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二十一世紀世界各國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的影響,無疑,中國在這次變革中很好地把握了先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但是相比美國的經濟實力還是有一些差距,比如美國的經濟實力位居世界各國第一,約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6.5%。這樣的條件是美元成爲世界通用的貨幣的重要原因之一。依照中國的發展勢頭,如果有一天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爲全球通用貨幣,那麼對我們的影響有哪些?我們的收入會變得更多嗎?

衆所周知,自從2016年10月人民幣正式加入SDR(特別提款權)以來,人民幣在全球儲備中的份額也在迅速上升。

另一方面,隨着資產配置逐漸流向人民幣和歐元(1.1402, 0.0002, 0.02%),以美元爲主流的國際儲備貨幣所佔的儲備份額在逐年下降,而人民幣或成主流儲備貨幣。

儘管人民幣"入籃"短期內對百姓生活產生的直接影響有限,但隨着SDR帶動人民幣國際認可程度的提高以及推動人民幣可自由使用水平的增強,企業和百姓將在投資、消費方面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1、 百姓的錢更值錢

隨着各國央行將人民幣作爲儲備資產後,市場機構也會增加對人民幣資產配置。簡而言之,人民幣會因爲需求提升而更加值錢,也不怕"錢袋子"在自己手裏好好的就"縮水"的這種情況。

2、 出國旅遊更舒心

今後出國也就不再需要兌換美元、歐元,直接拿着自家的錢便可走遍天下。出國旅遊購物,都可直接用人民幣結算,不用再擔心匯率成本和風險。

3、 國外投資更方便

加入SDR將助推中國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百姓可以投資收益相對穩定安全的海外資產。當然,我們也可以直接拿着人民幣購買海外的房子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元仍是全球主要央行持有規模最大的儲備貨幣。人民幣在未來的三十五年內還不具備成爲世界貨幣的實力。成爲世界貨幣應當具備與之相匹配的經濟實力。美國經濟實力位居世界各國第一,佔據世界經濟總量的26.5%。歐盟經濟總量佔到世界的30%,使歐元成爲世界強勢的國際通用貨幣。

目前而言,短期內人民幣要想在超過美元成爲國際第一大儲備貨幣是不現實的,但超過日元、英鎊,成爲僅次於歐元地位的第三大儲備貨幣卻是指日可待的。

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另外,有38個國家和地區與中國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從長遠來看,隨着人民幣的崛起,美元"霸主"地位正在被撼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在加速。以上所述,大家認爲人民幣還有多長時間可以代替美元成爲世界通用貨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