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已育有兩女的白崇禧終於喜得貴子。

這本是天大的喜事,白崇禧高興之餘,卻還有點愁眉不展。

只因產下兒子的不是他妻子馬佩璋,而是與他與其同居的一名女子王氏。

馬佩璋是白崇禧原配妻子,也是唯一有名分的妻室。王氏是誰?是白手下副官爲了討好上司獻上的自己未婚妻。

這是怎麼回事?說起來也是戰爭的副作用。

從名字上即能看出,白崇禧夫人馬佩璋出身必定。事實正是如此,馬佩璋出生於桂林書香門第,父親馬健卿擔任過清末官員,民國後又出任縣長,廣西銀行常務董事等職務,在桂林頗具名望與人脈,馬佩璋本人也曾在桂林女子師範就讀,接受過新式教育,素質絕非普通女子可比。

偏偏馬佩璋還是桂林遠近聞名的大美人,人稱“桂林第一美女”,亭亭玉立又兼秀外慧中,才貌、出身都佔齊了。

愛女如此條件,也使得馬健卿擇婿極嚴,且堅持非教門不通婚,偌大桂林城,長期無人得入老馬法眼。

白崇禧適時出現,此時他雖已年過30,要大了馬佩璋10歲,卻正是聲名鵲起之時。1919年的白連長,在兩年後升任營長;1923年升旅長不到兩月又成孫中山手下參謀長;1924年擊潰陸榮廷;1925年大破唐繼堯、沈鴻英,新桂系已煌煌崛起,白崇禧的名字開始傳遍全國。

得人牽線,一方是青年才俊,一方是大家閨秀,雙方家長都表示很滿意。很快在1925年2月27日舉行婚禮,馬家大小姐出嫁,才子佳人的姻緣讓整個桂林城都震動及豔羨。

話說回來,雖然白崇禧前途不可限量,但在亂世中與軍人聯姻,也要承擔風險,尤其是白崇禧這樣惹眼的人物。

果然,婚後幾天,就傳來緊急軍情,黃紹發來急電,唐繼堯之弟唐繼虞率領大軍兵圍柳州,急待救援。

軍情緊急,白崇禧只得告別老母嬌妻,率軍赴援。

白崇禧一走,桂林防務空虛,被擊退的沈鴻英派兒子沈榮光偷襲桂林,守軍不支,4月2日桂林重入沈軍之手。

白崇禧不在,捉拿他夫人成了沈榮光第一要務。馬佩璋雖然是女兒身,卻對大勢早有預判,在城陷之前就化妝轉移到了英國傳教士的道生醫院避難,沈軍再大膽也不敢得罪英國人,只得悻悻而歸。

白崇禧解圍柳州後火速返回桂林,沈軍不戰自退,夫妻一場虛驚後得以重聚。

相聚的日子持續了4年,馬佩璋在此期間生下2女。到了1929年,蔣桂戰爭爆發,形勢嚴峻,白崇禧爲了護家人安全,將馬佩璋和女兒送到香港,也好專心於戰事。

影星成龍在被曝出外遇後,曾說過一句經典的話:我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

白崇禧也犯了同樣的錯,孤獨寂寞中,手下副官許輝生爲了討好長官,加官進爵,竟做起了媒人,不惜將自己未婚妻王氏介紹給白崇禧。

王氏年輕貌美,很合白崇禧心意,兩人就此做起了露水夫妻,自然此事要瞞着香港的馬佩璋。

或許是白崇禧孤獨太久,功課做得太足,王氏很快有了身孕,併爲他生下個大胖小子。

高興之餘,白崇禧也犯起了愁。

王氏生下長子,立下大功,按照規矩,前面不是明媒正娶,不少人勸他此時給王氏個名分留在家裏。

這正是白崇禧難處。夫人馬佩璋不是舊式女子,接受過女子師範教育,在兩人婚前就有約定:絕對奉行一夫一妻制。

這可如何是好。

白崇禧還在糾結,馬佩璋卻已出人意料從香港回到了桂林。

原來她已得到消息,傷心之餘,卻已拿好主意要做個決斷,此事越拖越不利,需得快刀斬亂麻纔好。

怎麼處理,馬佩璋已有考慮。王氏年輕貌美,又生下兒子立下大功,留她在家裏是萬萬不行的。不但有悖夫婦一夫一妻的誓言,且對自己日後地位大爲不利。

見到白崇禧,馬佩璋首先試探:“我都知道了,這趟就是來處理來了,孩子留下,我來養,這女人不能進門。”

