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继续收看诸葛文化。上一篇我们谈到了凉州的乱局,最后我们谈一谈一个相对独立的大州——益州的态势。

大家好,欢迎继续收看诸葛文化。上一篇我们谈到了凉州的乱局,最后我们谈一谈一个相对独立的大州——益州的态势。

东汉“另类”益州的前世今生

两汉时期的益州,差不多就是禹贡九州中的梁州。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为开疆扩土,统一西南,派郭昌出兵西南,先后灭劳浸、靡莫,然后到了滇国,滇王主动投降,得到汉武帝的册封和颁发给“滇王之印”。汉武帝在当地设置益州郡管辖,将其纳入了汉王朝的版图。并允许滇王继续管理他的臣民。

三四年后的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开始对辽阔的疆土,进行管理,划分天下十三州部,进行中央监察管理。其中,将益州郡,也就是现在云南省大部,与现在的四川、重庆、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划入了益州部管辖。关于名字的由来,一说是“益,也,所在之地险阨也。”还有说是“疆壤益广,故名益州。”但大体上是汉武帝由益州郡延伸而来,按照云南和四川的地理特征,以上解释都可以解释得通。

王莽的新朝,为了求新,从里到外,干了很多与西汉旧制不一样的事情,其中一个就是各种改名。讽刺的是他所谓的新,其实是他引以为傲的“托古改制”。据流传的史料记载,益州当时就被改成了“庸部”。王莽认为“州名及界,多不应经”:取“庸”字,大概应了《诗经·国风》里的“鄘风”之“鄘”,或许也跟《中庸》之“庸”契合。后世学者多有考据,但依然没有正确答案。不仅如此,益州下辖各郡郡名,只有“巴郡”未改,其他都做了“无厘头式”的改动。这就是两千多年前老王自己个儿的心思,比女孩的心思还难猜。

新莽末年,益州造反派兴起,导江郡卒正(即蜀郡太守)公孙述,先依附造反派,后杀掉造反派,自立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成家”(一作“大成”或“成”),改王莽时期的庸部为司隶校尉。最终,东汉光武帝派军灭了公孙国,又将其改为益州。

东汉益州领汉中郡、巴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郡、越郡、益州郡、永昌郡、蜀郡属国、广汉属国、犍为属国等十二郡国。在东汉的十三州里,益州是一个“巨无霸”似的存在,后来的刘备可以以益州一州之力,与魏吴鼎力。

益州州治所最开始在广汉郡的雒县(今四川广汉北),到东汉末年因刘焉入益州而多有变动,先是在移治绵竹 (今德阳市东北黄浒镇),复移治雒县,最终移治成都 (今成都市)。

益州为四塞之地,有剑阁、汉中之守,夔门、三峡之险,易守难攻;又居于关中的后方,长江的上流,在军事地理上居于形要之地。益州以天府之国著称于世,东汉初中原饥谨,而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民殷国富,岁无凶年。然而,历史上割据益州的政权,除了汉高祖刘邦,少有完成过统一天下的大业,盖君主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之故。

刘焉因一句谶语,要来当益州牧

汉灵帝之时,司州河南郡人郤俭,也就是后来教刘禅“思蜀”的郤正的祖父,本是昏庸无能之辈,凭借钱财买得益州刺史职位,到任后报复性“捞本”,横征暴敛、大肆收税、烦扰百姓,他的劣迹污点和一些不臣的举动已经远近“闻名”了。

就在这个时候,朝廷里的汉室宗亲刘焉,向东汉灵帝献策,希望能恢复州牧制度,以应对全国各处再次反弹的黄巾余贼叛乱。东汉灵帝同意了,而刘焉也自告奋勇想去交趾做交趾牧,本意想远离中原避乱。但刘焉此时作为制度发起者,近水楼台先得月,天下十三州部,他有更大的优先选择权。

此时,刘焉因为一个人的话,改变了他的决定。这个人就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谶纬家私谓时任太常刘焉说:“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东汉以来的学者经学与谶纬不分家,作为著名的算命先生董扶,在对天象占卜,周易、五行八卦推衍之术深信不疑的当时,无疑带给刘焉极大的诱惑。从他后来的一系列操作来看,正是在为自己益州称帝做准备。

虽然说刘焉要改做益州牧,那也要有由头才好说服灵帝。于是,刘焉抓住了时任益州刺史郤俭的污点,无限放大,并说自己到了益州,一定会整顿当地的吏治,稳定益州民心。灵帝无脑同意了刘焉的请求。看惯了一望无际的平原,走惯了京城里的康庄大道,一下子要去一个偏远的地方当官,刘焉这位汉室权贵,领略到了什么叫做“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看着前方道路不通,还多有叛贼出没,自己又舟车劳顿,索性刘焉暂驻在荆州东界,休整静养一番。

时间来到了188年三月份左右,益州的马相、赵祗俩哥们,看着益州之外如火如荼的又一次黄巾军叛乱,不免也蠢蠢欲动起来。终于在绵竹(今四川德阳北)起义,以黄巾名义相号召,数日内即聚众数千。先攻取绵竹,杀县令,随后攻取益州治所雒县,杀郤俭。旬月之间,占领了蜀郡、广汉、犍为三郡众多地方。马相遂自称天子,聚众至十余万,又进攻巴郡,杀郡守赵部。六月,益州从事、犍为豪族贾龙纠集当地豪强起兵,攻杀马相,起义被镇压。

