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處暑要到了,爲何立秋後還這麼熱?立秋後要多久才涼快?看完懂了

一晃眼的功夫,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了,再過幾天就要進入到8月份下旬了,也就意味着孩子們的暑假已經接近尾聲了。而在8月份下旬,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又將要迎來另外一個重要的節氣——處暑。今年的處暑是在8月22日,處暑也就是“出暑”的意思,意味着酷暑天就要結束了。但是不少的網友們卻在抱怨,都快要處暑了,立秋已經過去有一段時間了,爲何現在的氣溫還這麼高啊?立秋後還要熱多久纔會涼快呢?答案來了,看完就懂了!

今年的天氣確實有點反常,在網上筆者也瞭解到了,有不少地方在入夏以後的天氣是比較涼爽的,要比往年都要涼快得多。不過在立秋節氣以後,反而要比之前更熱了,尤其是在近段時間,多個地區出現了三十七八度的高溫天氣,有局部地區還有近四十℃的高溫。這是爲什麼呢?

二十四節氣是農民很關注的,而立秋就是很重要的節氣之一,當太陽的赤經達到135°時就迎來了立秋節氣,其時間是在每年的8月7日或者8日,而今年是在8月7日立秋。民間的說法是立秋節氣到了,秋天也就到了。所以立秋是秋天的開始,進入立秋了就要開始涼爽了。

但是這個是過去的一種老說法而已,現在對於秋天的到來卻有更嚴格的標準了,一般當地連續五天的平均氣溫低於22攝氏度,這個時候才進入秋季。很顯然在立秋節氣以後,現在國內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都沒有低於30℃,所以立秋到了,並不是秋天到了。之所以現在和過去不一樣了,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全球變暖的影響。現在每年全球的氣溫都在不斷上升,夏季也就變得越來越熱了,並且持續的時間也更長了。

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立秋以後還有秋老虎天氣。在民間有着“秋後一伏,熱死老牛”的說法,也就是立秋節氣以後的氣溫依然很悶熱,尤其是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立秋節氣以後(八月下旬)的高溫天氣的數量比起立秋前(八月上旬)基本沒有變化。

這是因爲立秋節氣以後,我國大部分地區依然還是副熱帶高壓加上高壓內部下沉氣流所控制,在此期間的天氣晴朗,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導致增溫,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天氣依然是酷熱難擋,暑氣難消。這樣的天氣也被稱之爲“秋老虎”,其有些年份酷熱程度,要比立秋前厲害得多。像今年好些地方入夏以後天氣很涼爽,而立秋以後就秋老虎發威了。這也就是民間常說的“小暑大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

那立秋後多久才能涼快呢?

在民間雖然有着“立秋三日涼風至”的說法,即立秋以後三天涼風就來了,但國內大部分地區在立秋後還是以晴、陰相間的天氣爲主,降雨天氣不明顯,氣溫仍可達到36-38℃,日平均氣溫仍屬偏高狀態,天氣依然“悶熱”。而這種天氣要持續多久,就要看秋老虎厲不厲害了,一般秋老虎持續的時間是7-15天。有些地方來了就走,走了還會再來,持續時間最長可到兩個月。比如華南的秋老虎要比長江流域的來得遲,一般推遲2-4個節令。

根據往年的經驗來看,大部分地區的天氣要變得涼爽,至少要等到處暑節氣過完,到了白露節氣了,真正涼爽的秋天也就來了。而8月22日就要迎來處暑了,估計處暑節氣後再等半個月,就不怎麼熱了。這個就和民間所說的“立秋後還有24個秋老虎”的說法是很一致的,你認爲呢?歡迎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