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經濟迅猛的發展,我國房價日益攀高雖然最近幾年穩定下來,但仍然是我們這些屌絲們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富帥”。小編作爲漲價前最後一個批次的購房者(其實是家裏給出了一大部分錢),這幾年也是深陷還貸的痛苦之中(痛並快樂着,看着房價節節高漲,小編慶幸父母的決定)。最近LPR選擇浮動還是固定也接近尾聲,讓小編深陷苦惱。網上參考了衆多的想法,今天也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最近各大自媒體和銀行職員一邊倒的在推薦浮動利率且口徑出奇的一致,讓小編眼睛也是大跌。這些媒體一致推測並強調利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我覺得這個宣傳迷惑也太明顯了。誇張一點的甚至說一年能省好幾萬,我靠中國人民的生活水準這麼高了麼?這口號是不是過分了。

出現如此荒唐大面積覆蓋類型的缺乏真實理論依據的廣告式宣傳,是不是個坑呢?我們不如反推一下,是誰在發動這些自媒體和銀行職員去推到這個消息。這個幕後的莊家是誰,他的目的是什麼?難道真的是無私奉獻?投入大量資源沒有回報的事情你會不會做?我相信不會,那麼這個莊家靠什麼回報,它的利益又從誰身上得到呢?

貸款利率最高出現在1995年左右爲15%(短期跟房貸無關暫時不看),而2020年爲4.75%。雖然近30年我國利率有漲有跌但是整體呈現下行趨勢,從最近幾年經濟發展形勢來看短期內變化不大,也就是說現在的利率已經達到至今爲止的最低點。無論是什麼都有一個週期,無論是大週期還是小週期,我們已經處於這個週期一段時間了,未來會不會接着降,誰能肯定呢?但自媒體或者網絡推手們傳遞給大家的信息給非經濟學專業人士的一個錯覺,讓我們覺得現在利率纔開始下降,並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然而這個下降週期已經將近30年了。

以前是央行來主導這個事情,LPR出現之後嚴格來講央行的貨幣政策還是會影響到LPR,但是由商業銀行共同說的算。央行再怎麼說屬於政府機構,不以盈利爲目的。而這些銀行是屬於企業(國企),它們是以盈利爲主要目的,你覺得它們會讓利給老百姓麼嗎?從簡單的利害關係來說我相信大家應該能明白了這些幕後推手的目的。很多人說就算再漲喫相也不可能太難看,其實你沒有考慮到我國房奴的基數問題。如果你綁定了LPR,利率隨便調高一點能給商業銀行帶來多大的利潤,你可曾想過?

其實我國很多政策都是借鑑發達國家玩剩下的,美國次貸危機以前,LPR從2004年到2006年之間從1%上調到5.25%,整整5倍多,這也是當時許多人斷供的直接原因之一。小編也相信在開始幾年銀行或許會給我們一點甜頭,但是10年、20年,難道這些銀行變成慈善機構了?

本文僅是小編對LPR的一些個人見解,並無詆譭國家政策之意。本文有些詞語可能過激或者不當,僅僅是因爲個人文學水平有限。其實就算綁浮動利率,未來上漲也不會太大,畢竟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絕對會在個人承受範圍之內,收入比較穩定的還款壓力不大的朋友選擇固定利率不必承受所謂的精神壓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