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作爲通過吸引用戶注意力來盈利的產品,商業化主要有三種形式:品牌廣告、信息流廣告和爲電商平臺導流。

這就爲生態位中的創作者提供了三種賺錢模式:生產優質內容增加自己的流量價值,提高品牌溢價獲取收益;通過優化抖音信息流廣告的轉化效果,獲取收益;通過內容引導觀衆到指定店鋪購買商品賺取佣金,獲得收益。

那麼在抖音商業生態中的玩家,哪些角色最賺錢?

1 IP玩家

內容IP化是積累粉絲的重要方法,也是獲得高品牌溢價的手段。IP玩家在每個平臺都是最賺錢的角色。

抖音出名的IP有會說話的虎哥說車、猴哥說車、擺貨小天才、鍾婷xo、祝曉含、大能等。他們主要的接單方式是星圖。以客戶身份申請星圖賬號,可以直接查看IP報價、廣告視頻數據、粉絲畫像等,比公衆號投放方便很多。

IP玩家大多來自入駐抖音的MCN機構,類似於洋蔥、二咖等。當我們羨慕大IP接單接到手軟的時候,其實MCN機構也有自己的焦慮。

一方面是因爲抖音是以算法推薦爲主,粉絲量在這種模式下並沒有訂閱時代那麼重要,高粉絲賬號雖然會獲得更高的基礎權重,但是實際效果是遠遠小於粉絲量的,相當於新浪微博。而抖音的推薦流量是受官方導向引導的。

當官方調整了內容導向時,IP是無法控制的。例如官方推薦汽車內容,流量可能就導向了虎哥說車,但如果推薦舞蹈內容,流量可能就導向鍾婷xo。

除了常規MCN生產出的IP,還有一類IP是愛DOU榜裏的明星,明星本身自帶流量入駐抖音,越來越多的明星開通了抖音賬號,抖音未來有機會成爲明星宣傳陣地。

2 信息流廣告玩家

這個生態中主要有兩類創業者,一是做廣告投放的代理商,他們憑藉在微信廣告通的投放經驗幫助客戶做投放優化。二是魯班電商也就是二類電商,靠頭條信息流廣告盈利。

魯班電商,可以理解爲是信息流裏的“硬廣”,在短視頻左下角或者右下角帶有“廣告字樣”。

它位於信息流中,即看即買,類似於電視購物,過時不候。它的成交量主要依賴於頁面信息對用戶刺激,產生的用戶衝動性消費。魯班頁面的流量全部由平臺分發,沒有自然流量。

最早讓魯班電商出圈的是“天價烤蝦”,單是一個H5界面,用戶直接購買,沒辦法比價。

魯班採用的是OCPM的推廣計價方式,也就是說,是按照成交計價的,成交一單纔有一單的廣告費,如果不成交,不用付廣告費。

信息流廣告玩家是以第三方的角色出現在生態鏈中,他們賺取商家提供的佣金,如果信息流廣告投放得當,一年可能產生上千萬的流水。

3 短視頻帶貨大軍

電商永遠是跟着流量走的,哪裏有流量哪裏就有電商。抖音作爲當前流量的大漩渦,沒有像微信那樣剋制。2018年5月內邀上線了一大批櫥窗,隨後可以在視頻中插入商品直接帶貨。開啓了視頻帶貨的新篇章。

如果你聽說過淘寶客,瞭解淘寶客就約等於看到錢了。淘寶客從最早的PC站引流到微淘再輾轉到微信社羣,雖然過程曲折,但是收益頗高,抖音肯定不會錯過。

抖音可以說是淘寶客的第四個黃金時期,那麼,是哪些人在通過短視頻帶貨賺錢?淘寶店主

當然不侷限於淘寶店主,這裏指所有的網店店主。爲什麼是“店主”而不是“品牌方”?這裏有一個“標品”和“非標品”的邏輯,它是能否在短視頻帶貨大趨勢下賺到錢的重要因素。

那麼什麼是標品?什麼是非標品呢?

