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在進影院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之前,心情其實是有點複雜的:

一方面,是陌生。02年有些過於遙遠,這會是我第一次在大銀幕,看這部19年前的經典之作。另一方面,則是熟悉。實在,太熟悉了。

這個熟悉,不是每年都會翻出來重看一遍的那種熟悉。而是,在中學那個求知慾最旺盛、記憶力又最巔峯的年紀看了太多遍,以致於印象是不可磨滅的那種,熟悉。

類似,很多過來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新近聽過的歌、看過的電影,往往轉身即忘。反倒是學生時代,那些照着歌詞本一句一句學唱的歌,多年之後,依然可以下意識無壓力地、哼唱出大半歌詞。

無他,青春的魔力。

再加上,今年,2020年,哈利·波特和羅恩·韋斯萊都度過了自己的40歲生日——他們倆都是80後。

以及,“哈利·波特”系列圖書,也在今年步入出版的第20個年頭。

這些,都讓這份本就複雜的心情,變得更加特別。也讓這次大銀幕觀影的感受,尤其難忘。

29年前的7月25號,哈利·波特收到了霍格沃茨的開學通知書

最重要的是,我收穫了一個足夠驚喜的體驗,面對這個再熟悉不過的“老朋友”,第一次大銀幕之約,卻也帶來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動。是那種,找回初心式的奇妙。就像是一個聲音在說:10年、20年,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們,都還是那個青澀的模樣。

那,你自己呢?不管怎樣,波特先生,好久不見。

1. 重逢

老友重逢,最嗨的莫過於:聊一些,只有彼此才熟悉的東西。當哈迷重逢《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亦是如此。

如果說,漫威宇宙是10時代粉絲電影的巔峯,那麼八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顯然就是00時代的代表。這裏的“粉絲電影”,比的不是粉絲數量,而是反過來的,“寵粉”程度。簡單說,比的是彩蛋、細節鋪墊、臺前幕後的趣聞,夠不夠多,夠不夠好,以及最關鍵的,有沒有誠意。

在這方面,《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21世紀之初,已經做了個完美的榜樣。

反過來,粉絲的熱情也是空前的,比如有粉絲專門跑去倫敦,在現場還原了影片的很多名場面。

隨便列幾個,我在看片過程中嗨到的地方:10分鐘左右,哈利在自己的樓梯間住處,百無聊賴地擺弄着士兵小人。這是個一閃即過的瞬間,直到第七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即將離開女貞路4號的哈利,回望自己這個童年居所,那些小人,早已被放在角落蒙上了灰塵。而其中,只有一個士兵小人屹立不倒。

這樣跨越多年精心設計的伏筆,還有很多。

最爲哈迷津津樂道的,自然是斯內普教授。作爲整個系列中最忍辱負重的那個人物,一開始看,和最後看完大結局後再去回看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最早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實在喜歡不來斯內普。

雖然,電影在第一部,就已經在給這個人物鋪一盤大棋了:45分鐘左右,迎新會,哈利和他對視,額頭的傷疤一陣劇痛。1小時25分左右,魁地奇比賽,哈利被人施咒暗算。同時,斯內普嘴裏則唸唸有詞。

直到最後,當謎底揭曉,奇洛教授纔是那個真兇時,再去回看那兩段,伏筆也早早鋪好。一個是斯內普旁邊奇洛的後腦勺,一個則是同樣雙拳緊握盯着哈利。《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甚至直接點出了,斯內普不僅沒有害哈利,反而是在試圖救他。

不過,當時年紀小,只顧着看正義戰勝邪惡,哪裏會有多餘的心思或腦子,去揣摩一個如此複雜深刻的人物。

這次在大銀幕上重看,單是斯內普與哈利初見的這個眼神,就值得一品再品。當我們瞭解了後面的故事,再看這個夾雜了好奇、沉思、冷峻與思念的眼神,着實五味雜陳。

其他地方比如:15分鐘左右,海格找到被姨夫姨媽帶到海上小島的哈利,在他生日當晚,送上一個自己烤的蛋糕。上面寫着生日快樂,不過出現了拼寫錯誤:Happee birthdae,Harry。一直以來,每到哈利的生日,也總會有哈迷送上這個海格版的生日祝福。

