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雖然經歷了曲折,但還是在摸索中快速前進着。如今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距離實現中國夢也已經越來越近,但是我們面對的困難從來都沒有減少。我們目前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中,但總是有人在爲我們負重前行,那些巾幗與英雄們。

其中就有一位,名叫馬旭,是共和國首位女空降兵,這個頭銜聽起來就很颯。

2018年時,湖北武漢一個小銀行有個年邁的老人,告訴銀行工作人員自己要轉賬三百萬到黑龍江的縣城,工作人員當時很震驚,懷疑老人被騙了。但老人說明了自己的來意,說捐獻這筆錢只是想建設自己的家鄉。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一年之後,這位老人又來銀行匯了七百萬。

這位老人名字叫做馬旭,她出生的年代可以說是正值亂世,軍閥割據,各方的戰爭沒有休止。當國家整體沒有安寧的時候,受害最深的還是普通老百姓。那時候中國的階級劃分也不是很明顯,窮人和富人的喫穿用度也都是大差不差,因爲整體上都沒有錢,所以也不存在資金的壟斷一說。

父母愛子女這一件事確實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所以那時馬旭的父親和母親爲了一家人能夠活下去,只能非常努力的去工作,不讓他們一家像其他貧苦家庭一樣,一家沒幾口人還都被餓死。那時候物資匱乏,連喫的東西也都是幾乎沒有,很多大人孩子被餓死。

然而天不遂人願,無論主觀再怎麼努力有時候也必須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馬旭的父親仍舊無法同當時的大環境作鬥爭,不久後因爲飢餓加重了原有的疾病,過世了。馬旭的母親要獨自帶着兩個孩子,還非常想要他們都能夠活下去,這時候救星從天而降。

共產黨領導農民發動了土地改革,將地主的土地都瓜分給農民,人們終於不用再爲沒有糧食喫發愁。正是由於共產黨一直都是心裏想着老百姓,所以在後來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纔會有那麼多人擁護共產黨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可不是表面聽起來那麼簡單。

馬旭也是擁護共產黨的衆多民衆中的一員。在年齡足夠大時,馬旭選擇了參軍,經過選拔培訓之後成爲一名醫療兵。努力付出的人必然會有所收穫,馬旭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去哈爾濱醫科大學進修的機會,之後又到醫院實習、工作。

中國的空降兵部隊建立得比較晚,直到1961年才初具規模。新事物必然有很多發展機會,剛剛建立的空降兵部隊急需醫療人員,馬旭聽聞後積極向組織要提交了申請報告。

但馬旭並不滿足於此,在從事醫療工作的同時她還想跟隨軍人們去跳傘。領導們不同意,認爲她是胡鬧,馬旭就在閒暇時看着軍人們的動作,偷偷模仿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竟然達到了空降兵的標準。領導也無可奈何,於是馬旭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位女空降兵。

馬旭在實踐中不斷髮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於是發明了許多確保空降兵安全的用具,那1000萬元就是申請專利所得。老人持鉅款卻並不想着自己要怎麼享受,反而將所有錢捐給了家鄉,值得敬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