標品是具有統一市場標準的產品,這類產品在市場上往往具有明確的統一規格、型號、或者產品款式,同質化非常嚴重。用戶對這類產品的功能已經比較明確,功能性強的就是標品類目。

非標品和標品相反,沒有統一的市場標準,也沒有統一的型號。非標品的選擇性會非常多,比如服飾鞋包、家居日用等。我們需要對產品進行更多的介紹和說明,因爲顧客想到購買非標品的寶貝時沒有明確的目標,目的性不強。

非標品的兩個特性:沒有統一的規格也就沒有統一的價格;需要對不同規格的產品做宣傳也就是需要多渠道引流。

網店店主通過帶貨非標品產品進行盈利,行業內頂流收入可觀,部分中小店主也有着不錯的收入。種草團隊

網店店主們支出的佣金都被誰賺走了呢?大概一半都被短視頻帶貨達人賺走了。

帶貨達人和IP賬號截然不同,IP賬號是多人維護少量賬號;賺錢的帶貨達人團隊是“少量人維護大量賬號”,大到多少呢?可能是一桌子也可能是一貨架,甚至一層樓或者一層倉庫。

種草團隊賬號“蘇蘇大測評”以測評美食、開箱爲主,通過新奇、有趣、實用的測評點吸引用戶關注。“蘇蘇大測評”的粉絲總數目前接近500萬,測評領域接觸面較多,種草商品種類也複雜多樣,也爲她們帶來更多的收益。

類似於“蘇蘇大測評”的種草賬號還有很多。種草是離錢最近的生意,每一個套路都是幾十萬上百萬的營收。所以在這個圈子裏,你只能看到兩種玩法,一種是勉強能跟上喝點湯的,一種是湯碗都看不到的。達人

達人是以優質內容來獲取流量帶貨的。毋庸置疑的是,任何時候優質的內容總是有價值的。

達人的結算模式不是佣金,而是以曝光量作爲考覈標準。一般來說,帶劇情或故事性的種草更受廣告主喜歡,也更受抖音喜歡,畢竟帶貨不是抖音的核心思想,只有優質的內容才能留住用戶,只有把用戶留住了,後續才能實現更好的商業化。

4 引流玩家

相比於使用微信公衆號寫內容漲粉然後導入私域流量池來說,抖音引流就容易多了,優質內容可以被算法加權曝光後快速獲取到流量。引流玩家通過抖音等平臺將流量轉化爲私域流量,進而實行下一步的變現。

其中比較有名的案例是蝸牛保險,通過抖音用戶引流至公衆號的方式,最後憑藉一門課完成獲客200萬。

5 內容生產者

這裏所說的內容生產者不是創作者,而是以生產別人創作的內容爲營收的團隊。創作者只需要提供腳本和創意,生產團隊就能流水化實現。抖音生態目前已形成了高度生產線操作,你只需要給他們一個幾百字的劇本,他們就能分分鐘組織演員拍攝。

內容生產者有專業的內容生產團隊,拿錢辦事,你只需要提供給他們錢和劇本,短期內就可以產出視頻作品。

這類適用於中小型無自主創作能力的創作團隊。

6 知識付費玩家

多數行業裏都存在教書先生的角色,抖音生態裏會更明顯一點。究其原因就是因爲抖音裏的流量獲取太“賭”了,並且贏的概率還挺大。以至於後來衍生出很多種模式,這裏可以大概梳理一下:

幹賺系列:很簡單,包裝一套課程加上最常規的分銷模式,這類課程很容易積累大量用戶。

兼職系列:包裝一套課程,只需要9塊錢,全程講乾貨講實操不吹牛。但學成以後的賬號歸屬講師,購買者需要按照指令完成一系列帶貨任務。這樣就跟上面的種草團隊形成閉環了。除了供應賬號,團隊還可以拿培訓的賬號測品、測玩法。

不同的玩家角色有不同的變現方式,其中難免會有些專業性比較強的玩家角色。不過也有一些門檻低的玩法,容易上手,以投入產出比來看,那些簡單的玩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