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過半,開學在即。

讓觀衆們“心頭一慌”的故事又準時上新——

青春校園愛情劇

畢竟國產青春劇那狗血三件套還歷歷在目:出軌,墮胎,車禍

(上《匆匆那年》;下《梔子花開》)

或是那些充斥着尺度的噱頭,從臺詞到畫面的吸引眼球。

(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下《同桌的你》)

彷彿青春的代名詞就是狗血。

終於,暑假末期等來了這部青春劇,不亂搞不爛俗。

就拍最平淡也最純真的青春。

難得的可愛。

如此可愛的我們

沒流量沒話題。

導演查無此人的狀態,沒任何一部熟悉的作品。

演員也都叫不上名字,唯一熟臉還是童年回憶。

關鍵詞還有這仨:國產,青春,網劇。

結果呢?

豆瓣7.8,過萬人打分。

扒叔一口氣刷完16集,終於認同豆瓣高贊評論:

今年夏天最好看的青春劇,不是嗎。

01

青梅竹馬

判定一部劇的好壞,前兩集是關鍵。

這劇不囉嗦,上來就直接把背景交代的明明白白。

故事設定在2008年。

在教職工家屬院長大的五個孩子,從小學到高中,從平房大院到住進樓房,他們從小玩到大。

幾個人性格特異,相處在一起卻有種說不出來的和諧。

黃橙子(田曦微 飾),十六歲花季少女。

性格大大咧咧,單純沙雕,喜歡看言情小說容易犯花癡。

談宋(李明德 飾),黃橙子的死對頭。

平日裏經常嬉皮笑臉的,兩人打打鬧鬧的長大,在黃橙子的口中是連狗都討厭的傢伙。

賀今朝(尤浩然 飾),從《家有兒女》中穿越到成年的夏雨。

身材發福,學習倒數,就連官方CP都沒一個,也是實慘。

祝今宵(李盈盈 飾),是賀今朝的學霸親妹妹。

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外冷內熱,很有自己的主見。

陳最(李明源 飾),暗戀祝今宵的另一別人家的孩子。

老好人一個,從來都不會拒絕,有求必應,很溫柔的男孩。

就是這樣的五個孩子,四個家庭,組成的羣像青春。

沒有誰是絕對主角,青春纔是。

故事中的他們剛剛迎來16歲,邁入了高中的大門。

並非像狗血青春劇那樣瘋狂去放縱,而是感知那份真摯而熱烈的青春。

初看前兩集,就知道這劇不簡單。

隨處可見的接地氣,讓你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被劇情代入,忍不住拍大腿爆粗:臥槽,這事我也經歷過!

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最常見困擾是什麼?

缺錢啊。(雖然成年了也一樣)

那麼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媽媽或爸爸藏在角落裏的錢意外被你發現了,天降鉅款,你會選擇主動上交……不,當然是私藏。

但不管藏在哪裏,最終都會被你媽發現。

看看這眼神,像不像小時候你媽要打你的前兆。

再比如,開學最苦惱的事情是什麼?

作業啊

對於學霸來說都無所謂,但是學渣呢,作業寫不完,辦法總比困難多。

第一,抄。

開學前夜的奮筆疾書,熬個大夜輕鬆搞定。

第二,裁。練習冊上沒寫的就裁掉幾頁,反正老師也發現不了。

這些雞毛蒜皮的日常,不就是青春的本質嘛。

滿腦子都是鬼主意,藏着一堆老師家長不知道的小心思,最喜歡和朋友打打鬧鬧……

《可愛》所呈現的,正是青春的真實絢爛。

02

暗戀&早戀

青春不等同於愛情,但青春最少不了愛情。

那是少男少女們最不可規避的情竇初開,荷爾蒙的躁動

而這最純真的感情,很多國產青春劇卻總拍出一種狗血爛劇的觀感。

究其原因就是:爛俗

比如《悲傷逆流成河》改編的電視劇《流淌的美好時光》。

原本是以“校園霸凌”爲主題的青春校園劇,卻硬生生被拍成了墮胎,跳樓,三角戀,多角戀……集狗血套路於一體的3.4分“神劇”。

怎麼打破那爛俗的標籤,把這“愛情”拍得不俗?

