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玄同,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提倡文字改革,攻擊封建制度,立場堅定的愛國勇士,著名“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之父。

說起老錢家,近代個個是人傑,且不提原子彈之父錢三強,他的父親錢玄同也是個大人物。

錢三強

都說虎父無犬子,錢玄同自小就展現出一種驚人的毅力,每天站立在書架前背誦《而雅》,等到兩腿僵直再讓傭人抱回房間。

早年留學日本,任教北京大學,是一位心中有理想有抱負的新青年。

而且,他還算是魯迅的導師,如果沒有他,可能世上便沒有魯迅,也沒有那本《狂人日記》。

曾經的魯迅對於寫文章這件事猶豫不覺,爲此兩人語重心長的對談一場。

魯迅說:“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從昏睡入死,並不感到就要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麼?”

錢玄同立刻說:“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短短兩句話,激起了魯迅心中的冉冉鬥志,從此決定不再隱默,寫出了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引起強烈關注,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佳作無數。

而且錢玄同的一生,都在致力於推行白話文、簡筆字。

在他認爲,一味習慣於堆砌辭藻,引用典故的文章,毫無意義更別提真情流露。

凡筆畫繁複的字,都應定一個較簡單的寫法。

在今天看來,的確簡體字更加方便,而繁體字在書法大作上展示,更具美感且獨特。

當然錢玄同也是個有個性的人,年輕時說過的狠話人哭笑不得。

當年在北大任教的錢玄同,說過這樣一句過頭話,大致意思就是:“人過了四十歲就該死”。

這時應該會有人質疑我是編的,其實胡適與黎錦熙都曾記錄過這件事,只是兩人記載的原話不同,但意思相同。

而當時說這這話的錢玄同,也是因那些遺老的思維僵化而氣憤。

於是便有這樣的偏激言論,覺着人過了四十,思想開始退化,成爲社會進步的阻礙。

而等到錢玄同安然無恙的活到四十歲時,先生已經不是當初年少輕狂的少年了,唯物主義的她,自己先“黑”了自己一把,專門做了個《錢玄同先生成仁專號》。

爲此胡適,劉半農,魯迅等人配合他,專門寫了詩哀悼,就等着一起在報紙上發表了。

不過後來因爲張作霖進駐北京,專號沒有刊出。

不過胡適寫的那首“損友詩”抄進了《枕上隨筆》的日記中,所以今天我們可以讀一讀(滿滿的損友味道,哈哈)。

據說這首詩原名爲:《手槍》

原文如下:

其實,在民國時期,錢玄同的“偏激”並不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很多名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特點,也算是一種風氣吧。

而且錢玄同很快就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迴歸正軌,專心鑽研學術,爲“國語統一”和“漢字注音羅馬化”作貢獻去了。

況且大家都說錢玄同是個詼諧幽默,對人十分和平,相見總是笑呵呵的一個人。

比如他上課講解“開口音”和“閉口音”,就很有意思。

有一位京韻大鼓女藝人,有一口潔白而又整齊的牙齒,使人注目。後來女藝人因一次事故,掉了兩顆門牙,外出赴宴很不自在,儘量避免開口,有人問話才答話。

而且答話時,她一概用“閉口音”,避免“開口音”。

如這樣的對話:“貴姓?”“姓伍。”

“多大年紀?”“十五。”

“家住哪裏?”“保安府。”

“幹什麼工作?”“唱大鼓。”

以上的答話,都是用“閉口音”,可以不露齒。

等到女藝人牙齒修配好了,再與人交談時,她又全部改用“開口音”。

於是對答又改成了:“貴姓?”“姓李。”

“多大年紀?”“十七。”

“家住哪裏?”“城西。”

“幹什麼工作?”“唱戲。”

開口音讀起來,還真的給人一種在微笑展示自己漂亮牙齒的感覺。

錢玄同先生的事蹟,也讓我們體會了一把什麼叫自己說的話,“跪着”也要實現,專門爲自己辦了一場成仁專號,也是人才一位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