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秦國滅掉了六國實現了統一,但是小夥伴們知道嗎?秦朝滅掉六國以後,各個國家的君王都是何種下場呢?戰國末期的時候,秦的實力在當時是最強大的,相信小夥伴們也都知道,這一點毋庸置疑,秦滅六國之戰可以說是戰國末期最後一場諸侯之爭,雖然戰爭的時間非常長,而且戰況也極其慘烈,但是這算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場封建統一戰爭,所以它的歷史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時間回到戰國末年,當時的秦朝在戰國各個諸侯之間的實力最強大,在嬴政的帶領之下,秦軍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掃平了諸侯國,雖然這個功勞是秦王嬴政的,但是大家應該都知道,強國不可能是一個人打造的,秦也是如此,當時秦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實力,是嬴政之前的各個秦朝皇帝不懈的努力得來的,所以這個功勞絕對不止是嬴政一個人,只是它順應了歷史的發展,推動秦朝往前邁了一大步而已。秦統一的歷史意義非常重大,仔細想想吧,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割據紛爭,連年混戰的局面,讓百姓感到了生活的絕望,秦朝的統一徹底地結束了長達500多年的紛爭,同時建立了國內歷史上第一個君主統治國家,這種歷史功績無人能及。就算時間到了現在,秦始皇這個名字在世界上也是如臨貫耳的存在。

秦朝的統一讓中國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這一頁已經翻了幾百年了,終於翻過去了。從此以後,中國的封建君王統治歷史進入了發展的正軌。雖然秦朝統一了六國,但是很多網友都會有一個很大的疑問,被滅掉國家的六國諸侯都去哪裏了呢?他們的下場到底是如何呢?小夥伴們不要着急,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一起看一下,那些亡國的諸侯國國君都去哪裏了。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當時實力最弱的韓國,當時的韓王是安,其實他心裏非常的清楚,面對強大的秦軍,他們根本就不是對手。安發現秦軍開始入侵韓國,於是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將南陽獻出用來求和,雖然這種求和的政策讓韓國苟延殘喘了幾年的時間,但是大家心裏都清楚,這種委曲求全根本就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於是過了幾年之後,韓國又派出十萬大軍徹底的攻打韓國,秦軍驍勇善戰,一路上幾乎碰不到任何的阻礙,韓王安被俘虜後囚禁在當時的陳縣。但是很明顯,韓王安根本就不會屈服於現狀,四年之後韓國的大將率軍發生叛亂,想要滅掉秦國,恢復韓國的統治,面對強大的秦國這種小規模的叛亂根本就不可能獲勝,秦王一怒之下將叛亂平息,並且殺死了韓王安。可以說韓王安的死亡,代表着春秋戰國時期大規模的諸侯國滅亡事件拉開了正式的序幕。

韓國滅亡以後,第二個國家就是趙國,當時秦軍大規模進軍趙國,對於趙國來說絕對是內憂外患,因爲當時的趙國正在鬧饑荒,這也給了秦一個絕好的機會,可謂是天助其滅趙。雖然趙國派出大將進行迎戰,但是在秦國的大將王翦的率領之下,通過反間計以及各種手段,讓秦國內部首先分崩離析軍心渙散,秦軍利用趙國內部混亂的機會俘虜了趙王遷。他們將趙王流放到了一處荒山之地,由於荒山野嶺根本就沒有任何食物,於是趙王就被活活的餓死了,想來真的是非常悲慘的一件事情。接下來的一個國家是魏國,說到魏國大家應該非常清楚。

魏國當年和秦國絕對是老冤家。當年的魏國被秦國收拾得服服帖帖,當秦國的大軍包圍了魏國的都城梁以後,魏國的君王誓死不投降,他們帶領大軍和秦軍展開了激烈的抗戰,當時的秦國太急於求成,他們將黃河的水引到魏國的都城大梁,黃河水將魏國的都城全部淹沒,看到這種情況以後,爲了讓百姓不再受苦,魏王無奈之下只能投降。至於魏王是否已經被殺,相關的任何歷史資料都沒有記載,很多網友也都猜測,魏王大概率是被秦軍所害,時間至此,三晉國家全部被秦軍所滅。後續秦軍又相繼滅亡了其他國家,詳細的分析,我們會在下期和大家慢慢道來,小夥伴們,看了上面的詳解以後,不知道心中會作何感想呢?其實秦朝之所以能夠掃滅六國,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商鞅的變法,一個國家的強盛也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大家覺得對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