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时期的以猛治国让许多贪官污吏无处遁形,即便在这样恐怖的政治氛围之下,还有人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去做不法之事。明朝建立后不久,接二连三发生了三起著名的贪污案件。而这三大案件处理的人数之多,处罚之严厉自古罕见,可这些人恰恰是屡教不改。第一:洪武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以空白介绍信为由的大案

1:空印案的发生背景,来由

第一个空印案,发生在洪武九年。什么叫做空印?如果一个人离开本职单位到外出单位去办事,需要一个介绍信。介绍信中详细介绍你的身份,办事情的理由。但是有时候出差可能会遇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要到一些你没有想到的单位去办事情。你可能会开一个空白介绍信,事情不写,抬头不写,只是盖了公章。这种盖了公章的空白介绍信在历史上叫做空印!

2:明朝考察钱粮,各个省份来返京城需要很长时间,这时候官员想起偷懒的办法

明朝每年各地的府州县把每年的财政收入汇总到省里,再从省里面派人到户部。如果到了京师那个数目不对,就必须要重新返回去填写过。南京周边的省份还好,北方许多省份和南京隔着很远的路程,往往来返一趟就要将近一年的时间。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很久以来的习惯,使用空印,带着一份盖有公章的空白文书到南京,数字不对,随时填写,比较方便。

3:朱元璋发现以后大开杀戒,其中很多人冤杀,也有不法之徒

很快这件事情被朱元璋发现了,他觉得里面肯定有问题。于是处罚所有带有空印的人,凡是掌管印信的人一律处死,凡是牵连到空印案当中的官员也要杖责一百,发配边远地区。如此一来,有不法之徒,自然也就有被冤杀的。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就是其中一位,他担任山东济南知府期间一直尽职尽责,可惜也被牵连到案件当中被杀头。第二:郭桓案让老朱对贪官污吏很是痛恨,于是大开杀戒

1:户部侍郎郭桓贪污让老朱很是痛恨

朱元璋使用严厉的手段打击贪官污吏,可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于是在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治贪官的运动。这件事情导火索便是户部侍郎郭桓贪污事件的败露,他当时相当于户部的副部长,权利很大。

2:郭桓中饱私囊贪污国家钱粮

首先朱元璋下令让太平,镇江等几个府减免官田钱粮各一半。可郭桓把这些钱粮大多私吞,中饱私囊;其次郭桓收浙西的秋粮,本来应该是450万石,结果只交上了60万石,其他则是他和别部官员私吞;第三个便是郭桓在征收赋税的时候,无缘无故收受百姓俘虏,导致民生怨道。

3:如此大的贪污案件震怒了朱元璋,他早就对贪官深恶痛绝

这么大的贪污腐败案件彻底震惊了朱元璋,他对郭桓案非常重视。有一次统计,总计是2400万石。好家伙,差不多可以抵得上大明王朝全国一年的税收,这么大的贪污腐败的案件还是头一遭。结果一查,从户部尚书到省,府州县,富户等都有份,受伤的还是老百姓。于是对这些人大开杀戒,杀了上万人。第三:朱元璋晚年驸马都尉欧阳伦做不法之事,朱元璋明正典刑

经过前两个大案的打击,按理说这些贪官污吏多多少少会消停一点。可是在洪武三十年,又发生了一个大案,就是著名的驸马都尉欧阳伦走私案。明朝为了控制西藩少数民族,用中原地区的茶叶交换西藩地区的马匹。控制了茶叶,等于说制约了少数民族发展。法律规定茶叶作为国家储备物资,严禁私自出口。他的驸马欧阳伦看着这是一次牟利的好机会,指使手下走私茶叶。被朱元璋知道后大怒,不顾女儿以死相逼,强行把驸马给杀了。

一个人想要做好一个人已经很难了,更何况是当好一个皇帝。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皇帝更是如此。朱元璋一方面杀了十余万人,被称为暴君;另外一方面他惩治腐败,爱民如子,值得大家去尊重敬佩。以上便是小殷说历史的原创文章,有不同意见和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喜欢我的可以点赞关注和转发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