倒不如直白點。

《可愛》就是這樣,不遮不掩,沒有那些過於噱頭的尺度,凸顯的是青春最真摯的一點。

——純潔

無論哪一種心動,都能讓你在其中窺見一份甜味。

暗戀這樣拍

少女乍見的喜歡,來得快去的也快。

黃橙子對談宋哥哥的心動,來自一段套路的情節。

因爲她逛超市夠不到最上邊的貨品,這時出現的大哥哥伸出了手,女孩一轉頭,又高又帥,還這樣樂於助人……

然後,一見鍾情。

這是小女生的情竇初開。

又是狂刷存在感出現在心動的男孩面前。

又是故作溫柔可愛想表現出最好的一面。

又是寫情書想要大膽地向喜歡的人表白。

但在發現對方有女朋友之後,也只是短暫的心痛,迅速轉變心思用在其他地方,衝動的喜歡轉念即散。

或是藏在心裏的喜歡,永遠的祕密。

一次見義勇爲的被保護,獲得了大大的安全感,悄無聲息的她就將這個形象刻在了腦子裏,藏在了心裏。

這場沒人知道的愛戀,就是少女不會分享的心事。

早戀這樣拍

談宋對黃橙子早已情根深種,甚至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他開始斤斤計較,開始喫醋撒潑,眼神落在她的身上怎麼都轉不走,黃橙子花癡隔壁班的男同學帥,他就非要拼個高下。

青春的早戀是什麼呢?

非要惹你不開心,張口就是毒舌,看到你走在前面就想扯你辮子。

卻在你睡着時,睜大了眼睛認真地看着你,喜歡藏也藏不住。

怕你冷,早早準備好圍巾帽子。

卻在給你戴上後,口是心非的加上一句“醜不拉幾的”。

懷疑你喜歡別的男孩子。

一邊自己心動喫醋着,一邊高喊着“願世界沒有早戀”。

又或者是換一種溫柔的方式。

偷偷了解你的喜好,找個合理的藉口送你份喜歡禮物。

那一瞬的驚喜,其實早就是他安排好的。

青春的怦然心動,其實不就是那麼點事。

暗戀隔壁班的男同學,喜歡上高年級的哥哥,悄悄地把喜歡藏在心裏,勇敢向青梅竹馬告白……

這一切的一切,就成了青春最大的心事。

暗戀,或是早戀。

都是不能說的祕密。

03

“可愛”的青春

坦白講,《可愛》也並非是國產青春劇的上乘作品。

很多顯而易見的缺陷,比如劇情套路,懷舊細節不到位,演員演技略有浮誇……

但也要必提一點。

這部劇雖然打着青春愛情的旗號,但很難得的並沒有把愛情當做青春全部的主角。

它將青春,落到了每個細微之處。

擔心停留在原地的身高。

被老媽忽然發現的不及格卷子。

女孩子總是喜歡對着隔壁班的男孩犯花癡。

還有面對着老爸老媽。

老爸總是會在某個夜晚,揹着老媽把你心心念唸的自行車買回來。

即使事後絕對會挨老媽一頓狂訓。

老媽會想要家人陪着她過生日,卻還是選擇體貼體諒放縱孩子們出去玩。

媽媽的委屈,都是咽在肚子裏的。

這些平淡的故事,充滿着沙雕的快樂和成長的感動。

而這些,恰恰就是青春劇最稀缺的東西。

不再狗血煽情,強行安插一些爛俗的感動。

不再無腦撒糖,懸浮於真實之外的僞青春。

這纔是青春劇該有的樣子 。

從《我纔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再到《可愛》,我們也看到了國產青春劇的成長。

但,與此同時。

還有另一種聲音引發了觀衆的擔憂。

這部劇播出之後,一些言論卻越發的突出。

抄襲

還是抄襲韓國高分劇《請回答1988》。

還有網友分析,從劇情到人設,再到房間佈景。

甚至劇中第一集的介紹方式,“狗”這個稱呼,也非常的不謀而合。

抄襲實錘?

其實不然。

認真看過也會發現,兩者相差很多。

只是懷舊青春劇大體上的套路都是相同的。

溫情,治癒,還帶着點青春的躁動,在這期間會感知到那個年代時青春的觸動。

我們也不能因爲之前的偏見,看到有些與韓劇類似的橋段,就戴着有色眼鏡,完全去否定一部好的青春劇。

劇剛上線時,導演就在豆瓣洋洋灑灑寫了一篇長文。

他解釋道,將劇名定爲《可愛》,是引自網上最常見的一句話:

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形容詞就是“可愛”。

青春,就是那份難得的純真和美好。

青春,就是“可愛”。

而國產青春劇,也不該被蒙上那“不可愛”的狗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