此时的刘焉几乎没有费力气,就削弱了益州旧部势力,还解决了益州的农民起义问题。贾龙是一位汉室忠臣,打扫干净屋子后,马上就迎接从朝廷派来的名正言顺的益州之主刘焉入川。因益州时局不稳,暂将治所定在绵竹县。刘焉上任后,任命贾龙为校尉,将他迁到绵竹居住。并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但内心别有图谋。

不久,刘焉更是打造了天子才能用的乘舆车具千余辆,准备称帝。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称刘焉有僭越、图谋不轨之举”。于是刘焉称病,让朝廷将其子奉车都尉刘璋从京城派到益州,刘焉趁机将其留下。

犍为郡太守任岐及之前平乱有功的贾龙在司徒赵谦的游说下起兵反对刘焉,赵谦又奉命率军进益州,但是因贾龙等被刘焉击杀,于是撤军。

中原大乱之下,南阳、三辅一带有数万户流民进入益州,刘焉悉数收编,称为“东州兵”。这些都成为刘焉割据一方的资本。可惜,貌似泄露的天机,没有应验到刘焉头上。之后,天降大火将他的千余辆天子乘舆车具,烧得一干二净。刘焉也马上发背疮而死。

因此公元190年前后的益州刘焉,在天下诸侯讨伐权臣董卓之时,刘焉拒不出兵,保州自守,阴怀称帝的野心。

汉中割据的张鲁,真正五斗米道的领袖不是他

刘焉被灵帝信任重用的汉室宗亲,来到益州后居然就有割据一方,徐图称帝的野心。如果不是益州从硬件和软件上,都足以支撑其称帝的野心,放在中原任何一个州,他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东汉三国时期,人性的复杂程度由此可见。除了刘焉之外,益州还在刘焉的“培育”下诞生了另一个割据势力。那就是“五斗米道”教主张鲁。

张鲁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道陵之孙。张鲁因为母亲长相美丽,加上懂得“鬼道”,和刘焉家有往来。 “鬼道”疑似张道陵正一道的污名,正史记载蔑其为“鬼道”,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当时又俗称“五斗米道”。从刘焉信董扶之言,就可以知道刘焉是一个非常信天命的人。所以他对张鲁母亲非常信任尊崇,于是张鲁通过其母与刘焉家的关系,得到信任。

刘焉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就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进攻汉中郡,杀汉中太守苏固。

张修是地道的益州巴郡人,现在来说就是重庆人。史载,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也就是说,张角在中原传播太平道的同时,张修也在巴郡、汉中地区传播五斗米道。在武装斗争失败后,是被苏固赶出了汉中地区,被迫南下回到巴郡地区继续展开活动。后来,被益州牧刘焉招降,被封为别部(即巴部)司马。

有说法是,张修才是真正的五斗米道的领袖。后来张鲁坐稳汉中后,旋即将张修杀了,夺其兵众。张鲁在汉中,因袭张修教法,并“增饰之”。自称“师君”。来学道者,初称“鬼卒”,受本道已信,则号称“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

张鲁在汉中得势后,却杀死张修,截断交通,斩杀汉使,刘张两家由此结怨。事实上成为了东汉时期非常特殊的政教合一的军阀割据势力。刘焉则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从此中断与中央朝廷的联络。他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历史上,川渝地区多土皇帝,是因为它相对地与世隔绝,适合闭关自守,割据一方。身份低下的汉高祖刘邦以巴蜀之地(巴郡、蜀郡、汉中郡)北伐成功,一举夺得天下。这让后世多少英雄,引为楷模。王莽篡汉之时,蜀郡太守公孙述,化身“白帝”,各种矫揉造作的附会,也能强行称帝;自称黄巾军的马相仅占领益州三郡之地,就敢称帝建国;刘焉之徒,因为一句谶言,就敢在益州未稳之时,伺机僭越称帝;刘备刚夺得益州不久,就按捺不住称帝的野心。

更别说后世的西晋末年李特李雄父子的成汉政权、五代时期王建建立的前蜀政权、孟知祥建立的后蜀政权、元末明初明玉珍建立的大夏政权、明末清初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能同时产生两个四川本地盲流称帝,令人哭笑不得。

历朝的大一统的中原势力,几乎都将川渝最后的战场。因为要伐益州,必须做足充足的战略准备,加上还需要有相对稳定的后方。最后,还要承受孤军深入的压力。如果没有举国之力做支撑,是很难取得胜果。

好了,这一集的解说就到这里。我们大致将东汉全国各州,在190年前后关东诸侯讨董之时的态势,都做了讲解。有想回顾的,可以看看以下往期链接。下一集我们将带着全面的认知,去聊一聊东汉演义与史料中的讨董之战。感谢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集见!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和影视截图,侵删。因能力有瓶颈,知识有盲点,如有表述不正确之处,欢迎各位三国历史爱好者,留言讨论,必定虚心接受批评。在此感谢!

凉州羌乱,拖垮东汉帝国的动乱,破坏力不下于黄巾军

公元190年之并州篇:兵燹四起,被遗弃的“穷凶极恶”之地

公元190年之荆州篇:袁术、刘表、孙坚,割据势力盘根错节

公元190年之豫州篇:人多“豪门”也多,豫州刺史都要靠边站

公元190年之青徐兖篇:兖州讨董“急先锋”,徐州、青州“掉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