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見字如面2》播放了最後一期,在姚晨朗讀劉若英44歲生日那天寫給自己的一封信結束了。信的標題是《願你老得優雅,老得理直氣壯》。在信中說到:“兒時的選擇只需要燃燒熱情,現在的任何選擇都是意志力的鍛鍊。”“希望你再老一點,就像你現在想抓緊青春一樣。那時我相信你會更幸福。"

老,對中國人來說,不,與全人類相比,是有點悲傷的事情,對於倡導膠原蛋白女孩的臉的國人來說,情況更厲害。變老真的是那麼可怕嗎?演藝界告訴你,是的。在中國的演藝界,要想成爲演員,就必須有一捏就會出水的臉。就算你做了媽媽也要儘快恢復少女般的身材。年紀稍大一點的,只能去掉女主角的光環,退居舞臺後,回到家庭,或給年輕演員當“媽媽”。

看過《演員的誕生》的人會體會到的。陶虹與彭昱暢合作的《末代皇后》吸引了很多的粉絲,陶虹很好地演繹了委婉的少女感。整個電影的分鏡設計是她親自完成的,熟練地表演,引起了人們的讚歎。

但是,舞臺外的陶虹最近幾年很少有作品出現。在一次採訪中,她談到了自己拒絕劇本的事情。因爲中國和亞洲也注重少女文化,年齡大的女演員很難得到比較好的角色。

坐在評委席上的宋丹丹也讓我想起對舞臺上的凌瀟肅說到:“演員這個職業特別殘忍,因爲你是被挑選着,沒有人來找你。你就無事可做。我當了37年演員,大約從34,35歲開始,就沒有人找我演戲了。”一句話就可以看出中年女演員的心有多酸。35歲到中年還很遠,最多是青年女演員,就這樣被淘汰了。

青年演員正是積累了更多的人生經驗,具有更成熟的氣質的時候,他們比以前更堅強,力量更強,但被一派演技清秀的年輕女演員取代,被勢利和多變的市場無情地拋棄了。看着演藝界裏面那些很好的女演員如張凱麗、潘虹、劉敏濤等多好的演員到了中年,只能扮演人見人討厭的婆婆。

年齡對女明星來說確實是事業的分水嶺。對普通大衆的中國女性來說,也是人生的分水嶺。在中國,如果結婚太晚,就會成爲“大齡剩女”,30、40多歲的女性結婚後自動淪爲守護廚房一角的機器,婚姻使他們的臉上失去光澤,她們不再重視社交,不再講究精緻的打扮,天天圍在鍋臺與菜市場之間。

沒有人再關注她們的個人感情和生活狀態。從此,她們的身份成爲了誰的妻子、誰的媽媽、她們家裏的頂樑柱,但她們很少再被視爲獨立的女性。但是她們也有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渴望被關注。不要因爲年齡的增大就放棄了自己對於生活的追求,這也是你最美麗的時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