而整個看下來,最打動我個人的,是兩個地方:

一是九又四分之三站臺。這是哈利通向魔法世界的起點,也是哈利故事結束的終點。站臺還是那個站臺,列車還是那個列車,第一部到第八部,那個小孩已經成爲了送孩子上學的父親。包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那個跳出窗外的巧克力青蛙,也在最後一部的結尾處,做了雖然細微但足夠精妙的呼應。

第二,就是鄧布利多教授了。當時,因爲太喜歡《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和後來《哈利·波特與密室》兩部的鄧布利多,以致於第三部換人,第一時間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理查德·哈里斯的鄧布利多扮相,實在太契合心目中那個睿智、儒雅、氣場十足的校長了。可惜,老人家02年去世,沒能將這個人物一直演到最後。而越是這樣,重逢也就越讓人唏噓感動。

我最喜歡的鄧布利多片段,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結尾,鄧布利多來看望醫院的哈利,臨走前,拿起一顆多味豆放進嘴裏。“倒黴,是耳屎味的。” 哪個小孩子,不想在童年遇到鄧布利多這樣的長輩呢。

當然,重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感受下影院視聽級別的配樂。“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音樂,自然是影史級別的。記得後來有了手機,很長一段時間裏,來電鈴聲都是那段最經典的主題配樂。

關於重逢,似乎可以就一直這麼聊下去。但我其實還想聊的是:這次重逢帶給我的另一面驚喜。

2. 魔法

作爲哈迷,懷舊與回憶,總是充滿無限樂趣的。但這次大銀幕重看,給我的另一個驚喜是:我竟然也找回了當時,初次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那種樂趣。

該怎麼描述這種樂趣呢?完全意料之外的、也是最最初級的那種,來自魔法世界的愉悅感。就像是,如今一個小學生或者初中生,或者一個完全不瞭解魔法世界的新觀衆,第一次走進影院看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重映後,得到的那種完全打開一個新世界的驚豔。

嗯,打開一個新世界,就是這個感受。

舉幾個例子:比如,11歲生日這天,哈利忽然得知,自己原來是個魔法師。這是渴望成爲天選之子的魔法快樂。比如,海格帶哈利去到古靈閣,倉庫門打開,全是金晃晃的money。這是幻想一夜暴富的魔法快樂。

比如,下了火車,乘着小船穿過湖面,眼前是恢宏雄偉的霍格沃茨校園。這是想上一所夢幻學校的魔法快樂。比如,哈利和同學們走進學校大廳,抬頭看,漂浮的蠟燭,與一片星空。這是期待住上夢幻房子的魔法快樂。再比如,鄧布利多一揮手,說着宴會開始,接着桌子上變出了各種美食。這是盼望可以放開了免費大喫大喝的魔法快樂。

這樣來自魔法世界的簡單快樂,實在是數不勝數。比如解鎖的咒語阿拉霍洞開,比如騎掃帚飛行,比如看滿是動圖的報紙,比如有一隻貓頭鷹寵物,比如那隻聽到音樂就睡覺的三頭狗Fluffy。這或許很小孩子,甚至帶着點憨憨的傻氣。但這樣簡單的、沒心沒肺的樂趣,就是很讓人享受啊。

一直以來,很多文學和電影,都在致力於創造一個新世界。但真正成熟又成功的,寥寥無幾。而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幾乎可以滿足各個年齡段、各類喜好的觀衆。

小孩子,自不必說。有哈利·波特陪伴長大的童年,是幸福的。成年人,喜歡視效大片的,喜歡奇幻冒險的,喜歡情感豐富的,喜歡懸疑解謎的,甚至喜歡人類歷史研究的,都能從中得到各自的樂趣。

