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當時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選擇在20世紀的最後一天的新年致辭中,向全世界宣佈自己即將退休的消息。這一消息一經傳出,全世界都震驚不已。因爲作爲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國家的第一任總統,葉利欽對俄羅斯乃至世界都發揮着極其重要的影響。然而,對於自1996年才連任的葉利欽而言,他的任期明顯還未結束,爲何卻在此時突然宣佈退出政治生涯,讓位給普京呢?此事雖然發生突然,也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但其實也是事出有因的。

窮途末路

當時的葉利欽雖然是一國的最高領導人,但他的處境卻十分危險。

首先,葉利欽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葉利欽當時已經68歲了,隨着年紀的增長,他的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差,再加上每日治國理政難免需要費心費力,葉利欽積勞成疾,他的醫生也建議他不要再過度勞神,否則他將病入膏肓。他自己也深知自己的身體確實一日不如一日的事實,而且自己早晚都要退出政壇,如果等到以後自己行將就木時被人架空或是直接死在任上,那他和他家人的命運將難以預料。因此,對於當時的葉利欽而言,與其被動等待,還不如主動出擊,如果抓緊時間找到合適的接班人的話,那麼他還有機會功成身退安享晚年。

另一方面的原因就在於,當時的俄羅斯實際上就是一個爛攤子,日薄西山的葉利欽已經回天乏術了。自蘇聯解體之後,葉利欽雖然在政治鬥爭中戰勝了戈爾巴喬夫,成功地完成了俄羅斯對蘇聯大部分遺產的繼承,但是新建立的俄羅斯在國家發展方面仍然面臨着許多問題,例如,國內通貨膨脹嚴重、經濟發展困難,由此也造成了人民情緒的不滿;另外外部還有西方國家'顏色革命'的威脅以及車臣獨立等危機,可謂是內憂外患併發。葉利欽在總統位置上幹了數年,卻並沒有帶領俄羅斯走出困境,甚至俄羅斯內部矛盾還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他在俄羅斯的國民支持率也大幅減低。照此情況發展,不僅葉利欽的政治事業可能會有隨時終結的可能,甚至剛剛成立沒有幾年俄羅斯都有隨時分崩離析的危險。

葉利欽此時已經心力交瘁,對於俄羅斯面臨的種種困境他也無力應付。然而,他又不願看到俄羅斯砸在自己手裏,準確的說,他是害怕俄羅斯砸在自己手裏,因爲他清楚地知道,按照前蘇聯的情況來看,領導人做成他這樣子,如果後續還不能妥善處理的話,等待他的不是內部清算,就是狼狽下臺,身敗名裂是在所難免的,搞不好兒女家族都要難逃覆滅之禍。由此可見,此時的俄羅斯對於葉利欽而言,就像是一枚不定時炸彈,葉利欽只有儘快將其交到有能力的人手上,纔是保全俄羅斯和他自己的最好選擇。

普京可以走出困局

雖然俄羅斯當時建國還沒幾年,但是其國家發展的困境卻是由來已久,可以說當時俄羅斯發展的種種困境都是從"前蘇聯"這個孃胎裏帶來的。然而,基因上本就先天不足,結果又遇上了建國之後領導人能力欠缺的後天營養不良,使得當時的俄羅斯幾乎到了可能"隨時夭折"的地步。

俄羅斯在葉利欽的帶領下,經歷了親美路線走不通、經濟"休克"險崩盤等幾次失敗嘗試後,國家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再也經不起折騰。此時,精疲力竭的葉利欽已經沒心思重振旗鼓了,尋找合適的接班人成了他的最緊迫的願望。

雖然葉利欽非常急迫,但由於接班人的選擇事關重大,他必須慎之又慎,不能草率地隨意選一個拉倒。在經過多次的挑選之後,新任副總理的普京走進了葉利欽的視線中,葉利欽在似乎在他身上看到了俄羅斯的希望。由於當時正值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的節骨眼上,對於這個長期困擾俄羅斯的"車臣問題",很多領導人都束手無策,於是葉利欽決定把它交給普京,以此來考驗他的能力。

普京接手之後,一改葉利欽之前的"驅逐"策略,採用鐵腕政策,以徹底消滅其有生力量爲目的,對車臣叛軍實行猛烈地攻擊,結果不到三個月便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這一戰,樹立起了普京鐵腕果敢的英雄形象,也滿足了正在苦難中掙扎的俄羅斯民衆對於英雄的期盼,這也正是葉利欽一直想要見到的局面,他認爲普京有能力帶領俄羅斯走出困境。

