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強東而言,好業績不僅證明了徐雷的成功接棒,也讓京東、自己徹底遠離了2018年的“至暗時刻”。

作者 | 楊銘

編輯 | 劉珊珊

2018年之後,京東創始人劉強東,迎來了兩年中最爲揚眉吐氣的時刻。

8月17日,京東發佈最新一季度財報,2020年Q2實現淨收入2011億元人民幣(約285億美元),同比增長33.8%,增速創下京東近10個季度以來的新高,營收創下兩年多的增速新高。同時,淨利潤(歸屬於普通股股東)164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5.4億元,同比暴漲26倍;季度月活用戶數也淨增超3000萬,達4.174億。

2011億元的營收,創造了中國零售及互聯網行業單季收入的新紀錄。即便在全球科技互聯網公司,這個數字也名列前茅——只有亞馬遜(Q2總營收889億美元),蘋果(Q2營收597億美元)、谷歌、微軟(同爲380億美元)等區區幾家科技巨頭,營收超過了京東。

京東重回高速增長軌道,成爲大贏家,這讓劉強東十分滿意:“我對京東員工和業務合作伙伴深表感謝。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京東集團第二季度業績穩健且實現了收入的加速增長。”

對劉強東而言,好業績不僅證明了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成功接棒,也讓京東、自己徹底遠離了2018年的“至暗時刻”。就如同今年5月22日,他在給京東老員工日發送內部全員信時,用將近7千字去闡述“京東是誰”中時說:“誰在青春期沒有叛逆的時候,浪子回頭金不換,我們無怨無悔!”

01

劉強東放權這兩年

今年5月的公開信中,劉強東承認,在2014年上市後,京東業務上和管理上都出現了問題,最終內外部矛盾在2018年集中爆發,京東來到“至暗時刻”。

2018年,面對互聯網紅利、電商紅利的消逝,淘寶、拼多多的雙重夾擊,以及“黑天鵝事件”,從年初到年末,京東股價已跌至接近19美元發行價,營收增速九個季度以來首次低於30%,活躍用戶數爲2014年上市以來首次下滑,整個京東士氣一度非常低下。

在當年Q3的財報會議上,劉強東表態要調整個人角色,京東管理團隊已經穩定且成型,個人以後會重點關注新業務,抓四件事:戰略、文化、團隊和新業務。

幾個月後,京東商城進行了一次重要的架構調整,調整關鍵點在於:第一,減少彙報層級,組織扁平化;第二,構建大中臺。同時,徐雷被推到臺前任輪值CEO,京東內部三大事業羣改爲向徐雷彙報。

“誰不服徐雷,就是不服我。”劉強東說。

2019年1月23日,在徐雷的主導下,京東又將京東商城升級爲零售子集團,與京東物流、京東數科三大子集團共同組成京東集團。

變革仍在繼續。1個月後的開年管理會上,劉強東在會上稱,京東組織發展中面臨“人浮於事,拉幫結派”等諸多問題,宣佈京東未來將對高管實行末位淘汰制度,比例是10%。“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我沒有選擇餘地!”

劉強東表示將啓動幹部年輕化計劃:未來3-5年之內,30%的VP以上級別高管需要是85後、90後。京東原CHO隆雨、CPO藍燁、CTO張晨此後相繼離任。7Fresh總裁王笑松、時尚生活事業羣總裁胡勝利,也被調離原職。

伴隨京東在組織、業務、人事多維度大刀闊斧的變革,劉強東本人對外形象也出現了分水嶺——2018年9月之前,在外界眼中,他是大家長和唯一代言人,即是京東。之後,劉強東極少出現在公衆視野,退居幕後,接連缺席了衆多重磅活動,包括2019年、2020年的618年中購物節。

過去兩年中,劉強東爲數不多的公開露面。一是2019年中旬,帶團隊前往西藏市場考察,推進在拉薩建立專門的倉儲物流配送倉庫。二是今年7月中旬,7月16日出版的《崑山日報》報道,江蘇崑山市市委書記吳新明會見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雙方就深化合作展開深入交流。

就連京東今年6·18登陸港交所,京東集團戰略執行委員會成員集體亮相,劉強東也沒有出現在敲鐘現場。不過,創始人缺席敲鐘現場並不鮮見——拼多多2018年正式登陸納斯達克市場時,黃崢亦未去美國敲鐘:“上市就是一個過程,敲鐘就是一個形式,不影響實質,我敲一下又不會怎麼樣。”

除了異常低調,劉強東還頻頻從京東系商業帝國卸任重要職務。根據企查查不完全統計,僅僅2020年,他就卸任了200來家京東系職務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或其他高級管理人員。

