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艺节目这个大范围中,有不同类型的制作方式:户外综艺、室内综艺、挑战类综艺等等,比赛类综艺在综艺节目中占有不小的比重,近些年在综艺市场出现了不少比赛类综艺。

所谓比赛类综艺,就是选手围绕某一项技能进行比赛的节目,该类型节目能够激发观众的讨论热度,却也容易让节目的口碑出现下滑,因为涉及到评分以及选手的淘汰。

主持人大赛就是如此,从节目开播的高口碑到总决赛播出之后口碑的急转直下,观众之间除了对节目的称赞也掺杂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观众们为选手们的精彩发挥以及评审的点评而啧啧称奇,却也因为选手的淘汰与晋级质疑节目的公平性。

在主持人大赛文艺赛道的比拼中,实力选手李七月仅仅止步于总决赛首轮比赛,而刚刚毕业的张舒越却以银奖结束了自己的主持人大赛之行,甚至在比赛结束之后还有幸登上春晚舞台,如此对比让主持人大赛的口碑下滑更甚。

在每个观众心中,对于选手的实力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排名,当自己喜欢的选手或者实力出众的选手没有按照观众意愿晋级的时候,比赛就会引发质疑。

这是比赛类综艺不可避免的事情,毕竟无法满足所有观众的要求,而这种情况的出现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节目口碑的下滑。

无独有偶,主持人大赛在总决赛之后迎来口碑下滑,另外一档比赛竞技类综艺《歌手》在第二期播出之后就遭到观众的质疑。

《歌手》在第二期节目迎来淘汰赛,参演歌手毛不易连续两轮比赛垫底遗憾止步,离开《歌手》舞台。

毛不易的淘汰直接暴露出《歌手》比赛的一大短板,评审对于“飙高音”更加认可,而如毛不易这般走心的歌手难以赢得理想的成绩。

就舞台表现来看,毛不易在首期比赛演唱《借》,第二轮演唱《一荤一素》,都是自己创作的典型毛不易式作品,音准、感情表达方面毫无纰漏,但依然打动不了现场评审的心。

在喜欢毛不易观众的心中,毛不易被淘汰只能证明《歌手》评审的审美,从而出现对节目的质疑,导致《歌手》口碑在第二期就出现下滑。

其实就现场表现感来看,毛不易的歌曲冲击力确实不强,但真正能让观众在节目结束之后依然会选择观看的表演,也是毛不易的作品。

离开《歌手》舞台并不能证明毛不易能力不足,只能说他的表演形式不太适合《歌手》的舞台,当其他歌手炫技、飙高音的时候,走心派毛不易显得有些独木难支。

两场表演让更多观众认识了歌手毛不易,他的舞台表现感不强,没有出众的高音技巧,但他的歌声却能够轻松唱到每一位听众的心中。

离开《歌手》舞台的毛不易将迈进更大的舞台,对于一名创作歌手而言,毛不易的特长就是在创作歌曲方面,观众对他的喜爱也是因为毛不易能唱出内心所想,这是毛不易走红的原因,也是他未来立足娱乐圈的资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