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青海祁连山木里矿区的非法开采问题,一直备受媒体舆论关注。有关部门对此事高度重视,已经有不少涉事官员受到牵连。

8月13日,继多名当地官员先后被免职后,一名与此事有直接关系的官员应声落马——据青海纪检监察微信公号通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原委员、管委会原专职副主任兼原木里煤田管理局局长李永平,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简历显示:李永平,男,汉族,1967年10月出生,青海湟中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李永平长期在青海省煤炭、能源系统任职,曾担任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17年3月出任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副厅级)兼木里煤田管理局局长。

作为木里矿区所属的木里煤田管理局局长,李永平的工作,便是对当地的煤矿开采工作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因此,矿区的任何情况,按理说都不可能瞒过李永平的眼睛。在这种情况下,李永平的辖区出现如此恶劣的“掠夺式采挖”,不论其本人是否与涉事企业有所勾结,无疑都属于失职渎职。因此,他被有关部门调查,并不出人意料。

事实上,在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之前,李永平便已经被从主管岗位上免职。此前,有关部门经初步调查核实:认定时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现任海西州委常委、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梁彦国(正厅级),海西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兼木里煤田管理局局长李永平(副厅级),对兴青公司非法开采问题,在监管上失职失责,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经省委研究决定,免去梁彦国、李永平两人所任职务,接受组织调查。

除了梁彦国和李永平,其他可能涉及此事的官员,也难以逃过组织的法眼。青海省纪委监委研究决定,对负有监管责任的海西州委州政府、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和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地区、部门涉嫌失职失责的相关领导干部立案审查调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海西州有关监管部门和天峻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涉嫌失职失责的问题,海西州纪委监委也同步启动调查核实工作。其中,3名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已被海西州委免职,接受组织调查。

就在李永平被查的同一天,青海省生态环保部门针对木里矿区问题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会上,当地领导表示:“不保护好生态,青海在全国还有什么地位?不履行好责任,青海怎么向党和人民交待?不发掘好潜力,青海的未来有何出路?”这样的表态,一方面反映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是当地官员表达决心的方式。因此,当地还需以木里矿区非法采矿问题为镜鉴,切实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认识,清醒起来、警觉起来、行动起来,彻底解决相关问题。

上文所述的会议召开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及时召开了厅党组扩大会议和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警示教育电视电话会议,对下一步做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安排再部署。

会议上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责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严格对标对表,找准“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立足职责,紧盯工作,深入查摆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列出问题整改清单,全力抓好两轮督察问题整改、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场标志性战役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扬敢于亮剑、敢于担当、敢抓敢管的务实作风,向生态环保领域一切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作坚决斗争。

从青海省有关部门的反应上看,当地显然对此高度重视。生态环保无小事,如此严重的违规开采现象,危害的不仅是青海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我国生态保护工作的宏观大局。只有在每一起类似事件发生时,对涉案人员加以严惩,才能在更大范围里“立威”,震慑所有想在开采问题上动“歪心思”的人。我们也期待,有关部门能在这起事件中继续“深挖”,让每一个伤害祁连山的人都付出代价。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青海日报、中国新闻网等

编撰/杨鑫宇 编辑/黄帅

—————— ——————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