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小夥伴們一起來看一下歷史上最著名的戰爭官渡之戰,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官渡之戰是非常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這場戰爭直接成就了曹操的一世偉業,對曹魏的政權來說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一場戰役。通過這場戰爭以後,曹操才能夠有足夠的實力來統一北方,公元199年的時候,袁紹開始集結精兵強將總共十餘萬人,一聲令下開始帶領大軍南下,袁紹當時的目標是許都,不過當時曹操的兵力是非常弱的。

當時曹軍只有兩萬人迎戰袁紹的十萬大軍,這種軍事力量的差異懸殊,在當時看來幾乎是沒有任何的勝算可言。但是爲了抵禦袁紹的進攻,曹操也沒有辦法,只能硬着頭皮往前衝,不過曹操是一個詭計多端的人,他並沒有正面的和袁紹的軍隊進行衝突,而是派人拉攏旁邊的涼州,要知道涼州是曹操旁邊的一個不穩定區域,當時曹操將主要的兵力來抵抗袁紹的進攻,他自然要擔心旁邊區域的潛在威脅。

畢竟多線作戰肯定會將曹魏政權拖垮,無論一個政權多麼有實力,想要同時對多個目標進行打擊,這種軍事損耗也是非常驚人的。將周邊的不穩定因素權都搞定之後,曹操突然使用幾百騎兵對袁紹的大軍進行了攻擊,這場突如其來的閃電戰,讓袁紹幾千名士兵徹底的被擊敗,通過這次突襲之後,袁紹手下的兩個大將閻良和文丑也因此而喪生,如此巨大的損失對袁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曹操又乘勝追擊。

她不僅採用正面衝擊的方式,同時也用了聲東擊西的辦法,直接派騎兵和大部隊攻擊了袁紹的重要防守據點烏巢。曹操的大軍偷襲了烏巢以後,把袁紹大軍的所有糧草悉數燒光,沒有了後勤的支撐,袁紹的軍隊如同沒有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撞。糧草對一場戰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沒有後勤的糧草保障,無論多麼勇猛的士兵和部隊都無法支撐。烏巢之戰之後,曹操的精銳部隊坑殺了袁紹部隊將近九萬人,而曹操付出的代價卻非常小,這種以少勝多的戰役在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

縱觀整場官渡之戰,袁紹一共損失軍力差不多接近十萬人,曹操由於善於使用計謀和決策,整個部隊的損失纔不到一萬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曹操絕對是用兵如神,作爲一代著名的軍事家,他真不是徒有虛名,尤其是在這場戰爭中所使用的軍事策略,被後代的很多武將所效仿。現在來看,當時的袁紹真的是野心太大,她本來能夠在北方高枕無憂的做他的土皇帝,但是他卻不滿足於目前的狀態,於是率領大軍南下,想要將曹操一舉滅亡,最終他的實力和野心無法相匹配,導致了官渡之戰的巨大失利。

時間到了現在,官渡之戰仍然是很多歷史學家研究的熱門戰役之一,畢竟這場戰役在古代的歷史上真的是非常著名,尤其是在以少勝多的戰役當中,官渡之戰更是雄踞前幾名。根據當時的歷史資料記載,當時的三國之中最有實力統治天下的無疑就是袁紹,當時袁紹佔據着天下一大半的江山和軍馬,曹操的實力根本就無法與其相比。這也是爲什麼袁紹能夠集結十萬大兵進攻曹軍,如果換成了是任何一個人,相信他們也會做出同樣的決定,畢竟雙方的軍事實力相差非常的懸殊,誰又能想到這場戰爭能夠成全曹操呢?

官渡之戰之後,雖然袁紹仍然有一定的實力,但是他卻沒能再次東山再起,很多小夥伴覺得他的格局太小,心胸非常的狹窄,根本就無法容納整個江山。其實歷史上的袁紹也確實是一個這樣的人,格局小的人是無法統治江山的,也許袁紹就是喫了這種虧。官渡之戰讓袁紹損失了大量的軍馬,而且不少人才也都因爲這場戰爭而戰死,很多謀士和武將也都被曹操俘虜,最終投降了曹操。除此之外,官渡之戰失利之後,袁紹內部開始出現了大規模的矛盾和衝突,這讓他想要東山再起的夢想徹底破滅,誰能想到本來是一場勝券在握的戰爭卻讓袁紹毀於一旦,真的是太可惜了,也有小夥伴覺得歷史太偏袒曹操,不知道小夥伴們覺得如何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