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再出損招打壓TikTok:要求九十天內剝離在美資產,准許政府僱員進入公司檢查)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華盛頓對TikTok的無理打壓更進一步。當地時間14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字節跳動在90天內剝離任何使TikTok能夠在美國運營的有形和無形資產,並拿出已經用爛了的理由給字節跳動2017年收購美國視頻應用Musical.ly定性——存在“危害國家安全”風險。這份行政命令還明確提出,相關政府僱員可進入字節跳動和TikTok在美公司進行檢查。這是繼8月6日後,特朗普針對TikTok簽署的第二份行政命令。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16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美國再度向外界表明,它不是一個自由公平的市場。國際媒體將美國的霸道都看在眼裏。對於TikTok的艱難處境,瑞士《新蘇黎世報》感慨這是“必須在瘟疫和霍亂之間做選擇”,德國新聞電視臺16日則稱,本來無害的應用程序變得越來越具有政治意義。在中美關係“螺旋式下降”的趨勢中,一些外媒想要尋找能夠按下暫停鍵的契機。有美國學者認爲,當兩國很難談論其他議題時,貿易是可以推進的一個重要領域。

俄議員:美打壓競爭對手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在這份引用《國防生產法》的行政命令中,美國禁止字節跳動擁有Musical.ly在美國的任何利益,要求其銷燬從Musical.ly獲取的所有美國用戶數據。華盛頓同時要求字節跳動出售資產前向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報備收購方的信息,CFIUS要對其是否爲美國公民、與字節跳動是否有牽連等因素進行考量。

該行政命令聲稱,受CFIUS指派的美國政府僱員發出合理通知後可進入字節跳動和TikTok在美公司及所有設施進行檢查,內容包括信息系統、網絡、軟硬件、數據、書籍、分類賬本、信件、檔案等,並對相關負責人、僱員或代理展開詢問。

就在十多天前,特朗普曾以同樣的“危害國家安全”理由簽署行政命令稱,要在45天后禁止任何受美國司法管轄的企業或個人與字節跳動進行任何交易。路透社15日評論說,新的行政命令擴大施壓,將美國政府打壓中國應用的行爲“合法化”。

在新加坡《聯合早報》看來,美國的最新舉措意味着字節跳動有更多時間洽談出售TikTok的事宜,其他潛在買家也有可能浮出水面,進而引發一場競購戰。香港《南華早報》15日說,此前的45天期限無法解決問題,只能導致混亂。“一般的交易都需要五六個月。”美國一家律師事務所的管理合夥人格里納表示,而且企業在這項交易中必須考慮政府,確保他們感到滿意。“我認爲,特朗普顯然受到微軟等科技公司或紅杉等風投要求延期的壓力。”中國市場研究集團董事總經理雷小山說。

有分析認爲,兩個行政命令相互獨立,效力相互疊加,並不衝突,是在不同層面對TikTok和字節跳動進行打壓。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新行政命令進一步封堵此前行政令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並完全限制TikTok在美國的數據財產轉移到國外和變現的能力,是對字節跳動施加“最大的壓力”。

俄羅斯“今日政治”網站引述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議員克林採維奇的話形容,美國對其他國家競爭對手的打壓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封禁TikTok不是基於任何事實,而是根據某些假設。

宋國友說,美國這種行爲再次讓外界看到,它並不是一個自由公平的市場,政府權力可以在國家安全的名義下介入到市場運行中,損害其他國家和企業的利益。這同時也令美國公司後續進駐外國市場面臨與日俱增的壓力,因爲其他國家看到美國限制投資的例子。克林採維奇認爲,中俄等國應該團結起來回擊美國的“侵略政策”,並在聯合國進行廣泛討論,如果不這樣做,美國政府很難改變自己這種錯誤行爲。

美國考慮再施壓中企

除了直接打壓,特朗普還通過在TikTok的競爭對手、美國短視頻應用Triller上註冊賬號彰顯自己的態度。截至昨晚,特朗普在這一平臺上吸引了3900名粉絲。在發佈的3個宣傳視頻中,他自稱“科技領域的專業人士”“沒人能做得像我這樣”,並攻擊大選對手拜登。路透社評論說,在Triller上活動是特朗普政府“厭惡”TikTok的又一信號。

