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绅的《悯农》,大家都很熟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虽然大家在小学的时候,就能背下这首古诗,但也仅仅是背诗,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田间的劳作,就很难体会到农民的种种辛苦。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节约粮食,在学校、单位食堂,在饭店,在家里,只要是不爱吃的,或者吃不了的,随手就倒进垃圾桶,眼都不眨一下,这种情形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每次看到别人把剩饭丢到垃圾桶里,就会很心痛,很惋惜。因为末学就出身农村,虽然现在城市,但依然是农民的身份。小时候也经常跟着父母去种地,对锄禾日当午的辛苦,是深有体会的。

可能有小朋友会问:“为什么锄禾偏要在日当午,等凉快的时候,比如早上或者下午太阳落山的时候,再去锄禾不行吗?”

还真的不行。对于农村的朋友来说,这只是一个常识问题,但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朋友来说,可能是真的不清楚。

首先说到底什么是“锄禾”?“禾”,一般就是指谷类庄稼的幼苗。但“锄禾”的意思,并不是把庄稼幼苗锄掉,而是把庄稼周围的杂草锄掉,因为这些杂草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锄禾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帮助幼苗松土、培土,好让幼苗更好地成长,所以在我们老家,锄禾也叫做“挖地”。

那为什么偏要在日当午的时候锄禾呢?

第一个原因,因为杂草的生命力非常地顽强。锄草必须斩草除根,如果贴着地皮把它砍掉,它的根还在,很快就会长出来了。即使连根拔除了,只要遇到露水、湿土,它就会马上复活,也就是说,只要这些锄下来的草挨着地皮,有点湿气,就能复活,生命力就这么顽强。

所以必须在太阳高照的时候,让阳光把锄下来的草晒死,这样才能永绝后患,并且是越热越好,越热晒死的就越快。如果你等着一早一晚凉快的时候锄禾,干活虽然舒服一点,但等于做无用功,草锄下来也没有用,照样复活。

第二个原因,早上凉快的时候去锄禾,地里的露水还很多,地面潮湿,一是不利于锄草,另外松土效果也不好,还容易把裤子和鞋弄湿;那为什么不等下午凉快的时候去呢?因为田地在晒了一上午后,土地都结成块了,很硬,干起活来就会很累。

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一般锄禾都是上午到中午这个阶段,在烈日的暴晒之下,即使不干活,也会出汗,何况锄禾还是卖力气的活。所以农民在锄禾的时候,经常是光着膀子,肩头上搭着毛巾,干一会儿就得擦擦身上的汗,因为汗在不停地出,汗珠掉在地上,真的是一粒汗珠摔八瓣呀。

锄禾,这还只是耕种庄稼的一个环节而已,要知道,农作物从一粒种子,变成我们餐桌的饭菜,要经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付出很多的辛苦劳动,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不要糟蹋一粒粮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