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寶馬汽車和騰訊公司聯合發佈了一條消息,大概意思是雙方將展開一系列的數字化合作,簡單來說就是大家聽說了很久的微信車載版和騰訊小場景將率先在寶馬的車型中展開應用。更直接點就是,只要你願意,很快你就可以在一輛寶馬車上完成衣食住行玩等生活安排。

其實不只是騰訊。更早一點,蘋果發佈ios14時候,一個重磅功能"carkey"也用了一輛改款G30 5系作爲演示,並且伴隨着其他延伸功能,未來也將率先在寶馬的車型上展開運用。

爲什麼科技公司、互聯網巨頭都選擇了寶馬這個印象中專注於玩操控的汽車作爲其產品和技術植入來嚐鮮?寶馬還有玩科技和智能的基因?

是的,他有。可能是因爲操控玩的過於出色,以至於大家忘了寶馬在汽車科技上的喫的那些螃蟹。我先來舉個例子,在汽車界,說到"燈廠"這個稱號,大家應該都知道說的是誰。其實,真正把日間行車燈概念運用到汽車上的是寶馬。我還記得,20年前,看着一輛E39 5系亮着黃色"天使眼"的從身邊開過時,我和朋友都停下了聊天目送它遠去。即使是近幾年,挺科幻的激光大燈也是由寶馬率先裝配在了G11 7繫上。還有當時那酷炫的手勢操作演示。這些都率先應用於一個"專注操控"的品牌。

當然,光看一個大燈並不能完全說明什麼問題。但是至少它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寶馬並不是一個只會玩方向盤的品牌。對於車機系統,寶馬的idrive也同樣出色。

同樣也是差不多20年前,寶馬在E38 7系末期車型上加入了idrive系統。當然,這套系統在當時來說並不好用,操作也相對複雜,口碑也一般。不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寶馬也並沒有放棄在車機智能上的研發。直到2008年,第2代idrive出現的時候,它已經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旋鈕+按鍵的操作邏輯給後來大多數車型提供了參考的樣本,沿用至今。毫不誇張的說,這相當於諾基亞手機到蘋果手機的進化。

如今,idrive系統已經發展到了第七代。從當初最簡單的旋鈕+按鍵開始,觸控、語音、手勢也已經加入到了操作當中。除了簡單的展示車輛信息、車輛控制之外,idrive系統通過每一次升級也逐漸實現了互聯駕駛,語音助理等在發佈當時都十分超前的功能。

以最新的G38 5系Li(以下簡稱寶馬5系)爲例,目前在售車型都已經更新到了idrive7.0的版本。我們也同時可以在寶馬5繫上看到全新的專業級虛擬駕駛艙,12.3英寸的液晶儀表盤效果十分出色。

升級到idrive7.0之後,現在的寶馬5系在智能科技上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新的UI菜單採用全新的扁平結構,帶來更高效的操作。新的快速訪問工具欄,可以找到最常用的功能。實在懶得操作的,一句"你好、寶馬",接下里你只需要發號施令即可。除了以上操作上的便捷該系統還支持OTA升級,很多新功能的升級,比如未來很可能繼續得到提升的自動駕駛輔助等級,這樣大家就可以不用再跑4s店了。

至於和手機的互聯,其實以現在的眼光來說這都應該是標準配置了。通過手機和寶馬5系連接後即可實現遠程售後、緊急呼叫等各種互聯網功能。正如文章開頭所說,互聯網功能在騰訊和蘋果的加入後,寶馬車主會率先享受到更多的精彩。

說了那麼多軟件上寶馬5系的科技,我覺得還有一點不能不提,那就是idrive系統的操作手感。無論是旋轉還是按下,寶馬這套系統都用恰到好處的力道詮釋了什麼是高級感。

對於汽車上的科技,小編不太記得其他車的叫啥,反倒是idrive的名字一直記在了心裏。我認爲科技公司和寶馬之間的合作,並不是誰選擇了誰,而是雙方在合作基礎十分契合的條件下自然的的結果。大家在關注方向盤的同時,也別忘了寶馬還有個小的idrive轉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