如此直接,正是要看白崇禧最真實的反應,白崇禧在妻子氣勢之下,卻支支吾吾不敢表示異議。

馬佩璋心裏有了數,丈夫是兩頭都想要,但畢竟對自己理虧在先。

要白崇禧就此拋下王氏,他定然是心有不甘的,因爲此時他覺得對王氏有着虧欠。

但同時,丈夫對自己也有着虧欠,一方面是出於承諾,一方面是出於感情。

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在於,利用自己原配夫人的身份與王氏交涉,而不是跟丈夫大吵大鬧,那反而會把他推向王氏那邊。

王氏搞定了,白崇禧也就搞定了。

如何打消白崇禧對王氏虧欠,手段也很簡單:錢。

不是一點錢,是一大筆錢,超出白崇禧和王氏想象的一大筆錢。

馬佩璋祕密前往王氏住地談判,首先動之以理:白崇禧的將軍身份不可能離婚,如果要留下,只能做妾。白老夫人對自己相當認可,對半路殺進來的妾室不會有好臉色,那麼白家上下自然也是如此。

然後動之以情:王氏雖產子,但知曉的人並不多。她仍舊年輕美貌,大可離開此地,再找個好人家當夫人,不必留在白家,名聲既不好聽,還要受委屈,日子還長着呢,何苦呢?

最後誘之以利:給王氏一大筆錢,足夠她遠走高飛,置辦家產以及日後舒適生活。給如此多的錢,正是馬佩璋希望丈夫心裏不對她有虧欠,也藉此讓白崇禧長個記性。

至於孩子,馬佩璋留下自己養,保證視若己出。

當然,錯誤全要歸到白崇禧頭上,兩個女子誰也不怨,都怪白將軍太好色。

這樣一套組合拳打出去,王氏只有默默擦眼淚點頭的份了。

事情談妥,馬佩璋告訴白崇禧,果然白崇禧很有些心疼,問道:必須給這麼多錢嗎?

馬佩璋要的正是這效果:“這會心疼了,早幹嘛去了?不多給點錢,人家會樂意嗎?”

白崇禧啞口無言。

這番處理算得上高明,一般正室與第三者接觸,往往佔着理居高臨下,就算不打不罵,也會想着儘量少出錢解決事情,馬佩璋的手段常人所不及。

但是對丈夫也不能光是責怪,找出原因才能解決問題,否則還會有第二個王氏。

原因也早找到了,兩地分居是最主要原因。

馬佩璋與白崇禧素來恩愛,在婚姻本身上毫無問題,正因爲長期分居兩地,白崇禧纔有閒情和機會搞起了外遇。

解決辦法早已想好,馬佩璋不回香港了,就此陪伴在白崇禧身邊,以杜絕此類問題。

一場波瀾就這樣被化解了。之後馬佩璋爲白崇禧連生了六個兒子,白崇禧也再未鬧出過風流韻事,這在民國妻妾成羣的軍閥裏,算得上很難得了。

馬佩璋就這樣始終陪伴在白崇禧身邊,兩人伉儷情深,互爲知己,直到她先於白崇禧在1962年去世。

白崇禧之子白先勇先生在回憶父母結婚30週年紀念日寫道:

這天,父親62歲,母親52歲,兩人互相扶持,已經走到他們人生最後一個階段。父母親都着實打扮了一番,父親衣襟上彆着一朵大紅色的緞子花,母親發上也簪了朵大紅花,兩人最登樣的行頭都上了身,全身喜氣洋洋。作爲軍人之妻、將軍夫人,母親需要過人的勇氣、毅力、智慧、見識,才能應付各種挑戰,協助父親,使他無後顧之憂——母親很稱職,都做到了。父親心中明白,對母親,他是心存感激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