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認識到,這場新冠疫情已經成爲冷戰結束之後,產生的全球最大變量。

商業世界裏,在這場尚未結束的危機和變局中,對於有的企業來說是滅頂之災,使其業績一落千丈;而對於有的企業來說卻是可乘之風浪,助其再攀高峯。

聯想集團就屬於後者。8月13日,聯想集團公佈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2020/2021財年第一財季業績。儘管面對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持續蔓延,以及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局勢,但新財年的第一份財報表明,聯想集團業績依然與中國經濟在疫後強勁復甦的勢頭一致:營業額達到94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7%。稅前利潤達到23.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8%。淨利潤達到1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1%。

在疫情爆發期間,聯想可謂是最耀眼科技抗疫的高光明星之一。聯想在除夕之夜火速馳援火神山,並在疫情高峯期爲全國醫療機構提供不間斷IT運維保障的壯舉,令整個科技行業側目。同時,聯想近年來佈局的面向“新基建”的新業務,也在疫情期間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進入夏季之後,中國社會進入了“新常態”,不利於企業經營的因素依舊存在。但與此同時,5G、新基建、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一系列宏觀經濟變量同時產生。

2020/2021財年第一份財報的重大意義,其實並非是從面到點的增長數字,而是在這些數字背後,所反應出來的聯想近年來的自我革新成果,以及未來的戰略前景。

01

厚積薄發,抗疫之下抓住新機遇

若列一個“疫情期間表現高光的科技企業”名單,聯想肯定名列前茅。

除夕之夜,在國人闔家團聚的時候,聯想集團內部就成立了項目組,專門針對武漢疫情防控,並主動對接在前一天宣佈動工建設的火神山醫院的IT需求。

聯想從武漢本地集結15名工程師,蹲守在火神山施工現場,隨着施工進度的進展而推進自己的批量部署、系統搭建和安裝調試工作。這種規模的IT設備安裝調試通常需要1-2個月的時間。但這次,聯想人用短短5天時間努力克服困難,就完成了火線IT支援醫院建設的任務。

在疫情期間,聯想遍佈全國的工程師與維護人員,開啓了“戰時狀態”,用超過平常時日的激情,投入到了客戶設備維護特別是抗疫前線的工作中去。

比如,1月31日上午11點,聯想位於徐州網絡的服務工程師韓方傳,接到了泰州泰興衛健委的報修通知。受疫情影響,省級城際交通暫停運營,大部分城鎮路面和部分高速入口都沿路設崗檢查,韓方傳只有一個辦法,自駕車前往泰州衛健委,全程477公里,只用了8個小時。在修復報修的指定機器後,韓方傳發現其服務器也發生了告警問題,在和泰興衛健委方面溝通確認後,遠程追加備件專人專送,最終2月1日凌晨近四點完成了所有設備修復。

實際上,聯想在疫情期間的高光表現,不僅僅體現在對抗疫前線支持和客戶設備維護,這兩個帶有公益性質的領域。同時,聯想抓住了疫情期間在家辦公需求爆發的商機,實現了自身業務的高速增長。

比如,疫情爆發之後,教育機構好未來的老師全面轉向在家授課模式,急需2萬餘臺電腦和平板設備。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刻,聯想僅用11天就圓滿交付到好未來遍佈全國20多個城市數千位老師的家裏面,其中500多位老師是在武漢。

能實現這種效率的IT運維服務商,國內只有聯想一家。聯想之所以具備這樣獨一無二的實施能力,得益於兩個因素。

其一,是其起於四年前轉型之路開啓。在聯想2017年全球誓師大會上,楊元慶提出了“兩大轉型”與“三波戰略”。“兩大轉型”即由單一業務向多元業務的轉型,由產品導向向客戶導向的轉型。

聯想的四年轉型之路是否成功?其實,財報數字只是表面,疫情期間的突發海量客戶需求,纔是對其最嚴格的考驗,而聯想出色完成了這次考驗。

目前,聯想在國內有超過2萬名專業工程師的服務網絡。除了應急響應之外,通過上線的智能化客服“魔方系統”,使得我們工程師在家裏可以給客戶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支持服務。

正是這種龐大的服務網絡和出色的服務能力,使聯想在疫情期間拿下了一個又一個好未來這樣的大客戶訂單。

其二,是得益於聯想的全球供應鏈網絡。

在疫情期間,聯想用出色的全球供應鏈協同,很好地詮釋了楊元慶的這句話。在疫情爆發初期,聯想的中國工廠也經歷過短暫的不能開工和產能縮減。這顯然會嚴重影響聯想的產品交付,進而拖累聯想業績。

但我們從財報中看到,聯想在疫情高峯期這一季度(2019/2020財年第四財季)的營業額,卻僅僅下降了0.6%,利潤還實現了大幅增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聯想將少部分產能調配到墨西哥以及歐洲等成產基地,進行全球的充分合作。中國疫情穩定後,聯想又是國內最先復工復產並達產的科技企業。