相比我們這些多數爲85後與90後的哈迷,現在更多的00後甚至05後的年輕新觀衆,也一定會愛上這個魔法世界吧。

雖然不是相伴着一起成長,但那些簡單的樂趣,是相通的。

3. 成人禮

當然,如果只是停留在入坑時的那些簡單的樂趣,“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影響力,不會至此。從《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開始,整個系列的宏大規劃,就已經展開。簡單說,八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就是主角和觀衆共同經歷的一場成人禮。

前兩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與《哈利·波特與密室》,還帶着些許童話意味:一個從小沒了父母的不起眼的小男孩,忽然有一天發現自己肩負着拯救另一個世界的使命,他遇到幾個知己好友,得到了長輩的幫助,經歷了一番冒險,化解了幾個陰謀。

後來的幾部,人物越來越多,格局越來越宏大,故事也逐漸走向成人世界的殘酷一面。他不得不面對一個個生離死別,直面邪惡,甚至個人的死亡。拋開那些來自各路大神對這個魔法世界的深度解讀,對我來說,其實非常簡單:哈利·波特的故事,就是一部關於童真、友情、勇氣和信念的史詩。

它最重要的那個作用,就是兩個字:陪伴。

很多長壽的劇集,可以做到陪伴觀衆走過多年,但很少,或者說幾乎沒有如“哈利·波特”這樣的電影系列,能夠陪伴一代、甚至兩代觀衆走過10年之久的人生時光。

事實上,對很多哈迷來說,這份陪伴,在電影結束之後的近10年裏,依然以某種形態存在着。得以長期打動我們的,其實都是那些最最普世的人類情感,與智慧。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這次重看尤其打動我的一段,就是那個厄里斯魔鏡。它使人看到自己心底最迫切的那個渴望,及至令人徹底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哈利看到的,是自己從未謀面的父母。他迷上了就這樣和父母靜靜的相處,因爲他從未得到過這樣的呵護與照顧。

鄧布利多教授的一席話,點醒了哈利:“不要沉湎於虛幻的夢想,而忘記了現實的生活。”

而更深遠的一面,即整個系列最重要的那個精神內核,其實也已經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早早種下。

結尾,鄧布利多解釋了,手無寸鐵的哈利,爲什麼能夠戰勝伏地魔?因爲母親當年的犧牲,在他的身體留下了印記,不是那個疤痕,而是看不見的印記。

俗套嗎?或許有點。但,也十足真理。

每個小孩子,每個還熱愛這個世界的成年人,都應該時刻記住、並珍惜這個“印記”——尤其在這個,肉眼可見的分裂時代。

這也是爲什麼,“哈利·波特”這樣屬於一代、兩代人的成人禮,應該、也值得被一直傳承下去。

結語

到今天這篇文章發出之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公映三天,票房近億——影院復工一個月,也終於迎來了第一部單日票房破3000萬的影片。

除了感嘆一句:哈迷的力量依然強大,更多新觀衆,也在加入這個大家庭。以及,無論老粉絲還是新觀衆,這次的4K修復3D版本,都是擁抱這部經典的最佳選擇。

很多哈迷,10年前故事完結時還是學生,如今已經爲人父母,如果帶着孩子走進影院,懷舊的同時,也是在爲下一代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再聯想到電影,這份從戲裏延續到現實的傳承,着實令人感慨。而對我來說,想想當年那個剛剛迷上電影沒多久的少年,沉迷於在碟店淘片,一待就是幾小時,爲買一盒《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雙D9的精裝DVD,努力攢錢一個月。那時候覺得無比美好,現在回憶起來,更是加倍的美好。

所以,如今這次大銀幕重逢,似乎只需要歸結到那三個字:儀式感。

瑣碎平淡的生活,需要儀式感,心有熱愛的人,更需要儀式感。在這個世界“大病初癒”的2020,尤其需要儀式感。

過去,我們和哈利一起長大;現在,我們和哈利一起變老。

無他,這是電影的魅力,也是大銀幕的魅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