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歷史的女人——第1010期)

(說歷史的女人——第1010期)

在研究歷史的時候,我們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歷史越久遠,刑罰也越殘酷,有的近乎挑戰人性的極限。隨着歷史的進步,諸多酷刑也被取締,但並非所有的酷刑都取消,歷代帝王都是有選擇性的取消一部分。整體來看,酷刑似乎是男性的手段,但也有例外。比如古代的炮烙之刑,據說發明者爲美人妲己。(當然此乃說法之一,有關炮烙之刑的記載出現在多處,比如《韓非子》《荀子》《夏本紀》《殷本紀》等,因此有人推測是夏桀,也有說是紂王,沒有定論。)

不過比起妲己所發明之炮烙酷刑,此二女各自發明一酷刑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目的是專治女性情敵,但因其手段太過殘忍,此兩種酷刑在發明者用過1次後,後世再無人敢用。

第一個發明者叫呂雉,她發明的酷刑之名叫人彘。

作爲劉邦的結髮妻子,呂雉在劉邦建立帝王偉業的過程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尤其是劉邦征戰前線,從來我們都認爲後方是蕭何,但單單一個蕭何恐怕還是不足以讓劉邦放心的,他之所以放心在外征戰,後方除了蕭何,還有一個老婆呂雉。

呂雉雖爲女流,但卻頗爲能幹,尤其是善於籠絡人心。這也是爲什麼,在劉邦之後,甚至劉邦晚期,就算劉邦寵愛其他妃子的時候,朝臣的心似乎還依然向着呂雉,比如張良等。

呂雉如此強大,但也擋不住容顏隨着歲月流逝不斷色衰,當然更擋不住喜新厭舊的皇帝劉邦去寵愛別的妃子。

劉邦後期最寵之妃爲戚夫人。

從呂雉這方面來看,戚夫人奪了自己的恩寵,就是情敵。

可是戚夫人是一位不懂事的美人,人言說美人無腦,可能是真的,至少在戚夫人身上表現得極其明顯。

戚夫人用三步徹底激怒了呂雉,從共侍一夫的戰友變成了死敵。

第一步是奪寵,這是男女之事,還在呂雉的理解範圍之內,畢竟古代貴族男子三妻四妾非常正常,更何況劉邦貴爲皇帝呢!因此,奪寵令呂雉生怨,此怨乃本能,但尚在可控範圍,呂雉也不至於因爲怨就對戚夫人怎麼樣。

第二步是爭奪繼承權。這就過分了,作爲母親,在兒子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哪有坐視不管的?更何況呂雉身爲皇后,其子繼承皇位,乃是符合規矩的。

但戚夫人藉助自己受恩寵,想更進一步,爲自己的兒子謀一個好未來。但此謀,是強謀,是不識時務之謀。至少當時的環境是不允許的,劉邦和呂雉帶領一幫老臣,辛辛苦苦打下江山,讓一個寸功沒有之人來享受勝利果實?這是天大的笑話!

因此,在此關頭,老臣都是站在呂雉一邊的,比如張良甚至獻策,請來了商山四皓助陣。戚夫人在爭奪繼承人的鬥爭中,很輕易就敗掉了,連劉邦也無可奈何。

第三步說唱歌。因爲爭寵結怨,因爲繼承權公開結下樑子,所以劉邦死後,劉盈繼位後,呂雉直接就把戚夫人給軟禁在永巷。事情已經到了這步田地,該閉嘴忍氣吞聲了,可是戚夫人偏不,她還要唱歌。她日夜忙完手頭的活,就放聲唱《戚夫人歌》,說兒子做了王,自己卻做了奴僕,每天的工作是舂米,而且還常有性命之憂,誰能把我的境況告訴你啊兒子!

從這歌來聽,戚夫人不但不是一個聰明女人,而且也不是一個好母親。首先你這樣天天發牢騷,不是給呂后找收拾你的藉口嗎?其次,你的兒子那麼小,你現在都性命不保,還要兒子也跟着掉腦袋嗎?

