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並取得考古團體領隊資格。博物院轉變觀念,擴大視野,將以前相對單一、狹窄的秦俑研究與發掘拓展到秦始皇帝陵陵區,圍繞秦始皇帝陵整體分佈範圍謀劃新的考古工作思路,從更爲宏觀的角度重新認識、思考、研究秦始皇帝陵。

爲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於2009年針對秦兵馬俑坑、秦陵陵園和秦陵陵園以外的陵區分別成立了考古隊,各自開展考古調查、勘探與發掘工作,均取得了不菲的收穫。其中,秦陵外城西側的考古勘探與發掘的收穫尤其引人注目,是秦始皇帝陵考古的又一重大收穫。

秦陵西側大墓分佈位置示意圖

從2011年開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陵考古二隊對秦陵外城西側北部的陵區展開詳細的考古調查與勘探工作。勘探和復探面積約50餘萬平方米。發現古代墓葬39座、灰坑32座、陶窯4座、古河牀4條。復探原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發現的大中型古墓葬6座,在其周圍新發現墓葬陪葬坑14座。

在這些墓葬中,有9座屬於大、中型墓葬,其中東側4座爲中字形,靠近秦始皇帝陵外城西城垣;西側5座爲甲字形,距秦陵陵園外城西城垣稍遠。這些墓葬基本上自東向西一字排開,整齊有序。

同時,在最西側三座甲字形墓葬四周發現一圈完整壕溝,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壕溝南北長約210米、東西寬約110米,呈“目”字形,修築整齊、規則,斷面爲平底槽形,寬2米,深2.7~5.5米。這是目前秦陵地區發現的獨一無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帶壕溝的墓葬遺存。

從位置上來看,這批墓葬東西一字排列,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是經過人爲有意規劃、佈置而成,應爲同一時期墓葬。最東側的一座中字形墓葬東距秦陵陵園外城西城垣僅100多米,說明墓主人與秦始皇的關係非常密切,疑是秦始皇帝陵園外城西側一組大型陪葬墓,初步判斷其時代應該在戰國晚—漢代早期。目前發掘的大型陪葬墓QLCM1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座中字形墓葬。

(一號墓)的發掘

爲了明確秦陵西側這批墓葬的內涵、性質與年代,摸清這批墓葬與秦始皇帝陵的關係,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於2013年對其中的QLCM1(下文簡稱一號墓)進行發掘。考古隊制定了詳細的發掘方案,嚴格執行《田野考古操作規程》,對墓葬本體、南側陪葬坑、南側部分壕溝進行了發掘(北墓道及其東側的兩個陪葬坑因土地問題而未能發掘),採用三維激光掃描、地理信息系統等新技術提取了相關信息資料。

墓室正射影像

一號墓位於秦始皇帝陵園外城西城垣西側約440米處,南距原臨馬公路約205米。地面呈南高北低狀,上種石榴與玉米。北墓道北端已經被破壞。墓葬平面呈“中”字形。其南北墓道兩側有三個小型陪葬坑,在墓葬南側、西側發現有不連續的壕溝遺存。

陪葬坑發掘現場

陪葬坑3個,1個位於南墓道西側,2個位於北墓道東側。編號分別爲M1P1、M1P2、M1P3。

M1P1位於南墓道西側1.5米處,長8.3米、寬5.5米、深4.2米,出土4匹馬殘骸及1副犬類動物遺骨、木車車輿及車轅遺蹟各一處,遺物有青銅車輿裝飾件、蓋弓帽及馬繮繩飾件;

M1P2、M1P3在北墓道東側,未發掘。M1P2距北墓道1.5米,長9米、寬6米、深5.2米。M1P3距北墓道17米,長26.5米、寬5米、深2米。坑底勘探發現粗壯的動物骨骼殘塊,可能爲車馬陪葬坑。