聯想近年來完成的全球供應鏈建設,爲聯想在疫情期間提供了保駕護航,楊元慶的戰略定力迎來了碩果。

不難看出,聯想在疫情期間取得的名利雙收,是其厚積薄發的結果。在2017年提出轉型之前,聯想受到了諸多質疑,而在2018年,聯想再次遭遇了子虛烏有的質疑。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場疫情讓產業界看到了聯想的轉型成就。聯想用疫情期間的高光表現,踐行了自身“產業報國”的理想。

02

時代窗口,後疫情時代乘風破浪

兩會期間,總書記在經濟界委員聯組會上,發出了“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號召。

而在新財報發佈之後,我們可以看到,這句話對於聯想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努力方向,而是聯想已經進入的時代窗口。

兩會召開之時,正值聯想2019/2020財年第四財季財報發佈,當時國內的疫情貌似已經步入尾聲。當時就有一些人認爲,疫情期間導致的在家辦公等需求,會隨着疫情的消退而同步消失,聯想的PC銷售的增長不可持續。

然而,三個月過後看。這種局面並沒有發生。實際上,歐美國家經過疫情高峯期的居家辦公嘗試之後,現在普遍都將這種辦公模式常態化了。因爲公司發現,居家辦公是同樣高效,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是更加高效的辦公方式。Facebook和一些老牌企業IBM等,已經將居家辦公政策,延遲至2021年中了。

“我們越來越確信,居家辦公是一個長期的大趨勢,上個季度我對疫情還比較樂觀,不敢這麼確信,但這個季度我可以確信。”

楊元慶在財報發佈之後說到。

實際上,聯想PC業務早在2019年就迎來了新機遇。2020年初,IDC發佈2019年PC銷售數據顯示,2019年實現了PC出貨量7年來第一次增長,同比增長達2.7%,顯示出PC作爲核心生產力工具,相關市場仍然有極大的韌性和增長空間。

而在PC和平板等“居家生產力”工具需求激增的背後,是一場影響長遠的“觀念革命”。遠程辦公與在線教育將不再僅僅被看作“權宜之計”,而是一種能給企業和員工都帶來好處的新型工作模式。這使得聯想PC銷售的增長曲線,仍會持續陡峭。

在疫情高峯期財季的財報發出之後,雖然營收由於疫情導致了微幅下跌,但聯想的淨利潤依然實現了12%的增長,而在最新的這季暨後疫情時代的第一份財報裏面,聯想的淨利潤竟然實現了31%的高速增長。

這顯然是PC業務實現增長所解釋不了的。其實,利潤的高速增長,直接得益於聯想轉型之後佈局的新業務增長。

比如,財報顯示,在2020/2021財年,聯想在2019年初提出的面向未來的3S戰略,每一個都實現了遠超PC業務的增長,其中,智能物聯網和行業智能這兩個“S”,都實現了三位百分數的增長。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而時代機遇也會接踵而至。

在疫情期間,國家提出了5G,“新基建”,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等一系列宏觀政策指引,對於產業勢力來說,這無異又是一個巨大的時代機遇。

如果仔細考察,便會發現,聯想早在5年前便在5G方面開始佈局,而聯想近年來轉型的方向——無論是3S戰略,還是數據中心業務,都是“新基建”概念中的核心內容。

正如楊元慶在2020年的雲誓師大會上指出的那樣:

“新基建中的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5G網絡、人工智能恰好與聯想的3S戰略相契合,我們要積極成爲‘智慧基建’的核心提供商。”

至於國內國際雙循環,聯想本身就是一家全球化公司,其全球佈局的供應鏈優勢與市場優勢,已在疫情期間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後疫情時代盤點,可以說,聯想已經抓住了幾乎所有的時代窗口給予的機遇,聯想也因此迎來了其發展歷史上最好的時刻,這一點從財報數字也可以略知一二。

03

結語

時代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對於企業來說,就是留給有戰略遠見的CEO。

2016年,在“新經濟”明星層出不窮的時刻,聯想遇到了外界的很多質疑。然而,從2017年誓師大會提出“兩大轉型”與“三波戰略”之後,楊元慶帶領的聯想,就以卓然的戰略定力和每年都讓人眼前一亮的戰略推進,讓聯想在新時代煥發了昔日的光彩。

從PC製造商到服務運維商,從3S戰略與“新基建”不謀而合到DeeeP生態實現閉環,楊元慶打造的全新的聯想集團正呼之欲出。而在後疫情時代,這一進程則是明顯加快了步伐。

2019年,科技圈傳出來了這麼一句話:2019年很難,但它將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對於靠戰略定力扭轉命運的聯想來說,這句話似乎可以改成:2020年,是聯想開拓新時代的起始之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