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37℃,室内零下8℃,仅一墙之隔。三伏天对制冰工人来说,就是冰火两重天。

制冰、进库、储存、出库、碎冰、运输……

每年,从启东市吕四港制冰有限公司运出的冰块重达15000多吨,其中8、9、10三个月为旺季,出冰量为全年的80%,这是渔民经历漫长休渔期等待后的收获季节,也是制冰工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零下20℃成冰

持续高温天,陈金娣庆幸自己是一名制冰工人,工作环境“凉快”,不用在烈日下“煎熬”。制冰厂里,像她这样的女工很少,这是一份力气活儿,干起来辛苦。

早上5点30分,59岁的陈金娣麻利地套上雨靴、围上皮围裙赶到制冰间,里面的温度比外面低了十几度。

“埋”在冰池里的200只冰桶被逐排提起,在零下20℃的池子里,历经8~10小时的冷却,桶里的水全部结成了坚硬的冰。吊出的冰桶,放在常温水里冲洗几次,冰条就脱落了下来,一根50公斤,一排20根,一池冰全部起出有100吨。

冰桶倾倒,20根冰条呲溜一下同时滑出,陈金娣眼疾手快,借着巧劲儿用铁夹把一根根100斤重的冰条拨弄摆正,冰条乖乖地顺着坡度“穿洞”滑向储存间。

1994年吕四港制冰厂刚成立的时候,陈金娣前去报名应聘,没想到成了厂里的第一批工人,“我以前在船上修网,夏天的时候被太阳晒怕了”。一转眼,26年已过去。

穿越冰与火

52岁的朱锦华穿着羽绒服、裹上厚外套,戴起手套匆匆打开储冰间的门,一阵寒意袭来,浓浓的白雾将他笼罩,仿佛仙境,他一头扎了进去,其他两名工友也赶了过来。

“冰条准备进库了!”朱锦华走近冰条滑下的铁轨,稳而准地将它们一根根接下来,迅速调整方向,用力推向工友,三人默契协作,冰条很快被一层层、一排排码放整齐,脚底下已经叠了半米高的冰。

零下8℃,储冰间像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呼出的气凝成了白色的雾。因为穿了太多的衣服,朱锦华他们看起来有些笨拙,但夹冰的动作却灵活而娴熟。

早上6点,前来要冰的车在制冰厂前的场地上排起长长一溜,8点以后,车渐渐少了,中间得空,朱锦华从“冰天雪地”里走出,稍作休息。35℃的高温下,他穿着羽绒服和厚外套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任汗水流下,“懒得脱了,一会儿客户就要来,得马上进库”,他宁愿选择中午吃饭休息的时候再卸下厚重的装备。盛夏酷暑天,穿着大棉袄的制冰工人,这样的场景在制冰厂再常见不过了。

二十多年来,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倒是让朱锦华练就了一身强壮的体魄,“平时伤风感冒都很少”。

26年的陪伴

时值销售旺季,董事长崔继林给25名工人排了夜里的轮值表,因为客户要冰的时间不固定,所以工人们得住在宿舍里,随叫随到。除了进港的渔船,海鲜市场、小五金企业还有一些商贩都会前来买冰。前一天晚上,因为需求量多,他和工人一同忙到了深夜12点,这天一早5点,他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吕四港镇有近20家制冰厂,其中吕四港制冰有限公司是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26年前,政府鼓励发展助力本地渔业发展的配套产业,成立全市首家制冰厂,当时还在闸管所工作的崔继林因为掌握制冰技术,便揽下了这个重任。

26年过去了,崔继林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陪伴着制冰厂慢慢成长、壮大,库存量从最初的320吨增加到了现在2700吨,一池的制冰量也从30吨增加到了100吨。

“有一半工人都是当初制冰厂成立时的‘元老’,彼此间感情很深厚。”随着制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去年4月,厂里引进了一套全新的制冰设备。

传送带上不时跳跃起的碎冰,仿佛一个个欢快的音符,让崔继林和他的工人们心生愉悦。

来源:南通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