最爲重要的是在今年4月,卸任京東運營主體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及卸任京東物流、京東雲計算等相關公司職務。

最新消息顯示,劉強東卸任江蘇聖開世紀投資有限公司、江蘇榮欣世嘉投資有限公司、江蘇榮昌投資有限公司、江蘇昊成世紀投資有限公司四家公司總經理。四家公司均爲京東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

對劉強東的頻頻卸任,普遍觀點是,爲了改變此前“京東是劉強東一個人的公司”印象,淡化其個人色彩。更重要的是,企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其管理風格和發展模式等都需要有一定的改變。

這其實是一種商業大佬們的共同智慧。今年2020年7月1日,黃崢發了一封致全員信,稱公司原CTO陳磊將出任CEO,黃崢則繼續擔任董事長。這亦被外界解讀爲黃崢在淡化公司的個人色彩,亦不想當首富。

至此,加上早就退休的馬雲,國內三大電商平臺創始人,已全部退居幕後,全部由“二號人物”去接棒——對於2018年前一直在放權與收權間糾結的劉強東而言,“至暗時刻”不過是促使他下定了放權退居幕後的決心。

02

徐雷已成功接棒?

頗爲巧合的是,作爲阿里新掌門人,張勇接棒馬雲此前最主要貢獻是創造了天貓雙11的奇蹟;徐雷能接棒劉強東,此前最主要貢獻也是創造了京東618,讓京東有了自己的狂歡節。

一位熟悉徐雷的人士曾表示,在京東衆高管中,喜歡踢足球的徐雷不願被條條框框束縛,講話風格比較坦誠和務實,對問題不避諱。與他接觸過的人多以“江湖”、“義氣”來形容他。

但作爲京東的“二號人物”,業績纔是證明徐雷能否成功接棒的最關鍵指標。

2020年Q2的亮眼財報,特別是164億元的淨利潤(Non-GAAP淨利潤爲5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就讓不少媒體多用讚譽之詞來評價,比如36氪標題就如此簡單直接:“京東賺錢也開始變得容易”——某種程度上,這是給徐雷的稱讚。

相比營收增長,外界對淨利潤更爲關注並不奇怪。比如拼多多,雖然市值、營收一直持續增長,但卻持續虧損,因此外界一直質疑拼多多的模式和戰略有沒有出現問題。

對於京東而言,它同樣一直不缺錢,賬上現金儲備和自由現金流都不少,缺的也是持續增長的淨利潤。它在2018年之前一直都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2018年分別虧損0.12億元、28.01億元。直到2019年實現淨利潤118.90億元,纔在22歲之時首次年度盈利。

因此2020年就變得格外關鍵,特別是在疫情關鍵時期,它將證明徐雷帶領下的京東,其賺錢能力是曇花一現還是保持持續增長。

某種程度上,徐磊帶領下的京東,實現了劉強東親自掌管時代也沒有實現的成績:除了淨利潤,京東Q2毛利潤爲286億元,經營利潤50億元,都是歷史新高。如同多家媒體所言,京東至少從賬面上,看上去是一家持續賺錢的企業了。

顯然,這與徐雷不無關係。

2019年1月19日,在最危急關頭以京東商城CEO身份首次公開亮相的徐雷,用5000字去談京東出現的問題以及京東要如何解決:“我們的組織能力和行爲方式出現了問題:客戶爲先的價值觀被稀釋,唯KPI論和‘交數’文化盛行,部門牆越來越高,自說自話,沒有統一的經營邏輯,對外界變化反應越來越慢,對客戶傲慢了。”

彼時,在徐雷看來,即便沒有“黑天鵝”事件,京東也難逃股價暴跌的噩運。

此後,他要求京東所有高管和員工,“只唯真,不唯上,對照經營理念,而不是上級的命令工作。”其中就包括四個轉變:從單純追求數字,到追求有質量增長;從以貨爲中心,到以客戶爲中心;從縱向垂直一體化架構,到積木化前中後臺;人才激勵導向從創造數字,到創造價值。

此後,在拼多多來勢洶洶下,京東開始一改頹勢,重回增長軌道。

業績上,京東在2019年全年GMV(成交總額)首次突破2萬億人民幣大關,淨收入爲57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9%;淨利潤爲122億元,扭虧爲盈,同比大增589%。

