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3日,紅一方面軍兵分三路突破烏江天險,直抵遵義。

此時還是遵義會議前,遵義城還是在敵軍手中。在渡過烏江次日,紅一軍團紅二師六團奉命立即前進,奪取遵義城。

紅二師師政委在4日當面命令六團團長朱水秋直取遵義,爲後面的大部隊開通道路。當時朱水秋和政委王集成邊行軍邊研究,決定朱水秋帶一營和偵察排做先頭部隊,二營和三營隨後,王集成帶團直屬部隊隨後。

渡江後六團找到一村子暫時駐紮,派出的偵察員報告前方有個團溪鎮,駐有一個營。朱水秋認爲,要想打遵義,必須打掉這個外圍。當即決定趁夜行軍,天亮前抵達。

5日凌晨,部隊抵達團溪鎮外,稍作休息後。天空忽然降雨,此時敵人還在睡覺,做夢也想不到紅軍進展迅速。結果剛一打響,敵軍營長就被擊斃,其餘敵軍全部投降。

6日,經過一日休整,朱水秋對俘虜訓話。俘虜見紅軍不象上級宣傳的那樣可怕,而且還給三塊銀洋的優待。俘虜心中瞬間放棄抵抗心理,一個連長主動要求帶路。

朱水秋害怕有詐,多番交流後,終於答應這個連長的要求。紅六團召集各營開會,覺得利用俘虜詐開遵義城是個不錯的主意。當時敵強我弱,行動必須乾淨迅速。

主動帶路的連長還被訓練如何回答遵義守軍的問話,防止露出破綻。一營和偵察排在一營營長曾保堂的帶領下換上敵軍服裝,扮作敵人。全團迅速向遵義進發,當時雨下不停,夜幕降臨後纔到城邊。

和朱水秋等人預想的一樣,帶路的連長遭到遵義守軍的問話,城頭的守軍百般刁難,就是不開城門。俘虜中有人按事先教好的,大罵遵義守軍。此時朱水秋等人在後面隱蔽,心中萬分緊張。

最終守軍開了城門,冒充俘虜的紅軍立馬進城解決城門上的敵人。與此同時,有20多司號員冒出吹響衝鋒號。一番喊打喊殺後,城內就是一片跪求饒命的聲音。

又過兩個小時後,紅軍終於控制全城,敵軍潰逃。

這場戰役,時朱水秋在上級指導下,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遵義守軍。然而就是這樣重要的一個人物,在建國後卻連將軍都不是,只是一個縣武裝部副部長。這又發生了什麼?

到陝北後,朱水秋成了紅軍警衛團團長、八路軍特務團首任團長。1937年成了五臺山軍分區副司令員。但在1938年,一個影響朱水秋的時刻到了。

當時朱水秋因爲戰傷折磨,痛苦不堪,只好到武漢協和醫院治療。之後就到當地黨組織所在地休養,朱水秋的老友、湘鄂贛特委負責人請求朱水秋到後方加強抗日力量,上級批准了這個請求。

朱水秋以湘鄂贛特委軍事部長,在平江長壽街的特委祕密機關工作。這個祕密機關後來被國民黨包圍,裏面的八路軍被殘忍殺害。然而朱水秋躲過這個劫難,因爲當時他正在外出差。

慘案過後,朱水秋被派到瀏陽工作。1940年到老家淳口,負責組建淳口特別區委,朱水秋任書記。

當時條件艱苦,上級縣委被搗毀,朱水秋不得不祕密活動。然而一個新黨員,不熟悉保密規則,無意間將組織祕密透露給敵人。淳口特別區委遭到不測,國民黨派出三路人馬捉拿淳口特別區委人員。

當時朱水秋正在地裏幹活,看見有人來意不善,知道危險即將來臨。連忙掩臉易容,稍後來人找他問朱水秋在哪。朱水秋胡亂指點一番,讓敵人去抓自己了。

朱水秋脫險後,以織布爲生。直到瀏陽解放前,才和組織有了聯繫。擔任了瀏陽縣武裝部副部長。1959年,因左胸近30年的老傷復發,又一次開刀取出子彈。不久後退休,住在瀏陽幹休所。

在1933年井岡山時,朱水秋獲得過三等紅星獎章。到1955年授銜時,不少和他在紅軍時期同級的人成上將,一營營長曾保堂也成少將。對此,他感概萬千,不過沒有怨恨。

1994年8月10日,朱水秋逝世,享年84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