壕溝

在一號墓南側23.5米處發現4條壕溝,東西向分南北兩排平行分佈,東西長16~65米,南北寬1.7~3米,深1.8~3米;壕溝不規整,回填褐色花土。

在西側約80米處發現1條壕溝,中間斷爲5段,作南北向一字形排列,南端壓於碎石場下,南北長12~105米,東西寬2.5米,深1.8~3米,殘存總長220米。溝內均無包含物。

墓葬北側爲斷崖,深約2.5米,未發現遺存。

墓葬南側、西側這些壕溝爲人爲開挖,當是作爲墓葬界限的標誌。

墓葬的東側約40米處,發現一條東南至西北流向的古河牀,疑是利用自然河牀作爲界限。

總之,一號墓東側的自然河牀、西側與南側人爲開挖的壕溝,將墓葬包圍在內,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獨立的封閉墓區。

地層與封土

一號墓開口於耕土層之下,南墓道與墓室均打破了秦陵地區廣泛分佈的黑壚土層。整體地層情況爲:

第①層:耕土層,黃褐色,質地疏鬆,厚約20~40釐米,包含大量植物根系、少量現代瓦片、瓷片與銅板等。

第②層:墓室上花土層,暗褐色,質地較緻密,夾雜有或大或小的黃色土塊,包含有板瓦和筒瓦殘片、殘鐵器、石塊等。

第③層:墓道與墓室夯土層,黃褐色,分細夯和粗夯。上層爲細夯,質地緻密,夯層厚約10釐米,共11層,含有大量細小的沙石。下層爲粗夯,層厚約20~50釐米。

地層堆積

墓室中心部分塌陷嚴重。墓室填土在塌陷過程中,墓壁四周臺階處受影響較小,墓室內的夯土層在臺階邊緣處齊茬斷裂。墓室中心夯土層斷裂部分的塌陷深度較大,根據夯土層對應關係,夯層復原後高於墓室開口土層。可以確認該墓葬存在封土,且高度不低於4米。

墓葬內發現5個盜洞,其中3個進入墓室。

墓葬結構

平面呈“中”字形,坐南面北,由南、北墓道與墓室三部分組成。根據墓道坡度復原,全長約100米,總面積約1900平方米。

南墓道南北長31米、北墓道殘長34,寬度10~16.5米,底呈斜坡狀。墓道及墓室四壁留有對稱的3級生土臺階,寬度0.7~1米,檯面不很平整。壁面自上向下均有收分。

南墓道底與墓室二層臺(原墓室頂部)相通,下距墓室3.8米。北墓道幾乎直通墓底,進入墓室處有豎向封門木,當爲主墓道。北墓道一部分因爲土地問題而未能發掘。

墓室呈長方形,口大底下,上口南北長29米、東西寬28米。距地表總深15.6米。

墓室結構

墓室狀況

墓室底部南北長12.2米,東西寬9.5米,面積約116平方米,有二層臺,高3.8米。原墓室底部鋪木炭,上置墊木,墊木上鋪木板,板上置放棺槨,棚木層上再鋪木炭,之後夯築回填。墓室坍塌嚴重,墓室木炭層以下堆積厚度僅餘0.2~0.8米。

棺槨位於墓室正中偏南,四周環繞回廊,外側爲邊箱部位。邊箱部位沒有發現明確的界限和隔板。邊箱部位放置大量陶器、銅器、玉器及少量金銀器、鐵器等。中心棺槨還在進一步的清理當中。

器物分佈與組合

墓室東側邊箱放置大量陶器與青銅禮器。陶器破損嚴重,可見器形有繭形壺、缶、罐、盆等。總數在五十件左右(修復當中)。許多器物肩部刻有一到兩個字體較大的“楊”字。

青銅禮器初步來看,有鼎15、豆12、鈁8、壺4及匙、盤、甑、釜等,器壁較薄,大多數保存較差。

南側邊箱主要有銅壺2、鈁2、半兩數千枚、編鐘一組15、金帶鉤2、“樂府”銘文銅配件6、帶廓銅弩機4、銅戈2、鐵劍2件、玉劍璏、劍珌、鐵甲鏽片一堆。另有少量漆器殘跡。

