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長的封建歷史進程中,曾有幾次少數民族統一中原,比如北魏的鮮卑人,元朝的蒙古族,清代的滿族,這些遊牧民族的軍隊具有超凡的戰鬥力,成吉思汗的鐵馬曾經遍遊亞歐,滿族王朝的建立離不開強大的軍事力量,然而,滿清建立後,有一個人帶領部族成員與沙俄作戰,統一蒙古草原,最終走向大清帝國,是誰啊?他有什麼能力?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長的封建歷史進程中,曾有幾次少數民族統一中原,比如北魏的鮮卑人,元朝的蒙古族,清代的滿族,這些遊牧民族的軍隊具有超凡的戰鬥力,成吉思汗的鐵馬曾經遍遊亞歐,滿族王朝的建立離不開強大的軍事力量,然而,滿清建立後,有一個人帶領部族成員與沙俄作戰,統一蒙古草原,最終走向大清帝國,是誰啊?他有什麼能力?

這個人是加爾丹,相信很多讀過《康熙朝》的朋友對這個蒙古人印象很深,他是沙漠西部蒙古準噶爾部落的首領,他依靠自己強大的力量,統一了蒙古各部落,鬆散的部落聯盟體制逐漸轉變爲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準噶爾汗國建立併成爲漢王,在強大之後,加爾丹雄心勃勃,採取了對抗北方沙皇俄國的政策,同時,他又不甘心向清朝屈服,開始挑戰清朝,爲了平息叛亂,康熙皇帝三次出征,終於平息了加爾丹的叛亂。

加爾丹在巔峯時期有多強壯?他是怎麼做到的?卡爾丹生於1644年,是準噶爾部首巴圖爾·亨泰吉的第六個兒子,小時候,凱爾丹被送到西藏學習經典,在這期間,他受到達賴喇嘛的高度讚賞,翻譯了各種藏文經典,主持了重要的佛教儀式,然而,1670年,準噶爾部落爆發了內部衝突,他的兄弟森格亨泰吉被殺,在母親的建議和達賴喇嘛的允許下,26歲的戈爾丹從西藏回到部落,回到部落後,加爾丹用強大的手段打敗了政敵,成爲新的領袖。

在獲得統治地位後,加爾丹開始重組部落,並逐漸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當時,蒙古西部沙漠分爲四個部落:準噶爾部落、赫舒特部落、圖爾胡特部落和杜爾伯特部落,雖然每個部落都是一個聯盟,但他們都是各自行動的,而且制度非常鬆散,因此,成爲部落首領的加爾丹想開始自己偉大的統一事業,他率領軍隊四處擴張,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征服了其他三個部落,統一了整個沙漠西蒙古,之後,雄心勃勃的加爾丹想在成吉思汗時期實現蒙古帝國的輝煌。

他對自己在統一大漠西部的成就並不滿意,他開始向沙漠的南部和北部進軍,想把整個蒙古族部落一個一個地帶進境內,然而,當時,南方和北方的所有民族都在清朝的控制之下,而要想撼動清朝,也需要更強大的力量,爲了進一步擴大勢力範圍,加爾丹首先征服了南疆盆地的回族部落和西部的哈薩克部落,雖然在西進擴張中,遭受了挫折,然而,嘉丹並沒有選擇放棄,相反,他派遣特使警告哈薩克部落:“如果我不投降,我將每年派遣軍隊進攻,直到我的白髮和牙齒脫落”,這顯示了加爾丹的決心。

經過多年的擴張戰爭,加爾丹征服了大量土地,獲得了豐富的物資,此時,他所指揮的領土到達北部的阿姆河,沿着額爾齊斯河上游,到達阿爾泰山,西部巴爾喀什湖以南,哈薩克族遊牧地東至鄂布河,它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它還控制着重要的貿易路線,似乎它已經成爲西北的一個強國,就連清朝也害怕加爾丹的力量,當時的沙皇俄國在北方也是一個強大的帝國,爲了擴張領土,沙俄不斷對蒙古高原發動進攻。

對此,加爾丹沒有絲毫恐懼,而是出兵保護與俄羅斯接壤的邊境部落,並確保自己的安全,最後,擴張失敗後,沙皇俄國放棄了這一計劃,因此,可以說,加爾丹在鼎盛時期,用自己的力量抵抗了清朝和沙俄兩大帝國,這並不亞於成吉思汗,只是因爲此時加爾丹的對手比較強大,他纔沒能取得成吉思汗的榮耀,最後,在康熙皇帝的親自考察下,他被打敗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