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週報·新湖南訊 邱天)最近,湘中明珠漣源“火” 了。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人民網、人民公安報、湖南日報、湖南衛視等各大主流媒體爭相報道、推薦這座城市,文學大師錢鍾書筆下的圍城成了媒體的焦點。

7月5日,漣源屋場會羣衆工作法入選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漣源屋場會先行在千年古鎮楊市鎮試點,成功後在全市迅速推廣開來。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漣源屋場會深入基層打開百姓話匣,一張桌子、幾條板凳嗑家常,處處彰顯爲民情懷,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不變的初心使命。各級領導幹部帶着黨中央的囑託,深入田間地頭,到我們的貧困戶家中,真心實意解決羣衆煩心事。

屋場會是羣衆說事的地方,老百姓都樂於參加;屋場會加深幹羣關係,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多開屋場會,與百姓嗑家常,把屋場會工作法運用到各個領域。漣源屋場會這種親民爲民的羣衆工作法得到各大媒體的點贊,漣源屋場會成功的經驗值得大力推廣。

7月30日8時29分許,一輛由漣源市六畝塘鎮同興村開往漣源的中巴車行駛至附近漣水河河壩時,因水流湍急導致中巴車後車輪懸空,有人員被困。

生死時刻,剛值完夜班的漣源駐村輔警張宗南開起自家的挖掘機及時趕到,挖掘機的吊臂穩穩地擋住中巴車,車上14人全部獲救。網友稱讚張宗南開挖掘機開出了“大黃蜂”的感覺。面對媒體的採訪,張宗南說,自己不知道什麼是“大黃蜂”,只希望自己能像阿甘一樣通過不懈努力去實現夢想。

張宗南是救人英雄,開挖掘機救人的義舉是漣源精神的體現,他是漣源114萬人民的代表。關鍵時刻漣源人都會毫不猶豫衝上去,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漣源人 “重義崇商,敢做善成”;漣源人,霸得蠻、喫得苦,是湘軍的發源地;漣源風景這邊獨好,境內有國家級旅遊景區湄江風景區、龍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等讓您來了就不想走的大美山水。

7月25日晚,漣源楊市鎮泉河村開了一場有關於修路的屋場會,會上鄉親們達成了一致意見,要把致富路修好。爲了早日修好路,新任村支書童輝華更是創新了工作方法,近日把屋場會開到了廣東東莞市,並且成功在東莞籌到了修路資金。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我對家鄉很有感情,市裏的好政策,讓我們雙贏。”楓坪鎮扶貧產業園投資方謝禮是漣源市從長沙引回鄉的企業家。漣商回漣,企業家節省了成本,帶動產業扶貧,爲當地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羣衆在家門口就能夠上班還能夠照顧家人,實現了真正的雙贏。

漣源人傑地靈,政通人和。有堅強有力的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有屋場會這種親民的工作方法,有人民羣衆的擁護,有在外從政、經商的漣源人對家鄉的支持,漣源這座積澱着深厚人文底蘊的沃土必將掀起新的創業熱潮,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今日之漣源,漣水熠熠生輝,已然成爲一顆蓄勢待發、行穩致遠的湘中明珠,漣源“火“了,漣源將從“網紅城市”成長爲“長紅城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