市值上,其股價從19.21美元在今年攀上了69.18美元的高峯,創下歷史新高,市值一度超過了1070億美元(約合7416億人民幣)。

業務上,京東與微信續約成功,拼購正式更名爲京喜獨立上線,成爲下沉市場的另一個重要抓手。

京喜針對微信生態、尤其是女性和低線市場的新模式,是一度被京東忽視的下沉市場。這成了京東重回增長的關鍵——根據京東此前數據,京喜佔到了京東新增用戶的四成。

最新數據同樣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東單季度新增用戶3000萬,同比30%的增速創近11個季度以來的新高。QuestMobile數據則顯示,在618期間新安裝京東APP的用戶中,近68%的用戶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京喜自身新用戶增長環比超過100%,所有新用戶中有7成來自3-6線城市。

今年1月,徐雷喊出“未來三年,將在下沉新興市場再造一個京東零售”的口號。而在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徐雷同樣表示,下半年佈局下沉市場依舊是京東的重心之一,未來會通過商品會員權益和會員的運營來提高這一部分用戶的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

03

仍掌舵京東大船未來方向

6月18日,徐雷帶着兩位“快遞兄弟”敲鐘港交所——此次香港公開發售募集約345.58億港元,超出2018年以來赴港上市的小米、阿里巴巴及網易的募集資金。當天,京東港股股價上漲3.5%,報收234港元。

那是徐雷的高光時刻。

回頭看去,徐雷帶領下的京東,這兩年除了在業績、用戶、股價、市值創造巔峯,還有更多明顯變化,那就是對外合作、擴張步伐越來越快,頻頻出手進行投資併購,在物流、零售、家電等領域攻城掠地。

根據投中網統計,上半年京東在對外投資或合作方面,淨支出316億。進入下半年後,不到兩個月內,京東對外投資或達成合作協議超過了6次。其中,就包括5月底和快手達成戰略合作、向京東數科追加投資17.8億元、入股連鎖便利店品牌“見福”、投資利豐1億美元等等,以此開闢新增長點。

值得關注的,是京東與國美結成多種形式的同盟,京東先是於今年3月在自有平臺引入國美官方旗艦店;後以可換股債券形式成爲國美戰略合作伙伴;最近,京東還與國美一起啓動了300億元聯合採購計劃。

某種程度上,兩者都有大量線下店和線上店,本是競爭對手,但現在兩者卻通過投資或者合作進行聯盟,這既是“再造一個京東家電”的方式,也是應對競爭的嘗試和創新。

京東的投資和佈局,正在帶來豐厚回報——從Q2財報來看,達達在美國上市,京東獲得投資收益41億元,此外在證券投資公允價值變動上獲利67億元。這是京東Q2利潤的主要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京東除了坐擁京東集團和達達兩家上市公司外,還手握三家獨角獸——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京東健康。從“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最新的估值來看,京東數科價值1300億人民幣、京東物流900億人民幣、京東健康500億人民幣,一同衝進榜單前40,而且陸續傳出了衝擊IPO的消息,牽動着許多投資人的心。

這意味着,對京東這家曾靠自營模式和3C品類撐起來的綜合電商巨頭而言,PlanB,將成爲京東增長的第二條生長曲線。

事實上,在劉強東的規劃中,京東也早已不是以前的京東。“我們是一家‘以供應鏈爲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今年5月中旬,劉強東在內部信中如此定義京東。

他表示,京東作爲連接產、消兩端的互聯網公司,擁有紮實的供應鏈體系和數據基礎,有機會也有責任積極主動地擁抱下一個智能時代。

與快手、攜程的合作,就是開放供應鏈的具體表現。今年5月,快手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並共同開啓對標拼多多的“雙百億補貼”計劃。根據簽訂協議,京東零售負責將優勢品類商品提供給快手小店,雙方共建優質商品池,由快手主播選品銷售。而伴隨攜程核心產品供應鏈將接入京東平臺,也讓京東正式結束了與攜程在OTA行業的激烈爭奪,二者瞬間轉變爲親密的戰友。

“兄弟們……你們的劉強東。”2020年5月19日深夜,擁有京東78%投票權的劉強東,在那篇7000字的內部信開篇和收尾中,如此說。

“劉強東每天早上還是會與高管開會。”此前,多家媒體如此報道。

而京東物流最新以30億元收購國內限時速運行業的老大“跨越速運”,據媒體報道,實際控制人就是劉強東——交易也是由劉強東和跨越速運的創始人胡海建直接洽談,其過程持續了將近9個月。

或許,哪怕劉強東在公衆面前已經格外低調、隱退幕後,但無非是舍小抓大,在“進退”之間,仍然牢牢掌舵着京東這艘大船的未來方向。

相關文章