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代的發展,汽車已經成爲了一種常見的代步工具,而駕照也成了大多數人的必備證件之一。在考駕照的時候,一般駕校都會安排一個教練帶一個5-10個人左右的班。通過教練手把手教學,學員們往往進步很快,雖然經常聽到報道稱駕校教練如何如何,但那些人總是少數,並非所有的教練都會動不動跟學員發脾氣,因此還是有很多學員在學習期間跟教練的關係很好。但是爲什麼學員在拿到駕照以後,卻很少和教練保持聯繫呢?駕考教練說出了心裏話。

隨着社會節奏不斷加快,大部分成年人每天都在工作中忙碌,很少有空餘的時間。所以一般去駕校報名考駕照的,大部分都是剛滿18歲,參加完高考的學生或者還在求學擁有假期的大學生們,這也符合現在考駕照的人羣年齡越來越低的趨勢。

我們都知道,考駕照時的教練就相當於課堂上的老師,他一定不會一直都是慈眉善目的,有句俗話說的好:嚴師出高徒,如果教練對於學員不嚴格,很容易出現渾水摸魚的學員。但是大部分學員的年齡又比較小,各個都處於年輕氣盛的階段,父母都打不得罵不得,又如何能忍受教練的責罵呢?由於一個教練通常會帶5名以上的學員,在周邊都是陌生人的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忍一時之氣,暫時不發作,但是也會把教練的責罵裝進心裏,並不會真心想和教練成爲朋友。他們只待一拿到駕照就作鳥獸散了,誰還管你是不是教練呢?

另外這本就是個正常的現象,就和我們現在工作了還會和以前小學、幼兒園不是很熟的老師同學聯繫嗎?別說聯繫了,可能很多人連聯繫方式都已經丟了。駕考教練和這些不是很熟悉的老師、同學一樣,對於我們來說,本來就是生命中的過客,交集僅僅產生於一段時間之內,可能這段時間你和駕考教練的關係確實不錯,但是過了考駕照的階段後,你們之間缺少了溝通的環境,缺乏了交流的動機,自然而然也就慢慢生疏了。回想一下,你從小到大的朋友哪個不是因爲經常湊在一起纔可以在如今依舊維繫着友誼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