對於華盛頓接連對中國應用程序出重拳,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6日在首頁頭條位置刊登題爲“特朗普將全球互聯網置於破裂的風險中”的文章稱,TikTok和WeChat或許存在安全隱憂,但特朗普的“膝跳式反應”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技術政策專家劉易斯表示,“從TikTok獲取的消息對中國情報部門沒有什麼用”。至於封禁WeChat,有分析人士說,鑑於特朗普的行政命令語焉不詳,這可能對在中國使用該應用的美國人和企業造成“嚴重的連鎖影響”。CNN說,美國政府的做法可能會顛覆互聯網社區,擾亂兩國的科技投資和創新流動。

德國《焦點》週刊16日說,特朗普的禁令是中美全力量對比中高科技戰場的“小範圍激烈交火”,這場戰鬥不會有贏家:年輕人不會允許這個平臺被人奪走;若是TikTok在美業務被出售,北京可能也會有回應措施。這樣的遊戲毫無意義,全球應該制定共同的規則。

TikTok之前,華爲是美國無理打壓的重點對象,近年來成爲外界時時關注的焦點。據《華盛頓郵報》15日報道,將華爲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頒發臨時通用許可證,令軟件供應商可繼續提供更新和補丁,讓華爲手機或無線網絡設備的客戶能得到應用更新。然而,該許可證在13日晚到期,(上接第一版)這可能給美國農村地區的電信公司和華爲手機用戶帶來麻煩。

不過據美國防務新聞網15日報道,白宮給了國防部承包商喘息的機會,令他們從禁止使用華爲和其他中國公司產品承包美國政府機構工作的規定中得到豁免,期限是8月13日至9月30日。

誰還將遭受如華爲、TikTok一般的無妄之災?15日,《紐約時報》等多家外媒以“特朗普考慮封禁阿里巴巴”爲題大做文章,然而從當天記者會的現場視頻看,他這麼說經過了一番引導。美國彭博社記者問特朗普,除了TikTok和WeChat,“您還想禁止哪些中國科技公司在美運營?”回答這個問題時,特朗普用了一大段話講述美方如何以“不會共享情報”等威脅施壓其他國家放棄使用華爲。這名記者又追問,封禁其他中企“有沒有特定公司……比如阿里巴巴?”“嗯,我們正在考慮其他事項,沒錯。”特朗普說。從視頻裏看,無法確定他是否聽到記者提到了阿里巴巴。

外媒尋找兩國如今的“紐帶”

“特朗普的反華政策將如同其新冠病毒應對戰略一樣,註定失敗。”《南華早報》15日刊登專欄文章說,過去40多年來,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私營部門在創造就業和經濟增長方面發揮着引領作用,大多數中國人是真正快樂的。這一切都表明,中國的經濟和政治環境與蘇聯完全不同,美國不可能用同樣的冷戰策略嚴重損害中國。

文章說,北京正向更多外國投資和競爭者敞開大門,美國政府卻在以所謂的國家安全名義關閉邊境、設置關稅壁壘、阻止外國投資。白宮黑名單上的所有中國企業都是私營企業,它們是自由市場體系的支柱,受到歷屆華盛頓政府的鼓勵和歡迎。特朗普政府的大多數攻擊都沒有擊中目標,有些反而損害了美國自身的利益。

無論如何,中美關係掉入無底黑洞是國際社會不願看到的,一些外媒正試圖尋找雙方緩和分歧的契機。“兩國爭鬥始於貿易,它現在卻成爲可以推進的一個領域。”CNN15日刊文稱,今年以來,中美之間發生了很多摩擦,不過,1月份簽署的經貿協議截至目前基本上“完好無損”。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問題專家戴維·多勒說,中美有過這樣的經歷——即便在安全事務和人權問題上有分歧,雙方依舊保持經濟關係。

路透社形容,這份協議如今成爲連接兩國的“最強紐帶”。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樸之水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一份與中國成功的經貿協議能夠爲搖搖欲墜的美國經濟帶來助力,或許也可能讓特朗普政府的反華立場稍微回撤一些。美國傳統基金會國際經貿研究中心主任特里·米勒表示:“當兩國很難談論其他問題時,能繼續討論貿易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對話渠道,這將是中美在未來重建信任的一種方式。”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1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貿易確實是中美關係中一個極爲重要的維度。不過他提醒道,特朗普政府對該領域的問題採取了政治化的處理方式,若要放在兩國關係調整的大背景下,貿易必須是同時惠及中美兩國的雙贏議題。

李天奕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李勇 青木 辛斌 郭媛丹 柳玉鵬 責任編輯:李天奕_NN752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