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隨着醫療衛生行業的快速發展

公衆的健康意識也相應發生改變

人們更加註重疾病預防、心理健康

越來越多的健康養生節目、義診活動

受到人們的歡迎

家住長壽路街道的王阿姨感慨:我上週剛在片區聽了預防脂肪肝的講座,這周,聽說又要開關於胃腸鏡檢查的科普講座,我打算再去聽聽。尤其是片區建成後,家門口的健康講座更多了,真好!

在普陀

這些貼近居民的社區義診

和健康講座活動有很多

這都源於區衛生健康系統

在2017年啓動的“同心醫+義”志願服務

整合區域資源,成立志願服務總隊、培養健康講師團隊

成立“同心醫+義”志願服務總隊是區域醫務志願服務資源整合的一次特別嘗試。因爲系統內各單位的志願分隊在項目開展上長期處於單打獨鬥的局面,成立總隊後,通過進一步整合資源,健全志願服務機制建設,能更好深入開展醫療衛生行業特色志願服務活動。目前,區衛生健康系統擁有75支志願者分隊,登記註冊的義務志願者4057名,每年吸納近2000名社會志願者參與,並定期開展各類專業培訓,提升志願服務水平。

健康中國戰略提出,醫療服務要以疾病治療爲主轉爲以疾病預防爲主。因此,健康科普、健康宣教成爲了醫療衛生行業的又一重任。爲了把專業枯燥的科普知識講得有趣又入腦,衛生健康系統培養了一支健康講師團隊,吸納了一批專業知識過硬、口頭表達能力好的醫務科普人才,集中力量爲居民打造30個醫務科普精品課程菜單,內容涵括了“常見病”“中醫養生”“健康生活”“婦兒調養”“心理健康”“特色科普”等6個方面,供各街道鎮、樓宇園區等進行選擇預約,有針對性地配送科普服務,向市民倡導科學就醫理念,破除健康謠言。去年,這支健康講師團隊伍製作了“直說健康”科普微視頻,上線“健康普陀醫立方”後,播放量和轉載量挺高的,粉絲都在後臺留言希望推出更多這樣的好科普。今後,健康講師團會繼續探索科普新模式,製作更多符合大衆口味的科普內容。

名家義診社區行”把優質醫療資源送到家門口、園區內

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義診起着舉足輕重作用,除了爲年邁不便出遠門的老人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外,舉辦義診還能起到提高居民衛生保健意識的作用,尤其是在流行病來臨前,舉行義診活動,還能達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因此,衛生健康系統結合“3·5”學雷鋒活動、“12·5”國際志願者日、“國際護士節”“中國醫師節”等時間節點,每季度依託簽約普陀的全國名老中醫、區域內市級三甲醫院、以及區屬各衛生健康單位的專家,集中開展一次“名家義診社區行”綜合性義診服務活動。自2017年12月5日,“名家義診社區行”活動在曹楊新村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開啓第一站以來,三年時間,社區行活動走遍了全區9個街道鎮,深受區域老年羣體的歡迎。

名家義診進片區、進園區

近年來,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越來越多的年輕白領存在頸椎痠痛、胃不好等小毛病,爲解決白領“最後一公里”健康問題,全面推進健康普陀建設,“同心醫+義”也逐漸融入工業園區、片區、商圈等不同領域,並在去年啓動了“園區行”活動。

和義診社區行不同,園區的義診更着重健康膳食、中醫養身治未病等,爲白領提供個性化醫療服務。白領們工作都很忙碌、生活節奏都挺快,一般小毛病都是忍着不上醫院。名家義診園區(片區)行直接把義診送到他們身邊,白領們利用中午喫飯的間隙就能抽空過來諮詢,不用跑醫院就能解決或預防一些健康問題。去年12月6日在長征天地軟件園附近的同心家園·怒江片區舉辦的名家義診活動中,“同心醫+義”專門把白領們大多會遇到的脫髮煩惱、心理健康、優生優育、中醫養生等科普和諮詢活動送到現場,深受白領們的喜愛。

“向陽小屋”“綠絲帶在行動”

一批優秀志願服務品牌湧現

除了“名家義診社區行”活動,三年多來,伴隨着“同心醫+義”項目的深入開展,區衛生健康系統重點挖掘培育各單位的志願服務項目,打造各具特色的志願服務文化和志願服務品牌。於是,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向陽小屋”安寧療護志願服務、精神衛生中心的“綠絲帶在行動”心理健康志願服務、區眼病牙病防治所的“藍天‘智’愛”項目……這些優秀的的志願項目如雨後春筍般爭先恐後地出現,進一步提升了志願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小學生在棠浦陸中醫街區體驗中醫文化

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向陽小屋”爲百歲老人慶生

推進“同心醫+義“項目讓市民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實實在在地感受普陀就醫服務、就醫環境等方方面面的改善提升是項目啓動的初衷。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線下大型義診活動不便開展,但“同心醫+義”早在2月份就發動普陀區精神衛生中心醫生開通心理援助熱線,並利用微信平臺開展線上諮詢活動,及時疏導市民、集中觀察點客人、中高考學生等各類人羣的心理壓力,緩解安撫焦慮情緒。下一步,“同心醫+義”已在策劃定期開展雲端義診、更高頻率推廣“直說健康”線上微科普等多種適合網絡時代特徵的新的志願服務方式,並積極參與條塊聯動,組織開展參與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爲普陀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醫療延伸服務,並貫穿疾病預防、疾病治療、預後康復的全過程,以滿足他們不同的健康需求,助力健康普陀建設。

記者:陳麗雯

編輯:尉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