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钟楚琳

盛夏时节,暑气蒸腾。第75集团军某旅野外驻训地域一场实战化综合演练激战正酣,一路战斗不断,该旅二营行军梯队率先在规定时间内到达预定作战地域。“占领阵地、装备展开.....”装备车辆刚刚停稳,一名女兵迅速从近两米高的车厢内一跃而下,取出垫木、调整水平、架设天线,在与战友默契配合下,快速完成战斗准备。

说话时习惯性面带微笑,走起路来脚下生风——钟楚琳,作为一名去年九月份刚入伍的女子导弹连列兵,她虽兵龄不长,但经过军营的历练,神形举止间早已显露出老兵般的干练利索,各项训练成绩更是数一数二。

“穿上这身军装,就要有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勇气和决心。”

新兵专业训练阶段,当班长把厚厚的一大本导弹专业理论书籍放在她面前时,除了书中插图外,其它都像是天书一般密密麻麻。当时,还有不少战友认为,入伍前曾是一名医学专业实习医生的她,对复杂拗口的理论背记具有独到方法和先天的记忆优势,所以对于这些理论书籍自然也就“手到擒拿”。然而,成绩优异背后的艰辛却只有她自己最清楚。翻阅着这本“秘籍”,钟楚琳和大家一样顿时呆若木鸡:“当时都有点想质疑自己的选择了,感觉真的好难,读不通,看不懂,还害怕自己学不会。”

三个月的军营磨练,此时的钟楚琳已具备合格军人那股“不服输,不怕苦”的特质和韧劲。短暂的自嘲过后,她下定决心要率先啃下这本导弹尖兵胜战必备的“宝典秘籍”。

“成功的路上难有一帆风顺,但越是道路坎坷和荆棘丛生,就越要勇往直前,乘风破浪。”

理论枯燥乏味,死记硬背难懂,她就结合实装操作,把摘抄在笔记本上的理论要点仔细对照实装操作;操作复杂多变,简单的按部就班训练难以从根本上学懂弄通,为解决部分操作内容知其而不知其所以然,她始终坚持把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记录,一边请教班长,一边训练结束后自己再次翻阅“秘籍”琢磨求证。

付出与收获不一定会成正比,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从“无解天书”到深钻精研,从简单操作到密切协同,从单科目打牢基础到全要素样样精通。六个月来,钟楚琳的皮肤从入伍前的白皙变成了现在的“古铜色”,纤细的手臂也渐渐长出了肌肉块。她十分自豪地说:“这才是能打仗、打胜仗军人的象征,皮肤色度的变化和隆起的二头肌见证着我不断进步的过程,这是我一段很值得骄傲的荣耀历史。”

“当兵就要当一名能卫祖国、能护人民的合格军人。”

当被问及训练艰苦是否想过退却时,钟楚琳的回答让人感到有些宏大而宽泛,但真正了解了她曾经选择从医的缘由后,心中那份敬佩霎时油然而生。

四年前,高考刚结束,父母就迫不及待帮忙参考选报志愿。

“我想去学医,我要做一名医生。”

“有那么多适合女孩子的职业,怎么想去学医呢?”

钟楚琳的一句“截胡”让父母有些惊讶,想到女儿以后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母亲有些反对,觉得女孩子做一些轻松体面的工作就好。而对于钟楚琳来说,这却是埋藏在她内心已久的梦想。

“可能是儿时看到电视剧中医生悬壶济世的本领带来的影响,也可能是某次偶然机会使我对穿上白大褂为大众寻病问诊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怀”。

现在的钟楚琳再次回忆起曾经的选择已略有模糊,但她清楚记得,经过和家人的促膝交谈,父母最终引以为傲的支持了自己的从医选择。

医者,救治于大众苍生;兵者,护卫于祖国太平。

学医路上转战军营,一面是自己喜爱且坚定选择的从医路,一面是热血青年手握钢枪,护国为家的军旅梦,钟楚琳用一身戎装作出她人生中第二次重大选择。

从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蜕变不只是长发及腰到干练短发,更重要的是那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一路走来,她从医者仁心到执箭卫国,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和初心。

“青春搭配迷彩,为人生添加一抹靓丽底色。”——为什么来当兵?这就是钟楚琳的回答。

作者 | 冯邓亚、周宇鹏

来源 | 南陆一号(ID:nlyh_8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