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手機顯示屏的質量和性能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廠商重視。與液晶顯示器(LCD)相比,OLED作爲新一代顯示技術,具有全固態、主動發光、超輕薄、色彩鮮豔、高對比度、耐高低溫性能好、可實現柔性顯示等優點。

去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機屏幕面板出貨量約4.7億片,同比增長約8%,佔整體智能手機面板出貨近27%。其中三星的市場份額高達85.4%,出貨接近4億片。緊隨其後的是京東方(3.6%)、和輝光電(3.4%)、LG(2.8%)、維信諾(2.7%)。

不難看出,全球量產的OLED面板企業以韓國和中國爲主,而曾經強勢的日本企業卻變得岌岌可危。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JDI實現營收504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0億元),同比下滑20.8%。虧損達1014億日元,連續第6年虧損,累計達到521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0億元)。

JDI,全稱Japan Display Inc(日本顯示公司),是由索尼、東芝和日立三家公司的LCD部門於2011年合併組成,主要生產智能手機顯示屏,以及車載面板、可傳導設備面板等。這家面板製造商掌握着全球最先進的LTPS製程技術,擁有全球最大LTPS LCD產能的面板廠,在中小尺寸高端顯示屏市場佔有重要席位。

得益於索尼、東芝、日立三家強有實力的公司的支持,JDI在正式運營之初便很快打開市場。憑藉在中小尺寸顯示技術領域擁有領先的工藝和技術,還成爲了蘋果的供應商。成立第二年,蘋果所貢獻的營收就佔據了五分之一。隨着雙方合作更爲深入,佔比一度佔據超過60%。華爲、小米、錘子等也是其客戶,只不過這些中國手機廠商所貢獻的比例,加起來只佔了20%左右。

然而過於依賴蘋果,給JDI之後的發展埋下了隱患。對於蘋果而言,JDI只是許多合作的面板製造商之一,還有三星、LG、夏普等選擇。CEO蒂姆·庫克曾表示:對待全球供應商時,必須侵略性十足。簡而言之,他不希望看到一家獨大的情況出現。通過培養多個供應商,好讓各方爲了獲得訂單而互相“爭寵”,從而蘋果獲得有利地位,降低成本,並且提高了品質。

三年前,iPhone X正式發佈,首次採用OLED屏幕,三星則成了獨家供應商。彼時,JDI還僅僅處於OLED屏幕的研發階段。對於嚴重依賴蘋果業務的他們來說,毫無疑問是巨大打擊。隨後其他廠商紛紛跟進,改用OLED屏幕,進一步影響公司發展。

雪上加霜的是,就在JDI舉步維艱之時,京東方、TCL華星光電、維信諾等中國企業迅速崛起。這些後起之秀把握住了機會,不斷加大OLED產能上的投資。作爲國內首家自主掌握柔性顯示技術的京東方,目前已在成都、綿陽、重慶、福州等地佈局柔性AMOLED生產線。

JDI也曾想轉向OLED,奈何轉型速度過慢,直接喪失了高淨值訂單,車機等領域又沒有爆發性成長,業績因此一落千丈。事實上,這也是日本面板企業的縮影。夏普已被鴻海精密(富士康母公司)收購,三洋電機則轉讓給愛普生,退出液晶顯示行業。

有研究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將會有超過40%的智能手機搭載OLED屏幕。9月份即將發佈的所有5G iPhone都將使用OLED屏幕,主要由三星供應。被蘋果無情“拋棄”的JDI顯然不願放棄,日前CEO菊岡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公司正在研發新一代OLED屏幕技術,這種屏幕具有更高的清晰度、更低的耗電量且更容易生產,預估計最早將於2022年在日本或海外開始全面生產。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蘋果爲了反制三星的上游鉗制,一直在尋求替代方案,去年LG已開始爲iPhone生產少量OLED屏幕。因而在不久的將來,JDI真能實現突破,還是有望成爲iPhone的OLED顯示屏供應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