南側邊箱中部有較多的小型明器,集中分佈,數量較多。整體打包提取後,現正在進行室內清理,目前可辨認的器物有:金駱駝、金舞袖俑、銅扁壺、玉鼎等,以及初步判斷爲銀質的銀駱駝、吹奏俑、百戲俑、馬俑、騎馬俑、獵犬、帶蓋盒等。

南側邊箱西南角有銅鑑、洗等,器形較大,保存狀況極差。

西側邊箱被盜,餘少量銅器及少量漆器殘跡。可辨器形有銅鑑、銅洗、銅燈及陶囷殘片等。

此外,西側迴廊北端分佈數量較多的玉器,有玉圭、玉壁、骨磬(?)。

銅器出土現場

金屬俑出土現場

銅半兩編鐘銅壺出土現場

陶器出土現場

玉器出土現場

現場繪圖

提取銅器

1 玉壁玉圭

2 金帶鉤

3 玉劍珌

4 銀駱駝

“樂府”等文字

收穫和認識

通過考古勘探與發掘,初步確定這批墓葬與秦始皇帝陵有密切關係,明確了一號墓的時代和性質,對這批墓葬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

填補秦代高等級貴族墓葬考古的空白

是秦始皇帝陵考古的又一重大收穫

根據墓葬所處位置、墓葬形制及出土物來看,可以推定一號墓時代在秦統一之後,屬於秦代墓葬。墓葬採用壕溝及自然河流合圍,形成相對獨立的墓園,墓主與秦始皇關係密切。這批墓葬是秦始皇帝陵園有規劃的一處高等級貴族陪葬墓區。

一號墓是目前發現秦代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墓葬,填補了秦代高等級貴族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秦始皇帝陵考古的又一重大收穫。

秦始皇陵陵西墓葬的考古勘探與發掘,有助於對秦代高等級貴族的喪葬制度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爲秦始皇帝陵乃至中國古代陵墓規劃和陵墓制度研究提供了新資料,爲中國古代陵墓制度在秦漢時期的發展演變提供了關鍵性依據,是中國古代國家制度從血緣政治轉向地緣政治、從封國走向帝國的考古資料證明。

衆多出土遺物

爲秦代政治、經濟、生活的研究提供了

珍貴的新資料

由於後期整理工作還在進行當中,大部分器物還沒有來得及修復,對其整體面貌尚缺乏深入全面的瞭解和認識。儘管如此,就現在已經出土的部分器物來看,已經彌足珍貴。墓中出土的許多器物爲秦代政治、經濟、生活的研究提供了新資料:

“樂府”銘文,爲秦陵地區發現的第二例,是研究秦代樂府機構及音樂樂器的第一手資料;鐵甲,爲秦代首次發現,爲研究秦代兵器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材料。

金、銀等金屬質地的樂舞俑、百戲俑、騎馬俑、馬、獵犬等器物形象多爲首次面世,開創了以小型樂舞百戲俑和動物造型等組合形式來隨葬的先例。爲我們展示出了一個豐富多彩、生活氣息濃厚的秦代社會風貌,是研究秦代高等級貴族日常生活和喪葬習俗的珍貴資料。

金、銀駱駝是目前國內所見最早的單體金、銀駱駝。爲研究漢代絲綢之路開通以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實物材料。

更好地確定秦陵西部範圍

爲秦陵保護規劃的制定提供準確的考古學依據

通過此次考古勘探與發掘,認定這批墓葬的性質以及它與秦陵的關係,從而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秦始皇帝陵範圍的西側界線,爲秦陵大遺址保護規劃的制定提供準確可靠的考古學依據,從而以點帶面,促進這批墓葬乃至秦始皇帝陵科學有效地得到保護。

來源:文博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