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陸的絕大部分國家一直以來,給全球人民的印象都是一種處於貧困潦倒、百姓食不飽腹的狀態的。因爲非洲大陸從19世紀末期開始就長期處於被歐洲列強殖民統治的狀態下的,不僅整個國家被迫淪爲被西方列強殖民,而且國家的各種資源也被他們給掠奪了。

這種社會狀況一直持續到了二戰結束以後,非洲的發部分國家纔開始脫離了殖民統治的噩夢之下。但與此同時,隨着被殖民統治的年代結束以後,這些國家也由於種種原因使得整個國家對內動亂不止,對外不堪一擊。所以這也是爲什麼非洲大陸上的國家即使脫離了殖民統治的噩夢,但國家的整體經濟情況卻是不進反退的,而且也沒有一個好的發展環境。

但是如果要從好的方面來說的話,非洲大陸這一整片土地上,其實暗藏着很多豐富的自然資源。有些國家抓住了機會,把握住了機遇,因此收穫了大量利益從而發家致富拜託了貧困。整個國家的經濟水平和整體GDP總量也隨之水漲船高,國民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質的飛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家,不過除此之外,在非洲這麼多個暴富的國家裏面,其實還有一個相對來說較爲例外的國家存在。

這個國家就是赤道幾內亞,赤道幾內亞靠近赤道,位於非洲的中西部地區,瀕臨太平洋海域,國家總人口有131億人,國土面積卻只有小小的2.81平方公里,比我們國家的海南省還要小,不愧是被稱作“彈丸之國”的一個小國家。

因爲是一個十足的熱帶國家,所以國內大多種植的經濟作物自然就是咖啡和可可了,不像我們一樣可以種植水稻和小麥這些糧食作物。而且赤道幾內亞很明顯就是一個重農業輕工業的國家,經濟支柱也是依靠出口咖啡和可可,所以說赤道幾內亞也是全球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所以在脫離了被殖民統治的時期以後,赤道幾內亞的經濟水平依然不見增長。當然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赤道幾內亞的首都是位於整個國家的距離160公里的比奧科島上的,這也大大增加了國家的管理難度以及行政成本。但是1996年的時候,赤道幾內亞的領海里面卻被發現倉有着大量的石油資源,這個國家可以說是突然之間一夜暴富了也不過分。

光是1997年到2001年這4年的時間裏,赤道幾內亞的平均增長率就高達41.7%,2012年的時候國家的人均GDP總量更是達到了21712.4美元,甚至還是同時期的我國的3.5倍。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麼多石油資源所帶來的巨大收益都被當地大量官員所從中獲取了,底層百姓們根本沒有從中獲利過一分。這也就使得赤道幾內亞的貧富差距十分嚴重,並且窮人仍然佔據了國家的大部分人口。

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