當然,葉利欽出於其他方面的考慮,也認爲普京是做自己的接班人的最佳人選。例如,普京行事果敢、有主見、有個性、有責任感,最重要的是葉利欽認爲他是一個自己可以依靠的人。除此之外,葉利欽對普京的年齡也比較滿意,當時48歲的普京比葉利欽小20餘歲,這在葉利欽看來,普京不是前蘇聯時代的"政治販子",這樣的人繼任後俄羅斯才能穩定下來。於是,葉利欽決定提前宣佈退休,爲普京的正式繼任鋪路。

安享晚年

許多人都認爲葉利欽說辭職就辭職,是不留戀權位、淡泊名利的表現,實際則不然,這樣的做法恰恰是葉利欽爲使自己能安享晚年、保住家族利益所做出的最優解。退休前的葉利欽害怕俄羅斯因爲自己的領導而分崩離析,如果俄羅斯最後像蘇聯一樣落得一個解體的結局,那麼他就成了俄羅斯的罪人,下場怕是要比戈爾巴喬夫還要慘。不過好在他物色到了普京這樣一個有能力的人物,他相信在普京領導之下,俄羅斯一定會走下正軌,這樣一來,也算是對國家和人民有一個交代。

葉利欽讓位普京,於公,是爲國讓賢;於私,則是爲保晚年。前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自下臺以後便窮困落魄了,曾經的政治領袖到了需要靠接廣告來賺錢的地步。鑑於此,葉利欽上臺後爲自己的家族謀取了大量的財富,然而,當自己的政治事業陷入絕境時,葉利欽也不免爲自己之前以公謀私的行爲捏一把汗,若政敵以此爲由對自己實施清算,那葉利欽真的是要大難臨頭了。不過,事實上葉利欽退休之後生活得十分愜意,繼任者普京也沒有找他"秋後算賬",這是爲何呢?

這就是葉利欽會選擇普京的又一原因了。普京願意與葉利欽達成妥協,雖然普京清楚葉利欽在任時爲家族攫取了鉅額財富的事實,並且也清楚有不少俄羅斯民衆早就對此不滿,但是同樣出於公私兩方面的考慮,普京最終還是與葉利欽達成共識,保住葉利欽及其家族的既得利益。

於私,原因顯而易見,普京可以說是由葉利欽一手扶上總統之位的。前文提到葉利欽在換屆選舉之前突然辭職,其實就是在爲普京之後順利當選在鋪路了。因爲按當時的情況來看,下一任的總統候選人中,最有把握的當選的並不是政壇新秀普京。但是葉利欽提出自己辭職後到下次選舉之前,由普京暫時代理總統一職,這樣使得普京有更多的機會向國民展示自己的能力,也爲其能夠在之後的大選中脫穎而出奠定了基礎。因此,葉利欽爲普京正式當選總統起到了一定的保駕護航的作用,知恩圖報的普京自然也不願看到葉利欽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另外,於公而言,普京清算葉利欽得不償失。首先,葉利欽背後有西方國家的支持。葉利欽在任時的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對其非常重視。從蘇聯尚未解體時葉利欽訪美時受到隆重接待,到8.19事件中,西方國家對葉利欽的輿論支援,再到俄羅斯經濟困難葉利欽成功得到美國援助,這一樁樁一件件都顯示出了葉利欽與西方國家關係的非同一般,因此,如果貿然對葉利欽動手,難免西方國家介入,說不好會給俄羅斯國家造成新的困擾。而且,葉利欽的勢力已經滲透到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中了,並且與當時國家的寡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清算葉利欽,就會牽涉到一系列的問題,國家的經濟也會大受打擊,社會的穩定也將難以保證。因此,對於當時的普京而言,清算這樣一個對自己有恩且事關重大的人實在沒有必要,想必這也是葉利欽會選擇普京的一個原因。

如今的普京已經叱吒政壇20年了,在這20年中,俄羅斯的發展有目共睹,現在的俄羅斯正漸漸找回曾經蘇聯時代的自信與榮光。不得不說,葉利欽雖然在治國理政方面能力有限,但在識人用人方面還是有一套的,現今的日益強大的俄羅斯就是最具說服力的證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