結果呂后先設計毒死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再創立一酷刑——人彘。將戚夫人裝在一個大罈子裏,丟入茅廁,任其生命結束。

以後淮南王劉長在追加呂后三道罪的時候,把慘殺戚夫人列爲呂雉第二罪,說是冤殺戚夫人。其實,去掉劉長說這話的政治目的外,呂雉殺戚夫人談不上冤殺,戚夫人是咎由自取,無非是呂雉的手段過於殘忍而已。

不過人彘之刑確實過於慘烈,超出了人性可承受的範圍,故此後世沒人敢再用此刑。

第二個發明者叫武則天,她發明的酷刑之名叫醉骨。

醉骨,從字面來看,它原本的意思有兩個,一個是陶醉,一個是形容美人身姿曼妙動人。但因武則天之創造,這個詞也跟着多了第三層意思,即酷刑。

武則天發明此酷刑,有一個關鍵背景。跟呂雉和戚夫人類似,區別是戚夫人和呂雉雖然爭寵,但呂雉的皇后之位她是撼動不了的。而武則天的情況則不同,或者要複雜得多。

武則天先是李世民之妻,後被李世民之子李治偷樑換柱給納爲自己的老婆。前身不光彩,再加上李治原本是有原配皇后的,即公元643年已經嫁給當時還是晉王的王氏,公元650年晉王李治繼承大統,晉王妃則被提拔爲王皇后。

王皇后非常賢淑,做了七年夫妻,她和李治的感情基礎也不錯。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這個王皇后可能患有不孕不育症,她不能生孩子。對於普通人,已經是不可原諒的缺憾,對於皇帝來說,簡直就是致命傷,因爲皇后還肩負着爲皇帝生育繼承人的義務和責任。

不過好在皇帝女人多,皇后不能生,還有別的妃子可以。李治當時有個寵妃叫蕭淑妃。李治專寵蕭淑妃,王皇后受刺激,二人爲爭寵自然少不了摩擦。恰逢這時,李治悄悄接回感業寺的武則天。

有一說,是在王皇后的暗中協助下,李治接回了武則天。李治接回武則天是因爲喜歡,王皇后的目的則是借用武則天打壓蕭淑妃。此一說,根據尚不足信。

不管怎樣,總之從感業寺回到宮中的武則天,雖然被封爲昭儀,但武則天並不滿足。同時,武則天受寵火速上升的程度,也引起了蕭淑妃的警惕。於是,王皇后和蕭淑妃這對昔日的情敵,此刻也不得不聯合起來對付武則天(武昭儀)。

三個女人一臺戲,誰能笑到最後成爲戲臺上的主角,單靠女人那點爭風喫醋的小手段是不行的。偏偏武則天不是這類小角色,她是一登臺就能從配角躍至主角的那類人物。

武則天一邊與王皇后和蕭淑妃在宮中鬥,一邊在朝堂暗中尋找力量、培植力量相助。如此,裏外結合,最終在李義府等人的讒言之下,李治把王皇后和蕭淑妃貶爲庶人,囚禁冷宮。

至此,三人舞臺,變成了武則天的獨角戲。

但是武則天的獨角戲能唱多久?當然武則天本人並沒有放鬆警惕。

不久,李治回想和王皇后、蕭淑妃的過往生活,認爲對她們的處罰過於嚴重,心生悔意,打算把她們赦免。

這事讓心懷警覺的武則天立即發現,於是她乾脆來了一個先下手爲強,安排人仗責王皇后和蕭淑妃,然後斷其手足,裝入大缸,倒滿烈酒,將其浸泡其中。

武則天所創此刑,名曰骨醉。

與呂雉所創之刑人彘,都堪稱是酷刑之最。

雖然同爲女性,但同類相殘之程度,令人驚懼。

同時,也足見在男權時代,宮中女性的生存競爭環境之激烈。

(文/說歷史的女人·風滿樓)

參考資料:《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史記·留侯世家》《舊唐書·后妃傳上·高宗廢后王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