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張宗昌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軍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所以有了“三不知”將軍的綽號。在他的中,有一支沙俄白軍。那麼,作爲中國人的張宗昌,爲啥會有一支沙俄白軍呢?

民國時期,張宗昌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軍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所以有了“三不知”將軍的綽號。在他的中,有一支沙俄白軍。那麼,作爲中國人的張宗昌,爲啥會有一支沙俄白軍呢?

沙俄白軍是支什麼部隊呢?原來,在俄羅斯曼諾夫王朝末期,國內矛盾尖銳,沙皇制度已經開始搖搖欲墜,而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卻窮兵黷武,大肆對外擴張。比如說,在他執政期間,侵佔了中國很多土地,此外還將俄羅斯拖進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深淵。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者推翻了他的統治,後者最終結果了他的性命。當時,俄羅斯形成了兩大陣營,一個是蘇維埃主義的革命軍,以紅色作爲代表,也就是紅軍。一個是由支持沙皇的保皇黨、軍國主義者、自由民主分子和溫和社會主義者,與紅軍對抗。因爲沙皇常被冠以“白色沙皇”之稱,所以這支部隊被稱爲白軍。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白軍失敗,紅軍勝利。那麼,失敗後的白軍去哪了呢?

白軍失敗的原因很多,重要的一點就是白軍缺乏強有力的領導人,內部保皇黨人和自由民主分子、溫和社會主義者又產生了許多分歧,最後在交戰中敗給了列寧領導的紅軍,白軍將領許多被逮捕處決,有的逃亡國外,包括巴黎、柏林,還有一些白軍來到了中國!

來到中國的白軍選擇的是中國東北。爲啥呢?不僅僅是東北離俄羅斯比較近,還因爲俄羅斯曾經侵佔過中國東北,所以居住在東北的俄羅斯人很多,白軍逃到這裏,能夠找到很多老鄉。

他們從東北的哈爾濱來到了吉林省,很多人想找工作,但是這些人除了打仗外,其他的都不會。就在這個時候,一位東北軍閥正在招兵!

這個人就是張宗昌。張宗昌之所以能夠招白軍,與自己的經歷有關係。他曾經到中東鐵路當築路工,做過裝卸工,幹過扳道工,由於張宗昌身材高大,勇於乾重活,寬厚大度,重義輕利,所以在工人當中很有威信,也逐漸得到俄國人的青睞,學會說一口流利而又發音準確的俄語。後來,張宗昌前往西伯利亞淘金充任總工頭。

後來,張宗昌投靠了張作霖的東北軍!

投靠張作霖後,張宗昌就開始招兵買馬。他招兵買馬的手段非常高,來者不拒,什麼兵都收,先是收編土匪,後來看到不少來到東北的沙俄白軍,就動了心思。

張宗昌在俄羅斯工作過,學過一口流利的俄語,也有很多俄羅斯朋友。當這些白軍知道張宗昌招兵後,就紛紛投靠過來。就這樣,張宗昌的實力大增。

此後,張宗昌參與了民國軍閥的爭鬥中。1928年8月,張宗昌兵敗下野,一度亡命大連、日本。1932年,張宗昌由日本回國, 被山東省政府參議鄭繼成槍殺於津浦鐵路濟南車站。 【參考資料:《俄羅斯通史》、《民國志》】(作者:每日漢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