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改良田

藏糧於技富農民

地是農民寶,小康生活離不了。過去地處雁門關外的朔州有大面積的鹽鹼地,因爲耕種條件差而長期撂荒,近年來,朔州市大力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因地制宜對鹽鹼地和中低產田進行改良利用,昔日的撂荒地變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高產田、希望田。

盛夏時節,地處桑乾河畔的朔州市朔城區神頭鎮下西關村的千畝稻田綠意蔥籠,一派生機盎然,眼下正是水稻拔節孕穗的關鍵期,水稻種植大戶石雲保正和村民在地頭拔草管護,看着眼前這片綠油油的水稻田,很難想象三年前這裏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鹽鹼地。

朔州市朔城區神頭鎮下西關村村民 石雲保:

原先是荒蕪一片,雜草叢生,不下雨的時候這地方是鹼,下雨的時候水沒處淌,垃圾成堆,現在你看天上飛的,鳥兒非常多,通過種植水稻之後,生態環境改變不少。

改變來源於2018年朔州市開展的桑乾河清河行動,石雲保家所在的桑乾河沿岸大片的鹽鹼地被清理整治,垃圾沒有了,河水乾淨了,生態環境大爲改善。曾在東北老家有過種水稻經驗的老石看上了這片鹽鹼地,他決定引入當地的神頭泉水在上面種水稻。在雁門關外鹽鹼地上種水稻,老石心裏沒太大把握,村民們聽着也都稀罕。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石雲保平田、整地、選種、育種,第一年試種了50畝,不曾想平均畝產竟達到700斤,效果出奇的好,這一下就堅定了老石種水稻的信心,第二年他就流轉了400多畝土地,全部種上了水稻。

朔州市朔城區神頭鎮下西關村村民 石雲保:

這個米好啊,農藥不打,人工拔草,去年賣的米賣到十塊錢一市斤,北京(客戶)一次性就訂走了48000斤,咱們一定要把糧食搞上去,發展下去,讓老百姓都種,都得到效益,把它變成一個高標準的、高產量的、好品質的大米。

爲了幫助村民種水稻,今年初,當地政府特地把通往種植基地的道路進行了硬化,農業部門派出專家定期到地頭做科技指導,並從育苗栽培、培肥地力、生態環保、項目規劃等方面給予支持,現在神頭鎮的水稻種植面積已經擴大到了上千畝。

朔州市朔城區農業農村局 正高級農藝師 李華:

把這片鹽鹼地、河灘地變成了一個比較肥沃的水稻種植田,這一二年,我們把這個地方又列入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建設點,這也就是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的一個典型事例。

朔州市朔城區神頭鎮副鎮長 張俊臣:

讓農民擺脫傳統玉米種植,改變生產種植結構,收入肯定增長,收入增長了,在小康路上就越走越遠了。

山陰縣合盛堡鄉黃花梁坡區歷史上也是一個低產田區,這裏是典型的火山岩土質,十年九旱,過去農民主要種玉米,卻很難有個好收成。

山陰縣惠牧源農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 董事長 陳永和:

原來這個地方旱地,種不了玉米,種玉米長一米高,產量打是一二百斤,品質非常差。

致富不能等靠要,資源用好都是寶。2018年,省農科院的專家來到這裏,發現當地土壤中硒的含量竟高出國家標準20多倍,這是發展特色農業的天然優勢。在專家們的幫助指導下,種田大戶陳永和聯合附近3個縣的2000多戶農民成立了一個農業合作聯合社,改種上了上萬畝富硒小米。通過有機旱作、地下滲灌等栽培方式的應用,原本貧瘠的土地很快結出了金谷子。

山陰縣惠牧源農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 董事長 陳永和:

塞外火山土的富硒小米每斤已經賣到了30多塊錢,最多的一戶每年增加二三十萬塊錢,少的也增加二三萬塊錢。

山陰縣合盛堡鄉黨委書記 王特祥:

最主要我們的有機旱作農業還是得益於咱們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員,通過專家技術指導給咱們發現了土壤的優勢,給咱們發現了有機旱作的優勢,通過這樣我們才能帶動羣衆增收致富。

以黃花梁富硒小米爲示範,現在山陰縣的有機旱作農業已經擴大到了5萬多畝,山陰縣也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命名爲“中國富硒小米之鄉”。

【記者手記】

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千里沃土藏着豐收和希望,科技之光點亮糧食生產,點亮全面小康。朔州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大力實施特色農業提質增效工程。許許多多像石雲保、陳永和一樣的農民羣衆,靠着科技的助力和勤勞的付出,走上脫貧致富的小康之路。

來源:山西廣播電視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