾特別多,而且關係越來越差。”

“明老師,原來孩子在校學習,成績還不錯。可因爲疫情,在家學習狀態每況愈下,成績也不理想。孩子對學習都開始牴觸了。”

……

從家庭教育、親子關係的角度看,疫情更像是纖毫畢現的顯微鏡,它提供了家長仔細觀察,並審視家庭教育、親子關係埋藏哪些隱患的機會

同時,疫情更是無法迴避的挑戰,它迫使家長提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智慧和能力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等9月份開學,上學後就會好轉了。

這樣的想法看似有道理,卻忽視了家長一個重要的作用:真正的家庭教育不是被動地等待外部環境變化,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問題,幫助孩子們從內在提升關鍵的能力與素養。

著名的美國網球運動員阿加西在他的自傳《網》中,提及他的逆襲法寶:“做好自己可控的事情。”

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所作所爲。

更爲重要的是,這樣的態度,也會潛移默化的傳遞到孩子身上:凡事先從自身出發,積極努力地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這樣,纔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大智慧

衝突、問題與時間相遇產生的是發酵作用,不會輕易消除。

所以,特別提醒家長朋友們,不要用“等待”的被動思維,任憑“問題”惡化,一定要積極、主動地去尋求改變和辦法。畢竟,教育不像栽樹苗,如果歪了,只需要再重新栽一下就好了。

2、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設

在開學之前,除了做好有關喫、住、行方面的準備,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項:心理準備。

對於很多面臨升學節點的孩子們,由於要馬上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必要的心理建設非常重要。

原因有二:

01

對於那些升學結果不理想的孩子,需要面對貌似“不好”的結果,因現實與理想的落差,本身心態會容易比較消極。他們在對待新學校的態度上,難免因失落、沮喪而有排斥或牴觸感。

02

對於那些升學結果理想的孩子,好學校意味着要面對更多所謂的“牛娃”,孩子們需要在新的羣體中,重新尋找位置,重新評價自己。尤其是那些競爭意識比較強烈、靠學習成績來建立“自信”的孩子們。

所以說,不論孩子們取得的升學成績如何,都需要家長收集必要的信息,並和孩子對新環境帶來的不確定性做必要的探討,提前對孩子的心理資本做必要的儲備

這樣,即使開學之後,發生各種起伏、波動以及不適應的狀況,孩子都容易用比較平和、包容而積極的心態來應對

而對於那些不需要面對升學的孩子,是不是就不需要做心理建設了呢?當然不是。(這部分內容,可以參考文章“開學準備:父母如何化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其實,這是作爲家長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發揮提前防範、未雨綢繆的教育功能。很多事實證明,這方面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非常欠缺。

除了關注孩子的心理,家長自身也要注意緩解不必要的焦慮。所有的“好和不好”都是相對的,努力瞭解充分而有益的信息,對自己的孩子做出全面而正確的評價,明確下一個階段的任務,都是緩解或者消除焦慮的好方法。

新冠疫情的背影已經漸行漸遠。

9月份,孩子們面對的不管是新環境、新面孔還是老環境、老面孔,對他們都是嶄新的開始。

我們家長要做的是,注意充分發揮積極主動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問題,提前防範及未雨綢繆的兩個重要功能,努力做好自己可控的事情,才能與孩子一同把握住現在,並創造想要的未來。

要讓孩子未來取得真正的成功,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明錟老師可以幫助您全方位評估孩子的學習能力現狀,親子關係狀況,並制定針對性的孩子個人和父母成長計劃,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良好的親子關係。歡迎關注明瞭父母課堂並與明錟老師聯繫。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

明瞭父母課堂針對6-12歲的小學生家長,提供一對一、個性化的家庭教育諮詢指導服務,幫助您解決孩子的學習力提升、減少手機遊戲的依賴、青春期前後的親子關係建設等教育難題。

更多科學與健康、簡單與明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盡在“明瞭父母課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