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當押司時有一個小妾叫閻婆惜,這個小閻同學可是個不簡單的女人,伶牙俐齒,她發現了晁蓋寫給宋江的信,於是好像拿到快速發家致富的金鑰匙一樣。沒想到她拿到的不是金鑰匙,而是一張催命符。她在和宋江鬥智鬥勇時,可謂妙語如珠,其中她說過一句話,如果放在現在,堪稱家喻戶曉的職場名言。她說過什麼話呢?讓我們一起看吧。

宋江給晁蓋送信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被官府查出來了,派何濤去抓晁蓋等人,宋江打探出消息,提前告訴了晁蓋,晁蓋等人上了梁山,在林沖的幫助下,晁蓋當上了寨主,此時,晁蓋派劉唐給宋江送了一封親筆信和一百兩金子。宋江只收下書信和一條金子,其他的金子退回去了。閻婆惜意外發現了這封信和一條金子。

劉唐給宋江送書信和金子

閻婆惜想狠狠地敲詐宋江一筆,宋江低三下四地討要書信,閻婆惜提出三個要求,第一是還自己一個自由身,第二是宋江把此前送她的衣物首飾等全部永久性贈送,不再索要。第三件事簡直是獅子大張口,要那一百兩黃金。宋江答應了前兩條,說他沒全留金子,只留了一條。並承諾三天之內變賣家產換成一百兩金子給閻婆惜。

閻婆惜發現了晁蓋寫的信

此時閻婆惜說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你這黑三倒乖,把我一似小孩兒般捉弄。我便先還你招文袋、這封書,歇三日卻向你討金子,正是‘棺材出了,討輓歌郎錢’。我這裏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你快把來兩相交割。”這兒有句話叫“棺材出了,討輓歌郎錢”是什麼意思呢?古代死人後,在抬棺材前,有專門的人唱輓歌,這種人稱爲輓歌郎。當然他不能白唱,當場就要給錢。古代買別的東西,可以先欠着、記賬,等手頭有錢了再還也不晚,但是爲料理死人後事的錢,不能拖欠,必須當場拿錢。所以說,該現場要的錢必須現場要,如果現場不索要,人家把棺材擡出去了,後事處理完了,再去要,人家不給你也沒辦法。

閻婆惜怒罵宋江

這句話說白了,就相當於現在人們常說的口頭禪:有權不使,過期作廢。我們可以找類似的例子。如果一個人在崗位上,想調動某個資源辦個事非常順暢。但是當他退休後,再來調動某個資源,那就調不動了,其實不是說人家無情無義,是現實規則不允許了。知趣的人乾脆不提這種要求,提了辦不了,面子上更難看。

閻婆惜罵宋江這句話,對我們來說是啓發的。

這是落難時的閻婆惜

第一,宋江是按自己的做事風格來說這話的,相信宋江說到能做到。可是閻婆惜怎麼會相信宋江的話呢?兩人已經鬧翻,做出的承諾不可能有效。這就啓發我們在與人周旋某事時,要站在對方角度來考慮,按自己的想法來辦事往往得不到對方的信任。

閻婆惜當時不太願意給宋江做妾

第二,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時效性。權力是有時效性的,過期了再也不能用了,感情也是有時效性的,當時宋江和閻氏母女關係也是相當的好,閻氏母女感恩宋江的資助之恩,可這種感恩持續時間很短,這就提醒我們,如果幫了別人,需要別人辦某事時,儘快提出請求,不要等時間久了,時間一久,對方的感恩勁就沒了。

宋江燒掉書信

第三,要想延長權力的有效期,就要培養人脈。一個人要退休後依然有一定的權力,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一般來說,在任時,要培養自己的接班人,這樣一來,自己培養的接班人,怎麼也會給自己面子,在不是違規的情況下,幫個忙,應該不是難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